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作文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作文/传统作文/列表

春节传统习俗作文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传统习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传统习俗作文2篇

春节传统习俗作文1

每年大年初一就是春节,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想知道为什么过年要贴春联吗?告诉你吧,春联,又称对联。过年要贴春联,这与“桃符”驱鬼辟邪有关。古人认为,人间的疾病灾害是鬼魅造成的。为了抵抗它们在来年对人们的侵袭,人们使用具有辟邪作用的桃木板挂在门旁,同时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门神“神荼”、“郁垒”的名字。这样,为非作歹的鬼魅就不敢上门了。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桃符以后被红纸取代,红纸上写上喜庆的话字就成了春联。

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年专门来骚扰百姓,但这个怪兽怕光、火、大的声音,所以放鞭炮这们的风俗就有了。

过年为什么要倒着贴福呢?是为了讨一个好的“口彩”。因为,来来往往的行人见到了倒贴的福字,总会情不自禁地提醒着:“福倒了!”,由于“倒”和“到”是谐音,所以,听起来就是“福到了”。谁家不愿意福气快快到来呢?

春节会吃汤圆,还要到亲戚家去拜年,还可以得到红包。

春节传统习俗作文2

我最喜欢的春节传统习俗就是贴春联,因为它字体工整,而且有着不同的含义。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年前的后蜀时期。贴春联的作用是辟邪,传统意义上的春联寓意着吉祥如意,象征着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春联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有些诗人还把春联写到了诗里。比如有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还有宋代诗人陆游的《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两首诗里的桃符指的就是春联。

写春联是很有讲究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一二声。比如“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到”是第四声,所以是上联,“来”是第二声,所以是下联。你学会了吗?

春联都有自己的意思,比如“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意思是住在一个很好的风水宝地里可保佑家族千年都兴旺发达,福气笼罩全家,万事兴旺。再比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意思是祖国百花争艳,万事生辉的景象,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我要好好学习毛笔,学有所成后写一副春联,贴在我家门口,那是多么开心自豪的一件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