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节日作文/春节作文/列表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精选2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节日风俗作文(精选2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精选27篇)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2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3

我们家乡鄂州的风俗很多:端午节系艾叶,中秋赏月吃月饼,清明节祭祖……,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鄂州的春节吧!

“春节到,春节到,大街小巷真热闹”,相信大家对春节一点都不会陌生吧,家乡的风俗。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到了腊月初旬,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了:腌咸鱼,晒腊肉,做腊肠……大人们还要给小孩子们准备礼物。每个人都喜气洋洋,心中泛着甜,窝着暖。

腊月二十四鄂州过小年,天一黑下来,鞭炮就响起了。许多人都开始穿新衣,家家户户也开始准备各种精美的菜肴。

除夕到了,各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有的家门外还贴年画。夜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鞭炮声一夜不绝。屋里热气腾腾,大家开开心心吃着年夜饭,碰着杯,笑声连绵不断。吃完饭,一家人围在炉火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几乎所有人都会守岁。

“红红火火过春节”,这可一点都不夸张。看!红色的春联,红色的鞭炮,红色的红包。红色寓示着吉祥!

大年初一早,许多人都因除夕晚守岁在家睡觉,下午才会拜年。小孩子最喜欢到处拜年,因为“拜年”——“收钱”。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一些大型超市举办猜灯谜活动。几乎每次的灯谜活动,我和表姐都会参加,而且每次都会猜对几个,得到一些小礼品呢!晚上,许多店铺都会挂上灯笼,但几乎都是“电子灯笼”的世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汤圆,吃元宵。当然,这一天爱放鞭炮的孩子们也得抓紧,因为过了这一天,春节就结束了,也就不能玩爆竹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带给了我们欢乐和幸福!虽春节已过,但它的余味还在空气中弥漫!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4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方过年的方法、风俗都不一样,我们温州过年也有一些特别的风俗。

风俗一:“嗒—嗒—嗒—”在菜市场门口的一个小摊子里发出了阵阵声响,摊子边上石臼中有一团白白的软软的东西正在被一个老年人拿着锤子敲打着,边上桌子上还有许多花纹的印版,有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也有元宝状的。他们把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捣韧再用印版做出不同的花纹。最大的元宝约3公斤,插上银花可放在中堂长条桌上,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我看着那白花花的年糕直流口水。

风俗二:一阵肉香扑鼻而来,我在奶奶家阳台上的一角发现了酱油肉和鳗鱼鲞。那阵阵香味让我觉得这两种美食肯定很美味,在锅里蒸了后味道更浓了。我们温州人习惯在农历十一月份开始晒酱油肉。喜欢自己在家中自己做的人一般先放在将有中浸泡,然后晒干后食用,别有风味。鳗鱼是我们温州特产,温州人一般会去菜市场会挑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刨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鱼鲞,鳗鱼鲞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风俗三:新年的第一天全城都在休息,但是晚辈向家中的长辈要叩拜行礼。拜年的时间一般都在初二到初十或至十五。到亲戚家拜年时要带上礼品。我听爸爸说过在50年以前礼品都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子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草纸上封有红纸,故称“纸蓬包”,又名“高包”、“红包”。

过年温州也是照样热闹,虽然风俗不同,但是各有各的礼节,都很有趣。我觉得过年那种喜气是一般节日体会不到的那种高兴、惊喜。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5

寒假开始了,转眼间就要过年了,大人们都忙忙碌碌的准备年货,而小朋友们也盼望过年。可大家知道过年有哪些习俗吗?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在全国各地,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有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被子等,这种习俗被称为“扫尘”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听说这一习俗从宋代就开始了,一直传到今天。在民间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人们还喜欢在门、墙、窗花等地方倒贴“福”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吗?因为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了”,“福气倒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过年习俗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围坐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放鞭炮和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小朋友们能收到好多的压岁钱,不过在此提醒小朋友们:压岁钱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学习上!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6

春节快到了,大家以高兴的心情筹备新年的一切。

除夕的早上,我们家各干各的,搞扫除贴好春联,便拜神保佑来年顺景。妈妈摆好拜神的贡品,准备拜神。晚上,在远方读书的姐姐回家了,妈妈早已做好丰盛的晚饭,一家有说有笑地吃团年饭。吃完饭,妈妈忘不了包利是。

新年初一,我和姐姐穿好新衣服,向爸爸和妈妈恭喜,“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然后,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给我们利是,我和姐姐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我们太早起来,吃过早餐。客人来拜年了,妈妈总是倒上一杯热乎乎的茶,我摆上糖果、水果、瓜子、年糕……来款待客人。这时,大人们问好后,总是谈及他们的工作及家庭情况。我们这些孩子就是爱闹、爱玩。我和叔叔的女儿丽丽提着红灯笼到大街小巷玩个痛快,真有说不尽的高兴!

不久元宵节又到了,杏坛文化广场可真热闹,前来观看,舞龙、舞狮在空中威风地舞着,真是栩栩如生。怪不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观看。花车到处巡回游,给杏坛增添了不少生气。

春节总令人盼望,因为我喜欢那种日子呢!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7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要吃粽子,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过年了。记得有一次过年,我们正在家门口放鞭炮,因为我胆子特别小,所以每次放鞭炮我总是躲得老远看五彩缤纷的鞭炮,再看看家家户户都挂着大红色的对联。

趁爸爸妈妈放鞭炮之时,我问姐姐:“为什么新年要放鞭炮”?姐姐说:“有一个传说,是关于除夕的。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每到除夕就会到村里吃人,所以每到除夕,村里人就会逃到山上去。有一次,快到除夕时,来了一位老人,说他可以赶走年,可村里人不相信,便都收拾好东西逃到山上,老人却留了下来。年来到村里,看见有人,就飞快地跑过去,要吃老人,老人突然点燃鞭炮,穿上红衣服,噼里啪啦,年被吓跑了。于是就有了过年,也就是除夕了。

这时,姐姐拿起一串鞭炮交给我,我伸出发抖的手,接过鞭炮,用打火机点燃,火焰沿着导火线上升,我尽量把手伸直,让鞭炮离我一定距离。由于我怕声音太大,姐姐又让我去放冲天炮,我点燃导火线,飞快地跑开了,噼里啪啦,看着花似的鞭炮放上了天空,从花心慢慢散开,一个一个“小鞭炮”像流星似的从天空中滑落,美丽极了。

真是一个有趣的除夕夜。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8

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早在尧舜时期,我国人民便有了“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宗教仪式。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诏代,“扫年”之风盛行。“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爱劳动、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农历除夕,各家各户的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微服出巡,看见围观一幅漫画,上面绘着一个赤脚女人抱着一个大西瓜,明太祖看了,却对此产生误会,以为镇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马皇后,明太祖把这件事暗记在心上,下令凡没有参与嬉笑的住户在门上贴一个福字。军士们便以此为据,到没有贴福字的家里提人。从此以示安分守己。这种从避嫌变祝福的善良直流传至今。

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快乐的新年,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我与哥哥姐姐一起放炮,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飞升降落,犹如天女散花,又好像信号弹飞上天空,忽明忽暗,把夜幕装点成鲜花的世界。在有几分钟便是十二点了,挂好鞭炮,妈妈喊:“十二点了放鞭炮啊!”爸爸点燃了鞭炮,震耳欲聋的声音迎来了新年!

每到春节最令人难忘的是拜年等,到大小年统统拜完,年味就像硝烟一般。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被炮声惊醒了,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贴完后显得喜气洋洋,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放炮,热闹极了,每一个人都应该以新精神来迎接新一年到来。

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辞旧迎新,因为人类的最高愿望就是更上一层楼。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9

今年,我和爸、妈决定今年不在长安过年了,说要回家乡过年。我听到爸、妈说要在家乡过年,我就在一边偷笑了,我最喜欢在家乡过年了,因为在那儿我可以自由地走动,不像在长安,想走都没得走,而且在那,我有很多兄弟姐妹,无聊就可以找他们聊天。

在一天后,我们到了。下车后,我一点都认不出家乡了,不知道是太久没有回去了还是家乡的变化太大了。

我们拿着行李走进村,向爷爷家走去。在进村的路上有很多人向我们问好和拜年。我们当然也很有礼貌地向别人问好、拜年。

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爷爷家了,这时我们也就松了一口气了,在这个时候我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就开始四处找表哥和他玩,之后就这样过了一天。

第二天醒来,已是大年除夕了,我急忙地去吃个早点,然后帮我爷爷打扫卫生,大家都在忙碌着,有的在杀鸡、鹅、鱼、也有在包饺子的,做完这些,大人们都在贴春联。过了不久后,我们一家都到祠堂祭拜祖宗,祠堂里太热闹了,摆放着很多祭拜祖宗的祭品,旁边站满了很多老老少少的和兄弟姐妹,然后他们满脸笑容的向我们打招呼,我们也十分热情的向他们问好,大家都说上了新年的祝语。过了一会开始进香了,我默默地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爷爷、外公、外婆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愿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大家万事如意!大家许过愿望后,鞭炮就响起来了,那声音震耳欲聋、烟雾冲天,我就躲得远远地观看,相持约半小时后才缓缓的停下来了,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地回到大家自己的家里。然后大家一起分配煮饭,烧菜的工作……真快,开饭了,大家齐举起杯子,相互说起在新一年的祝福话语,这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团圆饭”意义。

第三天后,也就是年初一,每家每户就开始放炮竹,自然,我们家也开始放了起来,放完鞭炮后,我们就开始按照我国的风俗,过春节就要放烟火看春节晚会等。长辈们还要给我们小孩们压岁钱。所以我们家过春节也是如此。

第四天后,我们一家人就开开心心出去外面玩了,每家的门口前面都是“满地红”。在我们的家乡就是放的鞭炮越多,鞭炮碎纸越多,就代表在今年都是红红火火的,运气、工作、学业、身体都越来越好。这就是我的家乡,红红火火的家乡。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0

春节这样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这样靠“观象授时”,这样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这样“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这天的话来说,就这样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这样怎样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方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但这样,天阴雨雾,影响测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明白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这样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期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光,建立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状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明白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此刻正这样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之后,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之后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这样为了纪念万年的。

此刻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1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头怪兽名为“年”。它长着犄角,青面獠牙,身体庞大,在人类面前,它仿佛就是一座山。“年”常常在村子里祸害村民,村民们被害得痛苦呻诉,最后发现一个对付它的办法——在门前贴上红纸,放鞭炮。于是“年”就吓得赶紧跑了,这就是关于春节的传说。

老人们常说,过年一定要穿新衣服,寓意新的一年,节节高升。在我们家乡,过春节拜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孩子们,早早地准备自己的拜年祝福。因为在我们这里,小孩拜年要给亲戚朋友送祝福语,说得越好,给的压岁钱就越多。所以,孩子们都在准备祝福,好在拜年时大显身手,比别的小孩子技高一等,得到更多的压岁钱,这莫过是孩子们最开心激动的事情了,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

我也和那些孩子们一样,在拜年的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新年祝福,准备好了一个大大的钱包。包是一个白绒绒的兔子形状,单肩包,可以放很多压岁钱。夜晚躺在床上,不由得想着明天的收获。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吃过饭后就拉着妈妈和哥哥去拜年。出门后发现街上人很少,但依旧张灯结彩,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带着激动的心踏上了收红包之旅。先是去奶奶家,看见奶奶我满脸欢喜地奔过去:“祝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年更胜一年!”接着深鞠一躬。奶奶一听这话就开心地合不拢嘴,脸上也乐开了花。岁月在她的头发上,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此刻看来,她就是十八岁的姑娘。她嘴里一直说:“好!好!好!我的乖孙女,来!奶奶给你发压岁钱!”就这样,我收获了新年的第一桶金……

拜完年后我问妈妈:“妈妈,我的压岁钱呢?”妈妈摸了摸我鼓鼓的小兔包包说:“你个小财迷,当然少不了你的份!”

一天就这样甜蜜高兴的过去了,现在想起来,依旧是珍贵而又美好的回忆啊!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2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然后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完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齐包饺子过年。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3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然后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仅如此,然后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然后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然后首先要对象说不一样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4

汕头的春节特别热闹。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东西准备做年夜饭。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家家户户贴着“倒福”、挂着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面带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场,有的购物,有的游玩。这样热烈祥和、繁华喜庆的节日气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共享新春之乐。当晚,烟花怒放,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到半夜零时,爆竹齐鸣,欢庆新年的到来,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呀!我想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欢庆新年的到来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团,即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时,首先要到最亲的长辈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辈间互相拜年。长辈们都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我们可高兴啦!哦!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的房子里都要放两三根甘蔗,因为甘蔗代表“节节高”;年夜饭中也总有一道菜是鱼,因为“鱼”和“余”是谐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当然,在春节里,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被长辈埋怨,说你不懂规矩的。

过春节让我了解了春节时各种各样的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亲情,也体会到了朋友们之间那种纯洁无瑕的友情。虽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的红包,有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们想知道吗?

古人曾曰:“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在欢乐的节日过后,在2016年的开始,向着新的目标前进,开创我的美好未来!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5

在天津,二月初春节就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在春节的前几天,也就是腊八。在腊八那天人们赶着做腊八粥。无论爷爷做得多好吃,我就是不吃。原因在那一天人们还要做腊八蒜。爷爷先把蒜包好放在醋里,然后封起来,等到春节那天用来蘸饺子吃。虽然我不喜欢吃蒜,但我喜欢吃醋,因为蒜的味道真是太“好闻”。

腊八醋做好,人们开始忙着买东西。大人们给孩子们买新红衣,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除此之外还要买一些鞭炮和大炮,在过年期间燃放。老人们开始买一些吃的,比如开心果、大榛子、花生、瓜子、巧克力、大杏仁等等。孩子们要买的东西可多,首选的就是小花炮,其次是一些饮料,最后就是什么小零食啦。

除夕这天就更忙,我奶奶忙着贴福字、对联、窗花、吊钱儿。而爷爷忙着做中午的饭菜和晚上的饺子。除夕夜可就热闹喽!家人们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和饺子。一起赏烟花,一起看春晚。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为防止年兽的到来,必须灯火通明,炮声不许间断。这一晚必须要熬夜呀!

大年初一人们要去拜年,所以手里都拿着满满的东西。而且远方的亲戚也要来到兄弟姐妹家拜年。

元宵节这一天与除夕相比又是别有一番风味啦!这一天人们争先恐后的比谁的花灯漂亮、好看:有的是纸灯笼,有的是动物形状的灯笼,有的是奇怪形状的灯笼,有的是豪华炫丽的灯笼。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元宵,一起赏花灯,企盼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虽然与春节那几天相比不那么热闹,但是有一种食物让我回忆不止,那就是焖子。虽然以前没有吃过这种不透明的固体,但是自从我吃爷爷做的之后,一直都忘不它的味道,我觉得爷爷做的每一个焖子都有家的味道,都包含着浓浓的爱。

一眨眼,二月二也过完,春节就正式结束,人们都照常工作,而我们,也要背着书包上学去。但春节时的场景,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游荡,久久不愿散去……我留恋花灯,留恋烟花,留恋春节时的每一物……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6

说起下乡风俗,也没什么好谈的`。全国各地的习俗已经重复了太多太多遍了,不过在如此平凡的事里,人们也会翻出不少新意。

贴福一事是首当其冲的,我见过的,许许多多家人把福倒着贴在门上。这有着“福”到了的美好寓意。我一听有这么好的意义,便急急忙忙的回家,不停的劝说。但父母不同意,最后告诉我,家里可从未贴过倒着的福,以后也不行。只要福贴在了门上,福就到咱家中了。

不仅如此父母还讲,你说福字倒着贴,福便到了,那只要将门神倒着贴,他们不也来了。可是他们头朝地,脚朝天,还叫他们如何守护,如何防邪祟呢?我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放鞭炮也是一件热闹的事情,不容错过。在街头,有的是一串串爆竹,还从未见过单个卖的。短的就一根根挂起,放在店门。长的盘成一圈圈,包上纸袋,在一声一声的吆喝中,这爆竹总能在新年之前卖个精光。

爆竹炸开时,总伴着一声声巨响,当火燃烧到灰色的炸药时,它便会一下子撕裂自己火红的外衣,明明厚厚一成硬纸,炸完了,只剩下飞扬的纸屑,它们用这种方式来迎新春,驱年兽。

放完爆竹后,总会有那么几条漏网之鱼,我们姐妹几个便于草中寻找,觉得好玩,总想着找多了,自己也玩一次爆竹。但最后那捡回来的鞭炮,只不过静静地躺在铁盒之中,留在记忆的深处,每逢过年时节才再一次被翻出来。

烟花可是每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在乡下还没有灯的时候,大家开着车,运着几大箱烟花去乡下。点着的时候,只听一声巨响,一颗星星飞上了天空,然后华丽地绽放,每一朵花都在空中滞留了一会儿便落下了,在打破了黑夜和寂静后又重归黑暗。

最后的光芒总是最耀眼的,当最后一抹烟花划过黑暗。一年的时光即将结束,我们将会在大人们的祝福之中,安然睡去。当我们再一次睁开眼的时候,新的一年已经来到。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知不觉中,春节已经悄无声息地到来。刚学会在地上四处乱爬的小孩,可以独自背起书包去上学的大孩子,嘴角旁留了少许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过年,谁不是嘴角洋溢着天真的笑容,乐呵呵地进入美好的回忆中。谁不盼望过年吃团圆饭和拜年、吃汤圆时的情景呢?

过年期间谁家不是都聚在一张会餐桌旁,享用着美味的菜肴,在餐桌旁谈笑风生,讲着一年的劳作与辛苦。在这一天里,奔赴四面八方的打工人在这一天里都会赶回家,享用着这富含美好意义的饭菜。

大年初一的光景是最和睦,最热闹的。从一大早开始就有连续不断的鞭炮声从四面方传来,一听到鞭炮声,还在床上打盹的小孩子们就躺不住了,一溜烟地穿上新衣裳,把自己打扮得俏皮可爱。当拜年队伍陆续赶来时,年轻的大人们会带着的娃参加这庞大而热闹的队伍,老人们就会在家招待客人。这一天要数小孩最高兴了,提着大袋子,四处“讨吃讨喝”这跟天上掉馅饼没什么区别。

元宵节紧随着春节的脚步红红火火地走来。为什么元宵一定要悬灯结彩呢?我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只神鸟被猎人射死,帝知道后大怒,下兵正月十五放火活活烧死人们,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着百姓们被烧死,于是冒着风险到凡间告诉人们。其中一位老人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挂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知道人们都死了。”为了记念这次的成功,人们都会在正月十五日在自家院子里悬灯结彩,灯火通明!

元宵时还要吃汤圆。软软糯糯的一个个,放在嘴里轻轻一咬,就会流出黑色的香浓的黑芝麻酱,吃完一个还想吃第二个。汤圆虽然好吃,但吃多了也不健康:糯米做的皮、豆沙、芝麻,等糖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食品,所以要少吃!

春节可真美好啊!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8

无论是刚学会说话的小孩子,早已上学的大孩子,还是满头银发的老孩子,一提过春节,谁不是心潮澎湃呢!

在腊八的时候春节就已经算开始了,我们都要泡腊八蒜,在一个大缸里放满蒜,放好调料,留着过年时吃;我们这边有个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为了粘住下巴,所以到这天都会做腊八粥,粥粘粘的,吃到嘴里就寓意粘住了下巴,不怕冷了。

腊月二十三的时候要扫房子,扫走灰尘,意思就是把不好的事物扫走,留下好运和福气,在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前就是过春节的准备工作了,买鞭炮,买衣服,买食材,无论是谁,在过年之前都会赶回来与家人团聚。

除夕那天晚上要点灯笼,一直点到正月十五,意味着延年益寿,香火不断;年夜饭中吃饺子也是必不可少的,配着腊八蒜,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我们通常会把洗干净的硬币包进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在一年内都会有好运,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吃到硬币,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抢饺子吃,饭桌上一片其乐融融的样子;吃完饭后嘴里通常会腻腻的,这时,冻梨就会派上用场了,冰冻过的梨,果汁充足,酸甜可口,一盘子的梨不一会就被抢光了,清凉解腻,老少皆宜;在这天晚上都要守岁,除了小孩子都要熬夜守岁;外面虽是夜晚但是却被满天的烟花点亮了夜空,炮竹像花儿一样在空中绽放,辞旧迎新;在这个美好的夜晚,长辈们都会拿出准备已久的红包给小孩子们,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环节。

过了除夕就是正月初一,大家都出门拜年,互道一声“过年好!”给亲戚们送上美好的祝福;过完这些之后,春节就剩下了最后一步:在正月初五那天吃饺子,俗称“破五”,在这天要把饺子咬破,有驱灾辟邪之意。

春节过了,一切都恢复了常态,但是我还是喜欢春节热闹的时候,那时虽忙,但却有快乐。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19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民风民俗。而我的家乡延吉过年时有许多特别的风俗,做打糕就是其中之一。

春节,我们一家人接受了一位朝鲜族叔叔的邀请去他家里过年。我们乘车来到了一个大院子前,叔叔阿姨们穿着盛装款待我们。进了屋子有一点雾蒙蒙的感觉,到处飘着淡淡的蒸汽。叔叔笑着说:″厨房里正在蒸糯米呢,等一会儿我们要做打糕,这是我们过年的习俗,寓意着万事如意年年高。"做打糕?我心里高兴极了,我可没有亲眼见过做打糕呢。我站在那间小屋前张望着,充满了期待。

果然过了半个小时后,阿姨们将蒸熟的糯米用盆子盛着拿了出来,放到院子中的木槽里。两个叔叔面对面分别站在木槽的两端,他们将木槌举过头顶,奋力的向糯米打去,他们相互交替着捶打,发出"咚咚″的声音。每隔一段时间朝鲜族阿玛尼就蹲下来翻动糕团,这样可以捶打得更加均匀。随着这样沉闷而稳重的捶打糕团越来越黏。

越看我的手就越痒痒,想试一试,我找准时机,向叔叔要国木槌,学着他们的样子。打着糕团,可还没打到十下就支撑不住了,木槌实在是太重了!但我还是蛮开心的,毕竟我还是尝试了。

直到把糕团打的看不见米粒为止,阿姨们将它放到了一个装满红豆沙的小盆里,将糕团全身均匀的抹好豆沙,平铺到桌板上,切成整齐的方块状。她们切下一块递给了我,"谢谢!″我欣喜的接过打糕,细细地品尝起来,哇!好甜,不是白糖那种腻腻的甜,而是豆沙淡淡的幽雅的甜,一闻,是那糯米的芳香,令人意犹未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每个地方的春节风俗都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需要我们继承与保护。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20

过年的前几天,街上的人们纷纷涌入商店购置年货,我家也不例外。我们小孩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有许多好吃的了,好玩的,有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压岁钱。

腊月二十七,妈妈就开始准备做好吃的菜肴了,那天晚上,我在妈妈的指导下,我还亲手包了几个饺子,包出的饺子形状像古代的元宝。听爸爸说,过年吃饺子寓意财运滚滚。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今年我家的春联是我爸爸写得。爸爸说:“春联就是古人把心中美好的祝愿或心愿写下来贴在门上,代代相传就形成了贴春联的习惯。”那天,我和爸爸合作贴得春联,我粘胶,爸爸贴,我帮他看方位,我们贴得可细心了。然后,我们一家三口来到爷爷家过年,这时爷爷也正在贴春联。一会儿,亲人们都回来团聚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我看见爷爷点起两只红蜡烛,桌上摆了几个菜,又斟酒又夹菜,可板凳上一个人也没有,爷爷说是请老祖宗吃饭,然后到楼下烧纸钱,放鞭炮。开始吃年夜饭了,外面的爆竹噼噼啪啪声此起彼伏,这些都是祭祖放的鞭炮。年夜饭一结束,我们小孩子都收到了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听说,这个压岁钱是有来历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小孩。

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但那晚,我早早的睡了,直到被人们迎接新年的鞭炮声吵醒。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2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22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不,春节到了,家家户户贴春联、舞狮子、放鞭炮……可热闹了!最让我们小孩子兴奋的是可以拿压岁钱,你可知道为什么只有在春节才有这些习俗呢?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生活在海洋里,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人们每到除夕就逃到深山去。后来,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色、火光、响声。于是,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灯笼、舞狮子,来驱赶“年”,吓得“年”跑回了海里,再也不敢出来。而这些驱赶“年”的方式被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成了我们的习俗。

除夕夜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不但可以玩,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压岁钱。那你们知道为什么长辈要给我们晚辈压岁钱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睡熟的孩子的头,孩子醒来之后也会变成“祟”。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守“祟”。有一对夫妻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与孩子玩。孩子睡了,他们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身边,他们不敢合眼。半夜,“祟”刚伸出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发出了道道闪光,“祟”吓得赶紧跑了。他们把用红纸包八枚铜吓退了“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八枚铜钱是人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

知道了这些习俗,认识了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守候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23

过年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起床了。今年我是在乡下老家过年的,在那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红的大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喜气洋洋,爷爷家的大门上张贴着一付年画,上面分别写着“虎年吉祥,虎虎生威”,吃过早饭,我们举行了乡下特有的“谢年”仪式,爷爷说:“谢年就是感谢过去的一年大家幸幸福福,期盼新的一年更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业、学业蒸蒸日上”。谢年的时候,把鸡、猪肉、水果等摆在祭奠桌上,点上蜡烛,倒上酒水,我把一串长长的鞭炮摆成一个大大的元宝形状,在祭拜时,我心里默默地想:‘过年啦,我又长大了一岁,我要变得更加懂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会做到的,我一定要做到……’

“砰啪”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鞭炮声震耳欲聋般在空中响了起来,一声声的炮竹代表一串串的祝福……

“吃年夜饭喽!”哇!只看见圆桌上摆了满满的菜,有鱼、有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对虾、三鲜;有芹菜、青菜、笋、藕;还有八宝饭、西施豆腐羹……看到这么多的美味佳肴,我口水已经流下来了,迫不及待的赶快坐下来拿起筷子往盘子里夹菜,我们大家吃的津津有味,开心地聊着天,说着祝福的话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给我发了压岁包。

吃好年夜饭,我和小朋友一起玩着我们的游戏,新年晚会开始,晚会节目丰富多彩,一个个节目都是那样的精彩,我最喜欢的是小品《一句话的事》。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我才慢慢的进入梦乡!

过年真好,要是天天都是过年那该多好呀!我喜欢过年!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24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们这儿的习俗吧!

每家每户在春节除夕团圆饭开饭前放鞭炮、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大年初一早上、初二、元宵节都要放鞭炮庆祝春节的到来。放鞭炮在古代是为了赶走一个叫“年”的怪兽。“年”欺压百姓,但是人用放鞭炮的方法赶走了它,所以放鞭炮作为一种春节习俗流传至今。

除了放鞭炮,还有倒贴福字。倒贴福字表示“福”到了。在农村有的人家在水缸和垃圾箱上倒贴福字,是因为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面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做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来抵消“福去”。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屋内的柜子上、桌子上倒贴福字用来表示福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柜子里。

贴春联这是春节必定要做的事。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对联上下联的字数相同,横批均为四个字。今年我们家贴的对联是爷爷精挑细选的。上联:辞旧岁三阳开泰下联:迎新春六猴送安横批:五福临门

拜年也是春节习俗。拜年一般在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都起得很早,见到认识的人要说祝福语。我最喜欢拜年了,因为拜年可以挣压岁钱。这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了,拜完年数着我的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扫尘、贴年画、穿新衣、吃团圆饭、吃饺子、守岁……等。这就是我们这儿的春节习俗,和你们那儿的一样吗?你也说说吧!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25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迎来了春节。

在中国,春节是一个传统的最盛大的节日,有着重要的地位。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欢庆习俗。

除夕的年夜饭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品尝着美酒佳肴,其乐融融。年夜饭我们北方人喜欢吃饺子,预示着来年交好运;而南方人喜欢吃汤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听大人们说,以前,过年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因此,人们总盼着天天都过年。如今,我们天天吃得都象过年一样,现在就希望忙碌了一年,一家人能够相聚在一起。

我家今年的年夜饭特别的丰盛。大人们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除夕那天晚上,我们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完了年夜饭,都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品尝瓜果,一边欣赏春节联欢晚会,盼望着新年的钟声快快敲响。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我们欢呼雀跃,因为我们又长一岁了!这时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和哥哥赶紧去给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拜年,祝他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他们高兴地给了我们压岁钱,祝我们健康成长、学习进步,我们快乐地蹦起来:“终于得到压岁钱啦!”家里的拜年声与窗外的鞭炮声汇成了一曲欢乐的歌……

春节里的记忆是我难忘,是我我更难忘的是春节里的习俗。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26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明白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盼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能够取下一块,然后或大或小都能够,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之后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能够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最后能够吃汤圆啦!此时的我,情绪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这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留意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完美期盼。

怎样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习俗有种一种期盼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此刻就开始做汤圆吧!期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然后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春节节日风俗作文 篇27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然后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完美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然后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然后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礼貌、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我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TAG标签:春节 风俗 节日 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