教学计划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之家/教学计划/列表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10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学计划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10篇

小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的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在前几册的基础上完成小学教学的全部教学任务,使学生继续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继续学习一些统计知识,提高收集、整理、表达、分析数据的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所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圆柱和圆锥是小学数学中几何初步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先安排圆柱的认识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再让学生认识圆锥和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

比例这部分内容从本质上讲,是代数的初步知识。在本册教材里,先让学生认识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学习解比例;然后让学生认识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关联的量的特征,学习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在总复习中,则包括了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安排:小数和整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

(2)、全册教学目标分析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也分四个领域编排。在“数与代数”领域整理陆续认识的数,沟通各种形式的数的联系,进一步清晰数的概念,用数描述与交流客观现象;整理陆续学会的运算,在整、小、分数的计算法则、运算顺序、运算律上求同存异,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整理式与方程的知识,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提高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整理了比与比例、正比例与反比例等知识内容。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复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按形状特征整理一般图形与特殊图形的关系,按推导方法整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底面积×高”整合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复习图形变换的知识,通过平移、旋转改变图形的位置,通过放大或缩小改变图形的大小;复习确定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用方向与距离表示地点或路线。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复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呈现数据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反映数据状况的统计量;复习可能性的知识,简单应用可能性。在“综合应用”里编排四个小型课题,安排调查研究,用统计方法了解事情,提出并解决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45名学生,从上学期考试情况来看,平均分92分,及格率100%,优秀率90%,处在全教育办7所学校的中下水平。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来看,本班学生在学习习惯一般、学习态度不大端正,只是学习基础差,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抄袭现象很严重,整个学生自我表现不够突出,不能自觉表达自己的学习观点,思维不够开阔,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学习粗心,可挖掘的潜力有限。

三、具体措施:

1、 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 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 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 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 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 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8、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 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小学教学计划 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1)班现已注册的学生有36人,四(2)班已注册学生29人,其中大多数都是男同学。大部分学上都是来自外地,极少数是本地生。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少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止自己不能专心发影响周围的同学。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这个学期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是本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差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其他因素: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用数学四大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单元。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以上两块内容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3、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统计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用数学领域的内容主要放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两个单元之中,结合计算教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①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②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①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②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

③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②教学难点: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

③教学关键: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②教学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六单元:统计

①教学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②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①教学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②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总复习

①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

②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六、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七、数学后百分三十学生转化计划

①数学后百分之三十学生产生的原因

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思想、意志、品质、态度上的问题;有学校、班级的管理状况、学风,教师的水平、品质和能力方面的问题;还有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从教师和教学角度加以探析,其主要原因有:

1、教师在教学要求上实行平均主义、一刀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智能、知识基础和性格各异的学生。按理教师应因材施教,但有的教师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要求上发出同一个指令,致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导致后进生的出现。

2、教学进度过快。有的教师往往有意识压缩新课之授课的时间,过早地结束新课,以便深化复习。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而且学生学习新课的基础没有搞好,深化复习也就没有根基,在巩固练习时必然如堕烟海。实际上教学进度安排过快,对学生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不利,必将使学生超前分化。

3、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方法。目前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满堂灌。学生只好静心听,或者是简单地一问一答。学生思维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机会。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思考问题中的缺陷不易被教师发现。同时,也易使学生满足于一知半解,对知识难以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违背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致使一些在知识理解、规律运用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点,逐渐分化成了后进生。

4、作业过多。有的教师认为:要想成绩好,多练是法宝。因而教学中,作业安排越来越多,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一些学生完成作业效果差。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苦恼和厌倦的心理,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进取心,并可能逐渐沦为学习上和纪律上的双项后进生。

②后百分之三十学生的心理矫正

(一)动之以情,发挥学习主动性

1、施之爱心,沟通感情。平时,我和他们多接触、多拉家长、多聊天,既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心自己,真心帮助自己,又建立了互信,缩短了心理距离。

2、诚恳鼓励,增强信心。后进生的自卑感很强,他们怕上黑板,怕老师提问,怕出洋相,他们的失败经历太多了,对自己失去信心。我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获得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晓之以理,明确学习目的性

1、关心社会,明确责任。

2、抓住契机,转移兴趣。正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良的`某种特殊爱好,迷恋某种活动也是产生后进生的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找准问题,抓住契机,进行引导。

(三)导之以行,激发学习积极性

1、操作演示,吸引注意。学生动态的、直观的事物容易集中注意力,也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在课内外就尽量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2、多次反复,及时矫正。后进生的接受能力较慢,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操之过急,而应随时掌握他们的脉搏,了解他们当前的学习水平与存在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组织二到三次的信息反馈。

3、超前学习,笨鸟先飞。部分后进生动作比较慢,思维也慢,为了让他们与全班同学有一个共同思考的基点,我在教学中注意让这部分后进生提前学习。

4、课内辅导,实行优先。后进生遗忘快,学习上漏洞多,在教学中应以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辅导为辅。

(四)授之以法,形成良好习惯

1、立足基础,反复抓。

2、拾漏补缺,对症下药。

3、教会方法,养成习惯。

③数学后百分之三十学生的转化对策

从教师和教学的角度看,转变后百分之三十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具备以下品质和能力:一是要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全体学生,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应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运用教育理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有所创新。三是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样很好地把握教育教学,使所有学生都稳步提高。

2、在教学要求上,变平均主义、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每个学生学好本课的知识,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准绳。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课外作业布置上,要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点他们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能使好的学生吃得饱,使差生吃得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逐步提高。

3、在教学进度上变单纯求快为合理安排。学生只有在学习新知识时打好基础,注重思维能力开拓和解题技能的培养,复习才能如鱼得水,深化才有根基。否则,必定事倍功半。

4、在教学方法上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实行目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

5、在作业安排上,变盲目多练为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堂巧练。这样做的目的是力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上的偏差。

6、重视学生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重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定律、性质、法规更深、更透地理解和更好地掌握。

7、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针对儿童好奇好胜的特点,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努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学计划 篇3

一、纪律:

1、上学时间学校提前半小时开校门,教育学生上学掌握时间,早上、中午不提早来校。

2、上学、放学不在路上逗留,及时到校或回家。

3、下午放学后,学校将在半小时后清校,教育学生认真打扫卫生,按时离校。

4、中午、下午放学时排队出校门,当课老师或班主任要将学生送出校门。

二、集会:(包括广播操进出场等)

1、上下楼梯靠边走(课间、平时上下楼梯靠右行),静齐快,不奔跑、不推搡。

2、队伍行进中如遇鞋脱、鞋带散等意外要整理时,教育学生需出列,待整理完毕后再回归队伍。

3、集会、集合须班主任、辅导员带队,值周教师维持秩序,防止楼梯口、过道等地拥挤。

三、课间活动:

1、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2、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一楼天井或运动场。同学间开展室内活动要适当,不拿剪刀、钢笔、教棒、三角尺等坚硬物品做游戏。

3、上厕所要避开高峰,大同学要照顾小同学。

4、雨天路滑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搡。

四、体育活动:

1、不开展有危险的活动,剧烈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2、除不能在教学楼上开展体育活动外,更不能在二楼以上做集体跳跃运动,以防共震生险。

3、运动中发生损伤要尽快送校医室救治,并汇报教师。

五、卫生

1、不吃不洁食物(如无证摊上的油炸品等),不喝生水,提倡自带开水。

2、不围抢校外人员散发的宣传品、广告纸、优惠券等。

3、打扫卫生时不要爬高或擦没有护栏易生危险的玻璃窗。

六、用电安全

1、教给学生预防角电的知识。

2、不湿手开关电器,拨插插座。

3、发现有电器损外及时报告班主任和总务处。

七、校外活动

1、活动前教师要堪察路线,精心组织、落实带队教师职责。

2、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习惯。

八、交通安全

1、未满12周岁儿童不能骑车上学。已满12周岁儿童确要骑车上学的,必须向学校打报告,并留校备案。

2、教给学生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注意上下学行路安全,年小路远学生建议家长护送。

3、做好乘公交车上下学学生的安全教育,教给学生乘车知识、上下公交车方法。

九、消防安全

1、不玩火,不乱放烟花爆竹。

2、出现火情及时报警,讲清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救火的原因。

十、自护知识

1、上学期间遇陌生人寻找,应及时向班主任汇报,中途离校要征得班主任或相关任课教师同意,不擅自旷课或早退。

2、校外遭遇抢劫要智斗,先保证人身安全。发生危险(比如落水、受伤等)要喊大人帮助。发生事故不隐瞒,及时向家长报告。

3、不玩危险玩具(如仿真子弹枪,皮弹弓等),更不能将危险玩具带入校内。

4、下雨天上下学注意安全,不在教室内、走廊上、楼梯过道上撑伞,以免拥挤而戳伤身体眼睛、脸面等。

小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工作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研兴校为目标,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管理,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为创温州市示范学校而不懈努力。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全面落实教学“十字”方针,倡导赏识教育,深化“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提高各科教学质量。

2、继续抓好新课程的实施工作;继续推行教学月检制度;实施随堂听课制度。

3、强化校本培训,继续全面推进开放课活动;继续开展教师“百家讲坛”系列讲座活动;开展“专家引领”活动;积极配合安阳学区技能学科联片研讨活动;办好瑞安市第九次新课程(数学)培训会和瑞安市英语教坛新秀汇报活动。

4、落实市级课题结题工作,努力开创温州市级和浙江省级课题,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力争在市教学案例评比中获得好成绩。

5、刊出《红小报》第三、四、五期。

6、以备课组为单位,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在上级比赛中获佳绩。

三、具体工作

(一)常规工作持之以恒

1、继续抓好

好新课程的实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第九次新课程培训活动,利用校本培训的时间对一、二、三、四年级语文、数学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贯彻落实课改精神,钻研文本,用好文本;积极抓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和三、四、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开设与实施工作,开足课时,制订实施计划,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用好浙江省通用地方课程《人与自然、社会》和温州市地方专题课程《话说温州》,严格落实体育课程,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继续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我们再次强调: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要求各科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准备教具学具,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按时上下课。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观,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学习每一位学生,依靠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师生相互交流中共同发展,享受成长的快乐。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习惯、方式和能力的培养,将它作为衡量

自己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规范、整洁和美观,重视学生作业的订正过程,重视作业的再批改工作,便于把握知识的重难疑点。低年级学生作业批改符号要形象、醒目、美观;中高年级则整洁、大方、美观;作文评改重赏识激励,提倡交流对话。

3、继续推行教学月检工作,做好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在充分汲取以往月检经验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继续实行A、B、C等级量化,既达到督促提高的目的,同时也让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努力达到管理上的“双赢”。

【检查的学生作业项目】

A、语文学科:一年级:课堂作业本、生字抄写本、听写本;二年级:课堂作业本、生字抄写本、听写本、小作文(或周记本);三-六年级:课堂作业本、生字抄写本、听写本、大作文、小作文(或周记本)。

B、数学学科:课堂作业本、口算练习本。

C、英语学科:课堂作业本、评价手册。

D、科学学科:课堂作业本。

4、继续推行“每周一文摘,每两周一札记”,不断增强教师的常规意识,营造一种人人讲常规、守常规的严谨教风。

5、继续刊出《红小报》。报刊由教导处与语文组负责,分校园新风貌、教师新风采、学生新作品、家长谈教育等版块,本学期计划分块编辑,努力提高校报质量,充分展示红小风采.

小学教学计划 篇5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双班数学教学工作。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两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也有少数几个不足龄生和插班生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计划如下:

一、为学生减负,严扣五步六动模式精备教案,根据作业规划努力提高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但在小学中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计划做以下几点尝试:

第一、严格按“五步六动”模式,向课堂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同时,结合我校的“五步六动”模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本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完成当堂检测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按照“五步六动”模式精备复习课、练习课。给学生“自信舞台”。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初我已制定出作业规划。准备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

二、关注全体,用“五步六动”模式紧抓课堂管理,平衡“潜力生”“优等生”。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1、备课。学期初,要认真阅读《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严扣“五步六动”模式,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练习在同层次的习题,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2)及时复习。我的计划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上是当天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该法非常适合高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缺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紧跟作业规划,完成弹性作业、特色作业。学生订正后,给予好的评价,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紧跟学校步伐,每学月对本班级进行一次检测,及时了解各学科教学质量状况,使每位学生明确自己所教学科所处的位置和学业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分学科及时召开学科质量分析会,找出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制定出新的对策。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着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态度。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知识。

小学教学计划 篇6

一、学情分析

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学生有了自主阅读的意识,但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停留在阅读的表层上。

二、阅读目标

1.让学生获得自主阅读的快乐。

2.在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方面的要求,略。

3.掌握一般读书方法,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有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

握文章内容。

4.阅读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加强,一为眼到、心到、手到;二为不懂就问,善于思考;三为要与“说话” 、“作文”紧密结合;四为持之以恒。

三、阅读内容工作计划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展开主题性阅读;此外,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人书”阅读,并在班级内“漂流起来”。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书目,如《一百条裙子》、《绿野仙踪》《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弗罗雷丝去弗罗里达《苹果树下的外婆》等。

四、活动安排

(1)晨读:短新闻发布会、五分钟读报、优秀诗文诵读。

(2)课前:“书海拾贝” 、“谈天说地三分钟” 、“成语沙龙” 、“一分钟演讲” 。

(3)晚上:记自己喜欢的新闻;搜集、剪贴自己喜欢的信息资料,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

(4)双休:小组共读、个人自读、亲子共读,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做阅读笔记。

五、阅读评价

1.阅读大王: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评选,并授予称号.

2.读书日记:把所读的书在日记上有所纪录,有计划安排,每学期检查一次.

3.手抄报:办有关方面的读书内容,一个月一次。

小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本班学生情况简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因为年龄都比较小,大多活泼好动,所以对于小学的各种规章制度都显得不大适应。有个别因注意力不集中,根本无法正常上课。但他们都非常向往小学的生活,并且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定会所进步。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四个部分。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有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400多个,会写其中的100多个。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生活中学语文。

5、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6、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对于5、6岁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汉语拼音,显然是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汉语拼音。

2、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低年级学生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材料,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将加强形象化、直观性,引导学生去学。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加上丰富的意象,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汉字。

3、“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把阅读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再把课外阅读所得运用于课内,二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阅读能力。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在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悬念,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去说。

小学教学计划 篇8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5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为98%,32%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平。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二)阅读教学

1、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

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三)口语交际教学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做。

五、单元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四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一)充分备好课

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1、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2、研究单元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

3、钻研本课教材,理解并掌握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4、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

5、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分类情况。备好了学生,再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二)加强积累

我们必须很好地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能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内容;积累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等;

2、能注意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

3、能在生活中广泛积累语言材料。

(三)教给方法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

1、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2、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力

3、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四)家校结合,形成合力。

争取家长支持,通过家访、话访,家长会达到增进师生感情、家庭与教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

小学教学计划 篇9

工作思路:

1、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管理;

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落到实处。

4、充分利用接收到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先进教学设备来提高教学质量。

主要工作:

一、常规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立足教学常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2、初步实践教学评价。督促学校开好课、并落实信息技术期末^考~试工作,建议用“平时20%+作品40%+理论40%”的计分方式评价。

3、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每期分别组织1-2次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研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卫星节目接收和远程资源接收的分类与整理

1、资源的接收。定期开机接收资源,熟练掌握接收软件的设置。

2、资源的筛选。接收的资源类别较杂,其中包含许多无用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掌握资源的筛选。定期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资源的筛选,保存可以利用的资源,对无用的资源进行定期删除。

3、资源的保存。硬盘的空间有限,这就需要管理员定期对资源进行刻盘保存。以空出有限的硬盘空间接收新的资源。

4、按时收看教育节目。定期组织教师观看教育节目,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1、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使用。培训各学科教师,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授课,配合接收到的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室软件,给学生上一节丰富多彩的整合课。

2、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积极开展利用多媒体教学活动,利用远程教育下载的课件,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四、锻炼教师队伍

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学科整合研究:定期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学科整合研究促进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水平。

3、电子备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上备课,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优势,提高备课的质量。

小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比较活跃,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在学生上机时,要防止学生没有利用好学习机会,走过场而没有真正锻炼好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些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会上点英文字母的键盘输入,有些学生对一部分学生已经摸清了键盘上各个字母的位置,对Windows界面也有所了解只是操作计算机的速度不太快,本学期要在教学中不段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并对《画图》软件进行深化教学。

总之,这学期的教学内容都是建立在前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朴,重要的是养成学生学习电脑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根据现实需要,选择了最有用的教学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爱好、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按从简朴、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等原则安排教学顺序。编写时力求做到易读易懂、易教易学,同时兼顾了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边听讲(或读课文),边上机操作”的方式把握有关的知识和方法。教材中的每一课的末尾都着意安排了适当的作业,除便于学生用来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与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养成独立获取、运用知识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每册书的最后都安排了一课综合训练,以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融合贯通,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使学生把握xp的基本操作,能够对《画图》进行深化的编辑与修改。

让学生能够用一种简单易学的中文输入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强化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计算机是人们处理信息的“工具。”

使学生了解使用拼音输入汉字、标点符号等方法;用《画图》画一些具体的组合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要求学生熟悉电脑,了解电脑的组成,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的浓厚的爱好。初步了解信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使用及重要性。初步了解组成计算机的几大部件。建立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准确的操作姿势,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良好习惯。

通过应用《画图》软件进行图形处理的操作,让学生感受计算机提供的图形处理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熟悉,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通过实践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五、教学措施

通过讲授,使学生在感性上对电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让学生能够学会一些基本操作。

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完成某一个详细的“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根据不同的模块可以分成几个大任务、每个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每娇裎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任务。

教学进度表(略)

TAG标签:小学 教学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