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知識/說課稿/列表

《擺的祕密》說課稿範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擺的祕密》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擺的祕密》說課稿範文

《擺的祕密》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變化的能量中的一課《擺的祕密》。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與策略”、“教學設計”這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教材分析】

本單元由《擺的祕密》、《鑽木取火》、《通電的線圈》、《無處不在的能量》四課組成,主要研究能量的表現形式及能量的轉換等相關內容。與前面所學的《光與聲》、《火山與地震》、《機械與運動》等組成了小學階段對能量及其轉化認識的整體框架。本單元課與課之間以“無處不在的能量”爲主線串連爲一體,《擺的祕密》讓學生透過實驗探究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使學生初步意識到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好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型行解釋;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能設計簡單表格,記錄實驗數據;能反思自己的探索過程,將探索結果與假設相比較;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並與同學交流。

2.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在活動中願意合作交流。

3.透過自己的實驗,初步瞭解影響擺動快慢的因素是擺長。

【教學重難點】

經歷改變擺錘的重量、擺動幅度、擺線的長短對擺動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活動過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擺線,鉤碼,鐵架臺,記錄單,課件。

學生準備:秒錶或電子錶

記錄單是我爲學生事先準備好的。

【教法與策略】

這節課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和學法指導採用了直觀教學、情境教學、啓發教學、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對話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十分典型的“實驗觀察——發現——猜想推測——實驗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從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關擺的更多問題。

本課針對的學生是五年級,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特以課件(擺鐘動畫)引入讓學生觀察它,並且從中發現擺鐘計時的特點從而引入擺的概念,提出本課所要探究的課題。當學生們的好奇心被激起後便讓學生們利用桌上的現有材料製作擺,觀察擺的結構來了解什麼是擺線,什麼是擺錘。透過學生們發現擺有時慢有時快,從而孩子們就會提出各種猜法,能用設計的實驗方法來證明自己的想法,來解決探究活動中的難點。

【教學設計】

一、課件引入

首先我讓學生觀看課件,要求他們邊看邊思考。(課件演示機械擺鐘)“你們有什麼發現嗎?”讓學生自由的說出擺鐘的特點,“你能給這個部分取個名字嗎?”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們認識什麼是擺,擺有幾個部分組成。“對於擺你想研究什麼問題”?便順時揭示課題《擺的祕密》並且板書。以上環節透過運用啓發教學、透過有趣的動畫演示,讓學生髮現擺動這個運動方式,理解什麼是擺、擺的結構是什麼,讓孩子們產生想研究的問題讓學生明確本課學習的內容的同時,激發他們對學習內容的興趣與動機,達到匯入、點題的效果。

二、探究活動

讓學生根據桌上的材料製作一個擺,並且利用一分鐘時間玩擺,要求(玩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發現)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給他們計時,這樣一來師生共同活動,體現了科學的新課程標準精神。然後提出:判斷擺擺動一次的標準是什麼?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交流,接着讓學生猜測: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有那些?當學生彙報時,教師邊板書:“與擺線的長短有關係、與擺錘有關係、與擺幅有關係”,學生們的回答代表他們的思考,教師就應該尊重他們的結果,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就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新課標精神。

“你們小組準備選那個因素進行研究?怎樣研究”?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並且(課件出示小組討論的要求、小組實驗的要求)。對於學生們來說,這是一個典型的發現問題的經過,同時又讓他們再一次經歷了透過控制變量來分析原因的活動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接着讓學生們在組內、組間、班上進行交流實驗方案。

透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明確任何探究活動必須要有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從而逐漸形成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的習慣,並且還要學會尊重組中的每一個人,做到最終方案的產生是在小組中取得一致意見。接着讓學生分組實驗活動,教師指導參與(提示實驗要反覆做幾次,認真分析數據),這樣體現探究科學的科學性。“你們小組的結論是什麼?”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分析,得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與擺幅無關的結論。教師直接教會學生誤差分析的方法。探究部分是本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孩子們自己親身組裝,觀察,認識,使用擺這鐘工具。可以透過自己的實驗來計算擺的次數,進行探究,爲下面對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進行了鋪墊。

三、小結以及拓展。

我們研究的問題是關於擺的快慢與擺重,擺長之間是否有關係。進行了兩組實驗,從數據中我們得出了結論,擺的快慢只與擺長有關。同學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課下想想關於擺你還有哪些可以研究。能不能做一個一分鐘擺60次的擺。

四、整理桌面。

【板書設計】

擺的快慢

擺錘的重量無關

擺線的長短有關。

擺線越短,擺的越快。擺線越長,擺的越慢。

《擺的祕密》說課稿2

各位老師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6課《擺的祕密》。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法、學法”、“教學設計”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教材分析】

《擺的研究》是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課。這課是在學生學習《機械擺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因此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本課共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在玩擺的過程中猜測出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幾個因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第二部分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透過改變擺繩的長短來驗證自己的猜測。這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第三部分是在學生充分實驗的基礎上,根據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得出影響擺的快慢的因素與擺錘的重量沒有關係,與擺線的長短有關。根據這一課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六年級學生的知識經驗以及認知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透過改變擺線的長短進行實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2、透過實驗讓學生意識到精確的測量結果是需要反覆測量,初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驗證態度。

3、讓學生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初步培養學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4、透過自己的實驗,初步瞭解影響擺動快慢的因素是擺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擺線、螺絲帽,鐵架臺,記錄單,秒錶,直尺

【教法、學法】

1、教法:我將積極貫徹“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綜合本課的特點,我將採用實驗法、對比法、演示法等教學方法,透過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得出結果。

2、學法:與教學相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實驗,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實驗、收集實驗數據,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然後總結出科學知識。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課的開頭我課件展示:在沒有別人的幫助下,一個體重最重,一個把繩縮短,一個力氣最大,這樣三個小朋友在盪鞦韆,判斷誰是盪鞦韆的高手?從生活中常玩的鞦韆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影響擺的快慢有哪些因素,激發學生探究意願。

二、實驗過程:

1、課件出示擺:先讓學生認識擺錘、擺繩和擺幅度,並說明擺擺動來回爲一次。接着引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你認爲擺擺動的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

2、根據學生提出的假設,讓學生說說探究方案及注意事項,我再加以補充說明,使學生意識到在實驗中會控制無關因素,從而保證所要研究的問題客觀、公正。

3、開始實驗驗證:

(明確本課的測量方法是測量60秒內擺擺動的次數)

活動、在學生有基礎上,這一環節中我採用“引”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自已動手做實驗來研究擺長與擺的快慢的關係。

1、首先提出問題:

擺長與擺的快慢有沒有關係呢?

這裏讓學生討論、發言,教師可以提示讓學生進行實驗驗證,接着讓學生動手實驗。

2、學生實驗和記錄過程,教師巡視指導。

在實驗中,教師可以適當放手。只要做簡單的提示,這樣,突出學生爲主體和教師爲主導性的地位。也訓練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

3、彙報和分析數據;

問:從數據中得到了什麼結論?你是怎麼知道的?

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大膽的推測。接着展示學生的記錄表,讓學生總結出:擺線越長,擺的越慢,擺線越短,擺的越快。

活動三、研究擺幅與擺的快慢的關係,這一活動中我採用“放”的教學原則定點讓學生放手實驗,最後小組彙報、小結。

實驗注意:

①首先保持擺線、擺錘的不變,可以改變什麼?引導學生改變擺幅進行實驗。

②在實驗中可以提醒學生用身邊隨手可拿的三角尺來改變擺幅。爲了減小誤差可以只選擇30度、45度、60度的角來實驗。

③教師注意巡視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做好個別輔導與訂正。

④分析數據:從數據中得到了什麼結論?你是怎麼知道的?

⑤彙報結果。

三、全課總結。

我們這節課研究的問題是關於擺的快慢與擺重,擺長,擺幅之間的關係。

把三組實驗放在一起,知道了在什麼情況下襬的速度比較快?什麼情況下襬的速度比較慢?擺的快慢與擺錘與擺繩與擺幅的關係?對這些問題進行綜合性的思考。接着我再出示課件:讓學生從數據中我們得出了結論:

擺的快慢與擺錘無關、與擺幅無關,只與擺繩有關,且擺線越長,擺的越慢,擺線越短,擺的越快。

四、課後作業。

解決開始的問題,到底誰纔是盪鞦韆的高手?讓學生說一說。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科學,處處需要科學,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請你回家做一個一分鐘擺60次擺。

TAG標籤:範文 說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