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之家/教学课件/列表

山水田园诗课件

山水田园诗课件1

教学目标:

山水田园诗课件

1.能够熟练背诵《田园乐》《饮酒(其五)》《绝句》。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课件插图理解诗文大意,初步感受山水田园诗之美,激发对中国经典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优美。

教学准备:Flash课件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

1、课件播放《读唐诗》,师生同唱。

2、同学们,就像我们刚才在歌中唱的那样:诗中有画,诗中有歌。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都被诗人写到诗歌里面去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别有天地》这一单元,阅读一组山水田园诗。

3、请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4、轻轻打开《语文经典读本》,翻到51页,快点看看,这一单元一共有哪几首古诗?

二、学习《田园乐》

1、(课件出示诗歌)下面先让我们随着王维去他的山庄看看吧。

2、自己先试着读读《田园乐》这首诗。

3、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

4、谁想读给大家听?

注意学生如果出现错误,及时订正字音。

(预设:“朝” 板书“朝烟”,诗句中的“朝烟”指的是早晨的烟雾,“朝”作“早晨”讲的时候要读“zhāo”,在读本上标上拼音。把这个词语读3遍)

5、下面我们来接读吧。男同学读1、3句,女同学读2、4句。交换过来,看谁读得好。

6、一起读一读吧。

7、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诗意图)红红的桃花瓣上,昨夜的雨珠晶莹欲滴;碧绿的柳丝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之中。院子里落花满地,黄莺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而住在山庄里的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之中,真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啊!

8、(课件出示诗歌)想象着这幅画面,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吧。(指名读)

9、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读诗时,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是啊,诗歌都是有节奏的,同学们有没有试过这样读古诗?(师打节拍示范)

10、都来试一试吧。(一起拍手读)

11、我们还可以和同桌拍手读。(师示范)

12、(课件出示诗意图)读了这么多遍,能背下来了吗?会背的同学站起来,看着图一起试试吧。

13、(课件出示诗歌)同学们,这首诗和我们以前读过的诗都不一样,看,它每句有几个字?这样的诗比较少见,叫做六言绝句,这样的诗特别适合像我们刚才那样打着节拍读。

三、学习《绝句》

1、(课件出示诗歌)读完六言绝句,我们再来读一首五言绝句吧。杜甫的这首《绝句》比较好读,同桌两个人读一读,遇到困难互相教一教。

2、谁想来读?

3、下面我们比赛读吧。(分排读)一齐读吧。

4、(神秘地)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杜甫一块儿到春天的田野上游玩?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快看!(课件出示诗意图)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你呢?(指名说)

5、那就高高兴兴地读一读吧!

6、听了同学的朗读,老师也觉得开心极了,不禁想唱上一曲,会唱《春晓》吗?我们配上这样的旋律唱起来吧。(师引唱《春晓》——《绝句》)

7、下面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我们站起来一起唱吧。

8、喜欢唱诗吗?其实古时候的诗都是可以唱的,唱诗也是背诗的一种好方法。 四、学习《饮酒》

1、刚才我们读的《田园乐》和《绝句》都是唐诗,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首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五言诗《饮酒》(其五)。

2、(课件出示诗歌)看着大屏幕,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3、谁对自己特别有自信,愿意起来读?

4、谁想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5、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6、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啊?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7、想不想当小画家?现在给你这个机会,如果让你把诗中描写的景色画下来,你想画些什么? 别急,先小声读读诗,读边读想想。

8、你想画什么?(指名汇报,课件点击相机出现:菊花、篱笆、山、人、夕阳、飞鸟、山气)

预设:

篱笆:在哪里采菊?(东篱下就是东边的篱笆墙下)知道什么是篱笆吗?篱笆就是像这样用竹子或树枝围成的栅栏。

人:画中还少了什么?是谁在采菊?诗中虽然没有写他,可画中怎么能少了陶渊明这采菊人呢! 山气:山间的云雾。

9、(课件出示诗意全图)看,这就是诗中描绘的画面,来,我们边欣赏着画面边读诗。谁来读一读?(陶渊明的生活是多么悠然自得呀!你还不够轻松)齐读。

10、老师把这首诗去掉几个字,还能读吗?指名读、分排读。

11、只看着画面能背出来吗?齐背。

12、对于经典的诗歌,我们不光要读,要背,还要会写。拿出笔,把课前老师发给你的饮酒诗补充完整吧。

13、订正。(实物投影出示) 五、总结: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读诗、唱诗、画诗、写诗,那这三首诗都会背了吗?老师点哪一首的画面如果你会背就站起来一起背。

2、今天我们读到的三首诗只是中国浩瀚山水田园诗中的沧海一粟。课后,同学们可以用这节课我们读诗的方法学习其他三首诗,也可以搜集更多的山水田园诗读一读。

山水田园诗课件2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兴衰与发展。

2、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3、准确把握这四首诗的的思想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4、背诵这四首小诗。

【教学重点】

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会赏析它。

【教学难点】

学会赏析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山水田园诗”的有关知识

一、“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建安时期,出现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山、海、秋色壮美景象。但这时期山水田园并没有成为诗歌专门描写的题材之一,而是局限于个别的片段与篇章。

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不少文人啸咏山林,隐逸之风遂兴,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园诗的诞生。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从而使描写自然为主的山水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优游于山水之间,成为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从此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经过南朝诗人谢眺等人的努力,山水诗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与边塞、宫怨等其他题材的诗歌相区别。

初唐王绩在雕琢浮艳的六朝余风之外独树一帜,朴素、清新的田园诗成为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二、“山水田园诗”在唐代兴盛的原因

1、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形成了山庄别墅化的生活环境,优游泉林、流连山水成为社会风尚,这是山水田园诗派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

2、既追求功名理想,又保持独立人格与超脱精神,盛唐人通达的出世原则与人生观念,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极度繁盛的重要的心理根源。

3、佛、道并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热衷于招纳隐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隐逸风尚。对唐人来说,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而由仕而隐、功成名就而归山置田,也成为理想的人生范式。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文人始终保持从容幽雅的心境来欣赏田园山水的自然趣味,形成了无论仕隐都加入田园山水诗创作行列的繁盛景象。

三、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至唐代王孟的诗歌中田园和山水开始合流。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句子并不多,但是在王孟的诗中,秀丽的山水则作为田园的背景不断出现,如王维的《新晴野望》:“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对农家的活动的描写就是在山水的背景下展开的;而孟浩然的田园诗其实很有限,他的诗歌更多是如《秋登万山寄张五》那样,在山水隐逸的题材中插入一些农人活动的影子。

如果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更偏重守拙抱朴的生活态度,那么王孟与山水结合的田园诗则更多士大夫清高闲逸的情调。这是因为王孟虽然描写田园,向往田园,但他们并不能真正抛弃仕途,回到田园。王维一直半官半隐,孟浩然也一直念念不忘出仕。而且他们即使居住乡村,过得却不是农民的生活。陶渊明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王维却说“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陶渊明与农人“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而王维却是“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我们可以说王孟其实一直是在远远地观望田园,却没有真正融入其中。这是王孟和陶渊明精神实质上的差距。但是山水与田园的结合,使诗歌的审美意味更加丰富了。王孟一方面继承了陶渊明的白描手法,另一方面又用细腻的笔触刻画景物。尤其是王维,他以画家的眼光来看田园,将绘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技法运用到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写出“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等句子。这样细致的景物刻画和温馨的田家生活结合在一起,使我们在感受田园的安宁和乐的同时,体验审美的愉悦。

以王孟为代表的诗人们对田园的歌唱,除了对优美的山野风光的欣赏之外,包括了对温馨平和的人际关系、单纯快乐的劳动生活,甚至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留恋和回归。这样的田园是诗人理想中的田园,是他们最后的避风港,是他们对抗污浊的社会的最后一片阵地。而只有盛唐升平盛世下的田园,才更接近于那个能够让诗人们“怅然吟式微”的理想田园。中唐以后,当唐帝国盛世不再,田园失去了以前的温馨祥和,变得一片萧条荒凉,诗人们也开始转而描写农村的凋敝,农家的贫苦,如韦应物的《观田家》、杜荀鹤《山中寡妇》、皮日休的《橡媪叹》等。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的诗歌,与其说是田园诗,不如说是悯农诗了。

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诗人: 孟浩然   王维    储光羲   常建    祖咏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隐逸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幽淡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赏析这四首小诗

《宿建德江》

一、        孟浩然之生平

(689—740),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一次进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此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在江浙一带游历了几年之后,最终死在襄阳。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二、        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

(1)主要内容:

隐居山林的逸趣: 《过故人庄》

怀才不遇的苦闷: 《岁暮归南山》

客居在外的愁思: 《宿建德江》

(2)艺术风格:清幽淡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江上思归》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夜泊……》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杜十四之江南》

三、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

途经建德江时,愁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四、基本解读

行船停靠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日落黄昏,更给游人平添一份新愁。

从船上望去,原野空阔苍茫,远处的天空比树木还低。月明中天,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于船上俯视,江月与游子是如此的接近。

五、思考讨论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中说:“‘野旷’一联,人但赏其写景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诗外味。”请思考

1、这一联的写景“妙”在何处?

“低”字从“旷”字生出,“近”字从“清”字生出。原野空旷,故见天低于树;江水清澈,故觉月近于人。

2、这一联的“诗外味”是什么?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思的诗。一个“低”字寄寓着诗人沉闷抑郁的愁思,一个“近”字暗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诗中虽不见一个“愁”字,但无处不有羁旅之愁。

这两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阔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明月和他是如此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籍。

TAG标签:课件 山水 田园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