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鑑定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範文/自我鑑定/列表

醫生個人進修自我鑑定範文(精選4篇)

自我鑑定是個人對一個時段對自己的學習或工作生活的自我總結,寫自我鑑定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自我,快快來寫一份自我鑑定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醫生個人進修自我鑑定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醫生個人進修自我鑑定範文(精選4篇)

醫生個人進修自我鑑定1

感謝院領導給我的這次進修學習機會,透過這次進修學習,在很大程度上開拓了我的眼界、增強了自己的業務能力,認清了我院與國內大型進階別醫院專業技術上存在的差距,明確了自己今後的學習發展方向,爲今後的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解放軍總醫院是全軍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醫院,集醫療、保艦教學、科研於一體,是國家重要保健基地之一,負責中央、軍委和總部的醫療保健工作,承擔全軍各軍區、軍兵種疑難病的診治,醫院同時也收治來自全國的地方病人。全院共展開牀位4000餘張,共設臨牀、醫技科室150餘個。醫院年門診量250萬人次,收容病人8萬多人次,開展各種手術近4萬例。同時,醫院每年開展多項新業務、新技術,形成了明顯的技術特色和優勢,使許多疑難病得到有效診治,許多複雜手術和重大搶救獲得成功,一些診斷治療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一、先進術的技術配合

在解放軍總醫院爲期7個月的進修學習期間,在總醫院廣大醫生醫生的關懷幫助下,順利完成了各組的輪轉工作。透過學習已能夠獨立完成骨科的四肢內固定、頸椎前後入路內固定、胸腰椎內固定、經皮低溫等離子消融髓核汽化術的手術配合;普外科的門腔分流、直腸癌根治、全胃切除、腹膜後腫瘤;胸外科的食道、肺手術以及食道三切口;神經外科的頸椎前後入路內固定、口鼻垂體瘤、腦膜瘤、頸動脈瘤夾閉、聽神經瘤切除術等大手術的手術配合。

二、先進儀器設備

此次前往解放軍總醫院進修學習,見到並親手操作了很多先進的儀器。例如超聲刀、溫毯機、迴路電極、骨科和神經外科的導航系統、神經外科開顱電鑽和氣鑽、神經電刺激儀、快速消毒鍋、低溫消毒鍋、器械超聲清洗鍋、環氧乙烷消毒鍋。總醫院手術室已經淘汰了戊二醛浸泡和甲醛重蒸兩次化學滅菌法,他們通常選擇高壓滅菌、環氧乙烷滅菌法、低溫滅菌法,所以消毒鍋的種類也很齊全、操作方便安全,既保證了器械滅菌要求,也大大節約了接臺手術的時間。神經組運用先進的導航系統配合手術,透過導航能夠準確的定位優勢可以判斷出佔位病變的位置、大孝術中切除是否徹底,大大提高了手術質量。骨科在作脊椎內固定手術時使用導航系統可以幫助醫生判斷出釘子是否在錐體內,有無損傷神經等,增加了手術安全係數。

三、手術室的管理

解放軍總醫院的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器械管理、高值物品的保管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優點,科室印有收費項目明細表,每臺手術完畢由收費員統一查對、錄帳,當天費用當天結,杜絕了拖欠、漏費。器械時乎時負責第二天所有手術要用常規器械和特殊器械,還要保證急症手術器械供應,手術完畢後負責清洗、保養器械並打包送消毒。總醫院對新進醫生以及進修生的帶教上非常嚴格規範,由一名教學組長統一管理培訓。爲避免進修人員杜絕盲目上臺,首先組織進修人員學習院內手術室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爲進修人員的後期順利配合手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每一項操作都是經過統一訓練,杜絕了手術中的個人習慣。採取一帶一的帶教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員透過言傳身教,讓全體學員能夠了解每臺手術的配合過程,習慣術者的習慣,術中注意事項等,使全體學員獲益非淺。

四、個人淺談

透過進修期間的對比,發現我們與解放軍總醫院即存在差距也有我們的優勢。例如外院在手術通知單上會註明術中的手術體位、特殊用品、是否需要自體血回收儀表,病人有無特殊感染等以便於醫生安排手術;我院在器械清洗、保養消毒這一環節中做得非常細緻,對於器械維護我院也做得非常到位,基本上杜絕了術中器械的罷工現象。7個月的進修學習,在解放軍總醫院手術室廣大醫生醫生的幫教和個人的積極主動學習,使得本人在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實現了既定的實習目標,圓滿完成了進修任務,贏得了帶教老師的好評。爭取在今後的工作中結合進修所得使本人工作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將外院的先進管理理念和做法在我院進行落實發揚。

醫生個人進修自我鑑定2

爲期3個月的進修生活轉眼已經結束,收穫頗多,故而感覺時間過得真快。期間收穫令我受益匪淺並將受益終身。來天津市人民醫院後,進入內鏡中心學習ercp及其相關診療技術,期間我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事,嚴格律己,關心患者的要求和痛苦。努力將理論知識結合實踐經驗,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牀經驗,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幾點是我進修期間感受最深也是收穫最大的體會:

一、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內鏡中心的全體醫護人員是一個在李主任帶領下的良好的協作團隊,同事之間關係和—諧融洽,即便剛來的進修醫師進入團隊之中也倍感溫暖。李主任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進修醫師不要把自己當外人,我們是把你們當自己人來對待。經常提醒剛來的進修醫師注意無菌觀念,對放射線的防護等細節,所以手術時手術醫師、助手、手術護士、麻醉醫師、影像醫師及進修醫師各司其職,而又互相協助,從手術前準備到手術後患者麻醉復甦井然有序,確保了最重要的手術質量和病人安全。

二、先進的設備及高水準的技術水平:

該內鏡中心ercp手術室內設備完善、配備非常合理。內鏡、各種監護設備、吸引器、供氧設備放置合理,附件如導管、導絲、切開刀、取石籃、碎石器、取石氣囊、鼻膽管、支架、活檢鉗等配備齊全,且放置於固定位置,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此外,更重要的是李主任帶領下的手術團隊技術精湛,對於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黃疸疑有肝外膽道梗阻者、疑有各種膽道疾病如結石,腫瘤,硬化性膽管炎等診斷不明者、疑有先天性膽道異常或膽囊術後症狀再發者、胰腺疾病:胰腺腫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腫等情況均能完美的處理,尤其是對於防範術後併發症更有獨到的'水平。

三、嚴謹的工作作風:

對於新到的進修醫生由老師帶教,瞭解內鏡中心的環境和各類物品的存放地點,掌握各個設備的使用和注意事項,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嚴格無菌觀念,透過手術演示、講座等方式提高下級醫師的技術水平。

經過3個月的進修,瞭解掌握了ercp的插管技術及注意事項,熟悉瞭解ercp相關的治療適應症和禁忌症以及術後併發症的處理。較好地完成了進修的學習任務,未發生醫療差錯和。進修結束後,我將繼續努力,不斷學習,將所學知識投入到全心全意爲患者服務的工作當中去。

醫生個人進修自我鑑定3

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我在骨科進修學習的一年,一年的時間,不豐富但很充實,切身體會和感同身受,真的受益匪淺。

回首在骨科鍼灸的一年進修,有細仔詢問病史的時候,有認真查體的時候,有安靜聽課的時候,有勿忙帶病人加檢查的時候,有老實站一天手術檯的時候,有翻閱書籍文獻的時候等等一幕幕,在我寫回顧總結的時候呈現於我腦海。雖然有些工作已經是很熟悉了,但每天和xx醫生的臨牀實踐中,如查房,問病史,查體等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都能重新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規範的角度來講相差甚遠,所以這一年沒白來,從最基本的學起,不但學習了他們高深的脊柱關節套路,而且從臨牀醫生的角度去規範了自己的行爲。

孜孜不倦的對專業的追求。xx作爲全國的疑難病診治中心,所以在骨科領域也經常能碰到很多少見病,罕見病。當他們碰到沒見過疾病時,他們就會去查閱大量的文獻,並組織全科一起來學習查閱的文獻,並討論治療方案。醫學雖然是個經驗科學,對經驗的積累很重要,但是尊重循證醫學證據更重要。他們會對已經治療過的病例資料全部儲存完好,以利於總結治療經驗。

明確管牀醫生的概念。其實是對管牀醫生概念的明確就是對臨牀醫生最好的詮釋。管牀醫生就一線住院醫,做好自己所管牀位病人的病歷書寫等文書工作,完成相關檢查和術前、術後會診,處理病人常見圍手術期併發症,有問題及時向上級醫彙報。所以住院醫留下來加班是常有的事,因爲他們的事情繁瑣、工作量大,他們不會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去做。只有每天踏實地將自己的牀管理好了,纔是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臨牀醫生了。做好住院醫才能爲以後的職業生涯打好堅實的基礎。

做一名技術出色的醫生很難,做一名德藝雙馨的醫生更難。骨科醫生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是手術,所以對手術技術和手術能力的提高都會很重視,但一名優秀醫生不僅要具有基本的專業技術水平,更需要有對患者真誠負責的心。雖然這些大道理都能明白,但有幾個醫生能真做到的呢?至少我接觸過的xx骨科教授裏做到了。因此給我的感覺環境很重要,xx精神、xx文化造就了他們。學科帶頭人很重要,一個優秀的帶頭人可以帶出一片優秀的人。

一年的進修雖短,但xx嚴謹求精的治學精神和勤奮奉獻的工作作風會讓我受用一生。

醫生個人進修自我鑑定4

爲期半年的進修學習結束了,我又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崗位。首先要感謝醫院領導給予我這個寶貴的機會,還要感謝各位同事,因爲他們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學業。

我進修的單位是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影像科,是山東半島地區醫學影像水平的先進單位。日均CT400餘人次,MR70餘人次。與其他醫院不同,他們不按機器種類劃分專業而是按系統劃分爲兩個大組,分別是骨神組和胸腹組,各組都有相應固定的人員。科室每天早晨都有病例討論,先由主持討論的醫師彙報病例病史,然後從實習學生到進修醫師、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順次發表意見,然後由負責病例所屬系統的副主任或主任醫師總結,並提出最終的診斷意見。討論時氣氛和諧,講求實事求是、重視循證醫學證據,發表的觀點都有據可循。

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我係統的學習了呼吸、消化、骨骼、神經、五官及血管的CT與MR診斷,對以前比較熟悉的常見病多發病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與理解,並檢視了衆多的典型病例。先後書寫診斷報告1000餘份。對於一些比較疑難和罕見的疾病,有了初步的認識,爲以後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修期間我着重學習了心血管和外周血管CT造影的技術和診斷,系統的學習了心臟冠脈CT造影,頭頸、四肢、胸腹血管CT造影技術及診斷,對於冠心病、頭頸血管粥樣硬化、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下肢動脈閉塞症、下肢深靜脈血栓等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臨牀表現及影像診斷有了較爲全面的認識。雖然現在我們醫院由於設備等原因開展的這方面的技術不是很多,但是隨着醫院的發展,醫療設備的進步這方面肯定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突破,我着重學習這方面的目的也是爲不久的將來爲醫院及科室的發展做好準備。

進修期間除了每天早上的病例討論爲我參加的學術活動還有:每月兩次院級講座及每週一次的科內講座。每月兩次的院級多學科的講座極大的豐富我影像以外的臨牀知識,開闊了視野。每週一次的科內業務學習,都有相關專業的老師主持,透過聽他們的講座,瞭解到了很多世界先進的檢查技術,診斷理論。

在專業學習之外我還體會到了他們對患者認真負責的態度,他們的患者量很大,每位老師每天都有寫不完的片子,但是每每遇到前來會診的病人和需要專家解釋片子的時候,他們總是很耐心的給他們解釋。在書寫診斷報告的時候不是單純的完成任務,而是全面考慮到病人的進一步的治療,回答臨牀大夫的疑問等,深思熟慮之後做出合理的診斷意見和建議,這些都是我所需要進一步學習的。

半年的時間是短暫的,雖收穫很多,但畢竟時間有限,學海無涯,我認識到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影像診斷醫生還有很多很多需要學習的知識,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我會繼續利用一切機會學習,爭取更好的爲患者服務、爲醫院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