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當前位置 /首頁/宋代詩人/李清照/列表

[宋]李清照《釣台》原文、註釋、賞析

先生的品德使往來的人慚愧,他們特地趁黑夜悄悄過釣台。創作背景 公元1134年(宋高宗紹興四年),李清照由臨安去金華避亂,途經嚴子陵釣台,作此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宋]李清照《釣台》原文、註釋、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宋]李清照《釣台》原文、註釋、賞析

[宋]李清照

鉅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

註釋:

1、釣台:相傳是東漢嚴子陵垂釣的地方。祝穆《方輿勝覽》卷七:“釣台,在桐廬東南二十九里,東西二台,各高數百尺。”西漢末年,嚴光(字子陵)與劉秀一同遊學,有交情。劉秀稱帝,嚴子陵一再拒絕出來做官,隱居在浙江富春江。其垂釣之處,後人稱為“釣台”。此地又名“嚴灘”。這首詩另外的一個題目則是“夜發嚴灘”。

2、“鉅艦”二句:郎瑛《七修類稿》卷三十載:“漢嚴子陵釣台,在富春江之涯。有過台而詠者,曰:‘君為利名隱,我為利名來。羞見先生面,黃昏過釣台。’”此外,據記載,范仲淹也有《釣台》詩,雲:“子為功名隱,我為功名來。羞見先生面,黃昏過釣台。”李清照概括前人詩意,寫成這兩句。

3、先生德:范仲淹守桐廬時,在釣台處建“嚴先生祠堂”,併為之作記,其中雲:“先生之德,山高水長。”後來,李覯改“德”為“風”。先生,指嚴子陵。

4、特地:特意。這句化用“羞見先生面,黃昏過釣台”詩意。

賞析:

晚年逃難途中的李清照,思慮所及自然以國事居多。看見富春江上絡繹往來不絕的“鉅艦”與“扁舟”,想起國事的日益不堪,身為女子又無法投身疆場、報效國家,李清照不禁對應當身負起重整家國大任的男人們產生了貶斥批判的心理。正是因為這些男兒們往來只是為了名與利,才搞得國事日益不堪,才使得李清照一再顛簸逃難。李清照這裏從嚴子陵的高風亮節聯想開來,一筆囊括了南宋小朝廷中鼠目寸光、苟且偷生的無恥之徒,給他們以無情的斥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