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課稿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知識/説課稿/列表

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美麗的武夷山》最新説課稿

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美麗的武夷山》最新説課稿

《美麗的武夷山》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青青的山》中的第二篇主體課文。這是一篇説明性的散文,描繪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旨在引導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體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感受。本文的語言與內容和諧一致,採用比喻和整齊的對句,簡潔而明麗。但是本課有15個生字,另外在加上回生字,將近有20個左右,因而識字量較大,對於一些學習困難生來説,朗讀起來難度較大。

學情分析:

由於教材的版本不一樣,而且本課生字較多,學生讀起課文來,相對難度較大。另外,這個班的孩子除了個別幾個由父母帶着遊過寧夏境內的個別景點外,其他的孩子幾乎沒有出過遠門,根本沒有遊覽武夷山的經歷。他們有的只是從電視、圖書中瞭解過一些有關內容,因而他們對武夷山的美麗風光感受不深。但是,他們卻渴望能到這麼美麗的地方遊覽一番。故而在教學中,我要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要給學生較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要讓優美而富有情趣的文字觸及他們的心靈。這樣,武夷山的美麗風光將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深深的印象。

設計理念: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顧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體驗探究中獲取知識。

2、以讀為本,讀中想,讀中悟,體會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美麗,讓學生擁有完整的閲讀過程,充分地朗讀、思考、交流與想象。

3、在讀通、讀順、讀好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武夷山的美 。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優美詞句。

3、滲透句式訓練。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通過各種方式的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味武夷山入詩入畫的美麗景象。

教學難點:

通過各種方式的讀,發揮想象,體味武夷山的奇、險、清、靜。

教學準備:

有關武夷山的圖片。

教法

教為學服務,這是當前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所以我採用了“學——議——練”的教學模式,所謂“學”,就是自學,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學;“議”,就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並儘可能地自己解決疑問,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動腦、動口、動手,獲得新知;“練”,就是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學法

因為教為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畫畫、議議等學習方法。這樣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

教學流程:

第一個環節是談話導入。

由於第一課時學生圍繞課題進行了質疑,但他們的問題基本上還沒有解決,他們對課文的學習還有着比較濃厚的興趣,所以在第二課時,我就運用簡短的話直接引入到課題。

第二個環節是整體感知。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是引導學生通過課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知道文章寫了武夷山的美,然後再通過問題“課文中又是怎樣寫武夷山的美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從哪兩個方面寫了武夷山的美?”,引導學生從文中整體感知課文是從“山”和“水”兩個方面描寫了武夷山的美。

第三個環節是細讀感悟。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描寫“山美”的段落。具體做法是這樣的:

1、讀。採用自讀、指名讀、默讀的形式,旨在讓學生讀通、讀明白第二自然段。

2、畫。用“ ”畫出描寫山的特點的詞語或句子。。

3、議。和同桌交流自己畫的句子,並説一説自己畫了什麼,又從這些句子中知道了什麼。

4、讀。這個時候的讀,要求是有感情地讀,要讀出自己的語氣。

在上面的環節中,還相機進行想象能力、説話能力、寫話能力的訓練。比如:想象三十六峯還像什麼?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練習説話、寫話等。

之後進行學法小節,引導學生總結學法:讀---畫---説——讀

在學習“水美”的段落時,教師組織學生用剛才學“山美”的方法進行自學、合作學,最後進行彙報交流。

在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時,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指導讀出自己的語氣,讀出自己的.感受。

最後進行配樂讀課文,首先指名讀,讀出自己的語氣來,然後全班齊讀第一、四自然段,男生讀第二自然段(男生的性格和山的雄壯比較相符),女生讀第三自然段(女生的性格和水的靜柔比較相符)。

第四個環節是拓展延伸。

在學生讀好課文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看着這美麗的武夷山,你還有什麼想説的嗎?引導學生充分地談自己的感受,昇華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3、小結:是啊,我們祖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數不盡的美麗的山山水水,有機會的話,我們一起去走走,看看,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

第五個環節是佈置作業。

1、摘抄好詞佳句。目的是引導學生積累語彙,豐富自己的語言。

2、回家後,請同學們做一回小導遊,把武夷山的美景介紹給你的爸爸媽媽,讓他們也一起感受武夷山的美麗景象。

板書設計:

山: 奇、險

美麗的武夷山 入詩入畫

水: 清 、靜

好的板書,應突出文章的中心。在此課中,我抓住課文的重點進行板書,清晰明瞭,使人很容易就能從板書中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還對學法進行了板書,使學生有章可循。

教學反思

反思本課教學設計,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具體來説,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創設美的情境,激發美的感受。教學中,我注重學習情境的創設,通過畫面、音樂,營造出和諧優美的氛圍,巧妙地將學生引入學習情景之中,特別是畫面與語句的有效融合,產生入詩入畫的意境,使學生較好地體會到文章的美好意韻,受到了情感的薰陶。

二、讀的充分,品的細緻。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採用自讀、同桌讀、齊讀、重點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讀評結合,讀賞結合,讀思結合,讀説結合,説寫結合,層層深入。其間,我適時點撥、發問,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化。當學生讀完課文內容後,我不是簡單地評價讀的效果,而是訓練學生將內心的感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當學生説出自己的理解後,我又要求學生帶着這種理解再讀一遍,這種基於閲讀基礎上的思考、表達,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自評、同伴評、師評相得益彰。教學中,我把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努力營造有益於學生自主、合作的教學氛圍。教學中,我的激勵性的評價語盡力做到具體不空泛,儘可能地對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有促進、提升作用。在面向全體的同時,我能夠關注個體,將紮實的訓練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

四、存在不足:對於水的“清”和“靜”,沒有動畫課件,不能從感官上給學生一個生動形象的感受。因為在來上課前,我就沒有找到這方面的動畫圖片,也只能帶着遺憾來上課,當然還有許多不足,我是當局者迷,旁觀着清,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給予指正。

總之,教海無涯,學海無邊,這次活動給了我很多的啟示,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註重歷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