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知識/成語/列表

牧豕聽經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成語】牧豕聽經

【發音】mu shǐ tīng jīng

【解釋】一面放豬,一面聽講。比喻求學努力。

【出處】《後漢書;承宮傳》: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讀書勤奮

【典故】後漢時琅邪有個叫承宮的',是個孤兒,從8歲給人放牧豬羊。鄉里人徐子盛給幾百個學生講授《春秋經》。一次承宮放牧經過,在那兒休息時聽見《春秋經》,於是請求留下,為學生們拾柴。雖然過了幾年艱苦的生活,但承宮都勤學不倦。後來天下大亂,承宮和妻子到了蒙陰山,努力耕種。莊稼快熟時,有人來説那地是他的,承宮也不和他計較,把地讓給他就離開了。永平年間,承宮被朝廷封作博士,最後還作到了侍中祭酒,他的名聲一直傳揚到了北方遙遠的匈奴。

TAG標籤:成語 牧豕聽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