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課稿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知識/説課稿/列表

【推薦】説課稿範文合集7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説課稿範文合集7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課內容:

浙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P93

例1、《沒有括號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分數加減法,乘除法,以及本冊教學分數加減法和分數乘除法時,已出現過一些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式題的基礎上,教學計算三、四步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又為後面學習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及應用題打下基礎。教材安排了一個例題,一道試一試和6道練習。學生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已比較熟悉了因此教材在講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沒有再詳細説明運算順序,而是直接説明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向他,在例1中也沒有重點強調。下面試一試是由例1中三步計算拓展到四步計算。

基於以上認識我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對能簡便地式題會選擇適當地計算方法。

2、通過讓學生嘗試計算,體驗到數學知識在學習上的遷移性。

3、在計算中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和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思想。

重點:掌握運算順序,正確計算。

難點:能正確計算,並能儘量使計算簡便。

三、説教學程序

(一)複習鋪墊,以舊引新。

這一環節我是分兩個層次進行教學的。

1、出示幾道整數、小數四則運算式題,説説運算順序,其中2道是兩邊是乘除、中間是加減的式題,説説這兩題中兩邊的積、商為什麼可以同時脱式計算。這裏既複習了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又為下面新課教學中知識的遷移埋下伏筆。

2、把例1分解成3個一步計算式題,請學生計算,計算後想一想這3題有什麼聯繫,根據他們之間的關係,寫成一個綜合算式即例1,與剛才準備題比較有什麼不同。由此引出課題。由於本課教學運算順序不是難點,難點在分數乘除法的計算,這一層次即複習了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又自然引出了新課的教學內容,並隱含了運算順序。既突出運算順序這個重點,分散了計算這個難點。

(二)運用遷移,學習新知

1、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任,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教學中,不是老師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在老師的指引下,讓學生自己學,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學生學習。

這一環節我分四個層次來進行教學。

第一層次:學生獨立嘗試計算。出示例1,學生審題後請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獨立進行計算。

第二層次:小組交流。學生計算後四人小組互相説一説自己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

第三層次:彙報交流。學生小組討論後派代表進行彙報,學生因已學過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這裏一般會按照以前所學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從左往右算,一種兩邊同時計算,教師都給予肯定,告訴學生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是相同的。

第四層次:集體評論,優化方法。請全班同學評議,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討論得出兩邊同時計算更簡便,同時請學生注意在乘除法中帶分數要化成假分數計算,乘式中能約分的先約分。

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獨立學生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三)嘗試練習,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小組內交流,彙報運算順序與計算方法。

這時由例1的三步計算拓展到4步計算,但運算順序還是先乘除後加減。

這一環節,讓學生在傾聽別人意見的同時,並和自己方法做比較,感受到具有普遍性又有相對簡潔性的方法。

(四)形成技能,發展思維

第一層次,專項練習。P94第1題口算,這題為學生能準確快速地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而設立,便於學生形成計算技能,因為準確計算四則離不開一步計算。用比一比誰做得又快又對的形式進行練習,小學生都具有好勝的心裏用比賽的形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層次,基本練習。P94第2、3、4題,我分兩步進行教學,第一步,先説説各題的運算順序,使學生掌握能同時計算的儘量同時計算。第二步在這些題中每大題選一道你喜歡的做一做,同時請三位同學板演,再全班交流反饋。這裏使學生熟練掌握運算順序形成技能。

第三層次,變式練習。

1、P94第5題,根據文字題列式計算。這裏把文字轉化成算式即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又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簡潔

和符號美。

2、應用題P95第6題,這裏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練習,認識到數學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求知慾。

第四層次,拓展練習。

請學生選擇以上幾個式題改編成文字題。這裏不但訓練了學生思維,而且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併為今後解文字題打好基礎。

説課稿 篇2

《觸摸春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簡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寫了盲童安靜在花叢中用手觸摸、用心感受美好春天以及在一個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隻蝴蝶,並將蝴蝶放飛的感人故事,表達了安靜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

本文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安靜的舉動,她從捉蝴蝶,到放蝴蝶,再到仰起頭張望。一條是作者的感受,從驚歎,到感動,再到對人生髮出感慨:誰都有把握春天的權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所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文章文筆細膩,用詞豐富、優美,讀起來讓人不自覺地被課文細膩的情感牽動着。本篇課文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生命的珍貴與美好,並思索應該怎樣去熱愛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從而昇華學生的人生觀。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生字,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好詞好句,增強語言的積累。

過程目標:通過朗讀、思考、討論等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關鍵詞句藴含的道理及領悟其中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注,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難點】

由於本課的話題凝重、深沉,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如何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和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就成為這課的教學重點。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缺少體驗。

我的教法學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創設情境法、品味語言法、朗讀體會法、想象感悟法

我先説一下第一課時的內容簡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二、疑而學文,識寫生字。

一、再讀課文,自讀自悟。四、課後作業,詞句積累。

下面,我主要精講第二課時,這個課時主要分為四大板塊:一、複習鞏固,進入新課;二、品味語言,感悟奇蹟 ; 三、情感的昇華,生活源於愛;四、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第二課時

一、 複習鞏固,進入新課

1、 在複習鞏固環節,我先讓學生讀詞:流連、花繁葉茂、流暢、靈性、弧線、飛翔、繽紛。

設計理念:這些詞是文中關鍵詞語和難以理解的詞語。温故而知新,詞語是學習課文的基礎,鞏固字詞為學好課文打下了基礎。

2、 接下來,我先出示春天美景圖,接着説道:春天向我們走來了!我們眼前的春天多美啊,你們能不能用成語來描繪一下?(學生就開始描繪了:五顏六色、花繁葉茂、五彩繽紛….)多麼美啊,這些多姿多彩的景色我們都可以用我們明亮的眼睛看到,可安靜卻無法用眼睛去看。她是怎麼感受春天的呢?今天,讓我們跟着小女孩安靜一起去觸摸春天吧!

設計理念:古代教育家朱熹説:“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能夠通過展示孩子熟悉的春天美景,創設了情境,調動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

二、 品味語言,感悟奇蹟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覺得安靜是個什麼樣的小女孩?(堅強、熱愛春

天、熱愛生活)在“品味語言,感悟奇蹟”着一環節中,我首先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師:安靜看不見美麗的春天,卻深深地熱愛着春天,她用手觸摸、用心感受着春天,創造了很多奇蹟。

教師説完後,讓學生試試從課文中找出安靜身上發生的奇蹟,並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老師要根據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加以引導,並給予一定的開放性,讓學生具有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安靜身上發生奇蹟的句子正是基於這一理念。

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在安靜身上發生奇蹟的句子 :

“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1、 針對這個句子,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想:為什麼你認為這是奇蹟?你體會到了什麼?

2、 學生可能會回答:安靜正在花香中流連,所以走得很流暢。學生還可能會説:她對周圍很熟悉,所以才沒有摔倒。…這樣,通過聯繫上下文加強了對句子的理解。

3、 學生回答後,我請一個學生朗讀這個句子,要求讀得流暢,讀出流暢的感覺。

讀想結合的運用,讓學生在讀中悟理,更深刻地領悟了句子的含義。

學生也可能提出這個句子:“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為了讓學生加強理解,我做了如下安排:

1、首先,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體會感情。

2、接着,我出示了着兩個句子,進行比較

她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 教師問道:這兩個句子哪個更好?為什麼?你有什麼不同感受?

通過比較的思考與回答,學生品味了語言,更深刻地把握了句子的用詞。

(2) 接着播放背景音樂,男生讀,再女生讀。

4、 假如我們正看着安靜,我們看見她極其準確地把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花上正停着一隻花蝴蝶。此時此刻,你們會怎麼做?文中的“我”有是怎麼做?“我”喊出來了嗎?為什麼不喊?帶着這樣的話語,我讓學生想象自身可能的舉動,加深了內心體驗,並與文中的“我”的做法相比較,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文中作者的情感。

5、 最後,我讓學生懷着同樣的心情讀這句話,通過朗讀來加深對情感的領悟。

那麼,學生還可能提出這樣的.句子: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實一個奇蹟!睜着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氣的靈性抓住了。 ”

如何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句子的意藴,把握此句的情感呢?

1、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要求細心感受

2、 接着,我對重點詞語進行了分析。提出問題:“悄然”“竟然”是什麼意思?能去掉嗎?為什麼?讓學生通過討論再回答。討論的學習方式,加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理解了句子的深刻含義。

3、 現在你們都是安靜,請閉上眼睛,跟着老師的朗讀來做動作。師讀: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教師接着讀句子,學生跟着教師的朗讀做動作。並回答問題:

你們感受到了什麼?“神奇的靈性”指什麼?

4、 然後播放背景音樂,全班輕聲朗讀這一段。

最後提出了疑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要求學生通過安靜來想象,從而昇華了文中安靜熱愛生活的主旨。

設計理念:“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我在指導學生進行體驗和感悟時,通過啟發、提問、讓學生進入到語言中,與作者、與文本對話。我引導學生品析語言,體會用詞,在讀想中體會表達效果,增強語言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音樂的渲染創設了情境,並在朗讀中加以體會,學生在情感上得到了薰陶。

三、 情感的昇華,生活源於愛

1、 師:這樣一個全新的地方,讓安靜很留戀,她感受到了屬於自己的春天。請閉上你

們的眼睛,想象一下,我們也站在花繁葉茂的春天,讓我們與安靜一起細細地感受春天吧。(背景音樂)伴隨着動情的話語與深情的音樂,教學進入了第三個大環節:情感的昇華,生活源於愛

教師隨即提出了疑問:安靜後來又是怎麼做的?(張開了手指,放飛了蝴蝶)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許久,她張開手指………張望。”

(1)針對此句,我先讓學生自由讀,並寫下感受。

(2)接着提出問題:安靜不能看到東西,為什麼還用“張望”?

學生可能説:她想看蝴蝶飛到哪兒去了。也可能説:她也想象蝴蝶一樣飛翔。…….

學生回答完後,教師進行了總結:安靜渴望着自由飛翔,經常流連在花香中的她用手觸摸春天,用心熱愛生活,她也想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總結後,我出示了文章的中心句:“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全班齊讀着句話後,通過讓學生找安靜放飛蝴蝶的原因,知道了:蝴蝶也有生活的權利,蝴蝶也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3) 最後,讓學生找找出文中幾處寫作者不驚動安靜的句子。討論:為什麼不驚動安靜?

教師總結並得出了結論:安靜也有生活的權利,安靜也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潛能”。通過讓學生想象,感受了安靜的內心世界,也更深地感悟了課文語言。同時通過寫所思所想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使讀、寫很好的融入到語文課堂中。

2、 接下來,教師講述通過圖片和資料,講述了海倫的故事。並讓學生課外蒐集有關故事以及身邊的人和事。

設計理念:把語文學習和生活聯繫起來了,促使學習生活化把學生的眼光引向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

四、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在佈置作業,課外拓展的最後環節中,我讓學生蒐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板報。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設計辦小報的作業,正是基於這一指導精神。

五、説板書

17觸摸春天

安靜 :創造奇蹟—熱愛生活

放飛蝴蝶 -珍愛生命

〔板書的設計突出教學重、難點,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説課稿 篇3

《找駱駝》是義務教育六年制語文第五冊第4單元的一篇課內閲讀課文,下面,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思路、和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初步設想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通過一個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憑着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正確分析判斷,使商人找到駱駝的事,説明了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尋味,,引人深思,課文共11自然段,運用人物對話的形式,按“丟駱駝——找駱駝——找到駱駝”的順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和朗讀訓練的好教材

(二)目標設計: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新課標》對三年紀學生的識字、閲讀、的要求如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用普通話、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等因此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主動學會本課中幾個生字,理解8個新詞的意思,能區別“走失和丟失,詳細和仔細”的不同意思,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語文能力體系中,讀處於重要地位,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因此,本文重在引導學生用形式多樣的朗讀方法,感受文章的情感以讀促思,以讀代講以讀引導想象

(3)情感態度目標”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特別是遇到事情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三)教學重點、難點: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重點是瞭解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麼發現這些特點的理解老人為什麼能夠指點商人找回駱駝是本課的難點

二、説教法

有人説過:“教無定法”但是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求設計具有“彈性”的教學設計,要適當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隨時調整,以滿足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發展的需要因此設計本課採用的教法如下:

1.情境教學法:我班孩子共有的特點就是有好奇心、愛探索、易感染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動態的東西所吸引,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因此在教學中以圖文結合、多媒體教學等方法來創設情境輔助教學

2.以讀代講法:在語文能力體系中,,閲讀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因為讀書是理解課文最好的方法讓學生有層次的讀,盡情地讀,力求讀出對課文的獨特感悟

三、説學法

根據常規班級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本文教學中我將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在讀讀、畫畫、議議中整體感知文本,養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學會傾聽,在共同交流中,情境交融,構建新知

四、説教學思路

本文是閲讀課文,我用一課時完成了教學任務新課標提出了,教師要創造性的理解教材、處理教材,因此為了把目標落到實處,我設計了四個部分,分別是情景導入,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細讀課文、理解問題,探究學習、學會道理等下面我一一地介紹教學設計: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先讓學生觀看影片,然後問:“影片中的動物叫什麼?從影片中你能瞭解這種動物的哪些生活習性和知識?請學生們自由發言”最後切入課題,導入新課

第二部分:出示自學要求,初讀課文先讓學生根據自學要求,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括號裏的注音;然後利用查工具書或通過上下文的意思理解詞語;對長句、一下讀不通順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同時要注意人物的不同語氣最後讓學生指名讀、輪流讀、齊讀,對不能理解的詞語,讓學生自提自解(有些不好解釋的詞語把它放到課文的句子中去理解)

第三部分:細讀課文,理解問題新課標強調,在閲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訓練語感,在讀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在讀中受到感情的薰陶,從而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為了更好的解決本文的主要問題,我讓學生先學習29自然段,這幾段是商人與老人的對話,講述了老人所知道的情況,理解難度並不大,因此我重在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去讀首先,我讓四個學生分角色讀,然後讓學生評,説説這些句子用什麼語氣讀,才能體現當時商人和老人的心情,並理解“忿忿”的意思,以及當時商人的想法,讓學生想象説話如此步步引導,把朗讀與理解課文結合起來,把“讀”和“説”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由點到面,加深對課文的整體把握,體會到文章的感情色彩接着,我讓學生畫出老人説的話,指名學生用老人的語氣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商人的情感,從着急到高興再到萬分高興,最後轉喜為怒、忿忿的並在讀中體會老人的冷靜沉着使學生在讀文的基礎上知道走失駱駝的三個特點:左腳有點跛,左馱蜜右馱米,缺了一顆牙

第四部分:探究學習,學會道理第10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我把學生按四人一組分成若干組,根據老師出示的問題:老人是怎樣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自讀第十自然段後完成表格通過學生合作交流,運用讀讀、議議、畫畫等手段,使學生明白: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我讓學生讀出“看見…又看見…還看見”的句式,讓學生邊讀邊説,完成表格,檢查學生正誤最後,

指導朗讀老人的話,昇華情感通過讀、説、議,使學生理解老人之所以能做出準確判斷的依據,讓學生和老人一起經歷着思維的過程,進一步感受老人遇事冷靜,觀察仔細,認真思考的思維品質第11自然段僅兩句話,告訴學生事情的結果,我先讓學生齊讀,再抓“果然”一詞,追問:從“果然”一詞你讀懂了什麼?再次體會老人的思維品質,自然學生談談為什麼要順着腳印去找,説説理由,也訓練了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

五、説板書:本文板書直觀、形象,用簡潔的文字,表現出老人思維活動的全過程,教育學生遇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16、找駱駝

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本課教學我努力地體現“以讀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精神,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將語文課上的知識、語言、思維等能力得到培養和訓練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這是小學美術第一冊的內容,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圍繞畫圖展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審美能力。本課是教材關於畫圖的初步教學,為後面畫圖教學奠定基礎,課文內容精簡,在畫圖的過程中,可給予學生極大的發揮空間。學生剛接觸色彩畫圖工具,興趣很高,在教師語言的嘗試鼓勵下,他們對這個知識點就會主動要學,而非被動地學習,因此在課堂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讓學生通過學習交流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或教師作適當個別指導幫助解決。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表現圓形物體,進一步瞭解大小物體的對比表現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不斷探索中激發求知慾,激發興趣,並變興趣為動力,在不斷的實踐中體驗成功。

三、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圓形觀察、表現圓形物體。

難點:畫出大氣球的“大”和“飛得高”的感覺。

四、説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要方法恰當,才會有效。我採用“創設情境法”、“ 啟發引導法”、“ 創作表現法”等教學方法。

利用“創設情境法” 引出“創作表現法”,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和生動豐富的教學方式(看、聽、做、説),調動小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情感上樂於參與,產生樂學、愛學、主動去學的願望,使單調的學習內容變得豐富生動。接下來賞識學生的作品,肯定學生的作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最後把所學內容系統性地構建起來。

我在教學方法中滲透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使課堂教學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達到課堂教學素質化。

五、説學法:

我這節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魚,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於方法和能力的知識。首先,我創造一種美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在學會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實踐操作,從而達到發展思維能力,培養自學和動手能力的目的。積極營造信息技術課堂“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六、教學環境

一年紀教室。

七、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美術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二、啟發引導

三、作品欣賞

四、創作表現

五、賞識總結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展示熱氣球比賽場景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感受。

2.讓學生説説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3.設問:想一想,這麼大的氣球是怎樣飛上天空的?你還知道大氣球的哪些知識?瞭解學生課前查閲資料研究學習的情況,讓同學交流課前研究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利用觀看五顏六色的氣球,通過鮮豔色彩氣球比賽情景使學生對氣球有更大的吸引,調動他們積極參加學習的主動性,對接下去的課有激性作用。

二、假設情境,啟發想象。

1.設問:你想不想乘坐大氣球飛上藍天?如果你坐着大氣球飛上天空,會做些什麼事情?

2.獨立想象思考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相互交流、啟發。

3.請幾位同學介紹自己的想法,同學間進一步相互啟發

設計意圖:利用氣球的大小對比和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提示,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三、作欣賞,探究表現。

1.展示範作,瞭解、感受不同的表現方法和大氣球的花樣設計。

2.展示兩幅有對比的學生作品,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開展學習探究:怎樣畫出大氣球的“大”和“飛得高”?

3.學習小組彙報、交流小組探究成果。

4.教師小結,補充講解、板演。(提示:滲透圓形物的畫法。)

設計意圖:利用範作欣賞,提高學生的想像力,並通過欣賞學生的作品來探究如何表現氣球的“大”和“飛得高”,這為下面的創作提供了很好鋪墊。

四、學生練習,表現體驗。

1.明確練習主題:畫一張乘坐大氣球飛上天空的想象畫。

2.提示:大膽想象、設計大氣球的花樣,儘可能把大氣球的“大”和“飛 得高”的感覺表現出來,畫出自己坐上大氣球高興的樣子。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佈置學生練習任務,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鞏固以上所學。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1.將學生作品展示在電視屏幕上,在學生展示時,我給學生揚長性地表揚,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評價。(評價提示:大氣球的花紋和色彩表現是否大膽、漂亮;是否畫出了大氣球的“大”和“飛得高”的感覺。)

2.教師小結,進行課外延伸。引導學生課外進一步瞭解與表現大氣球,並畫一畫其他的圓形物。

設計意圖: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和喜悦。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歸納總結,系統性地把本課知識構建起來。

八、 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2、學科整合的問題。本課在注意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學習外,同時注重語文素養、美術素養的培養,從而形成語文、美術等學科的整合,如觀察、傾聽、述説、演示等。

3、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4、美術學科特點:“立足基本創作操作,滲透基礎知識”。

説課稿 篇5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叫趙婉轉。來自香洲區灣仔小學,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水平二、三年級籃球學習單元第2次課——原地運球,籃球運動是一項集跑、跳、投為一體的綜合性體育活動,可以發展學生們的奔跑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身體靈敏性。運球是籃球運動中最為基礎的內容,在比賽中主要用於突破和避開防守隊員。

灣仔小學,地處香洲區城郊結合處,體育設施相對落後,加之是足球特色學校,孩子對於籃球的接觸相對較少,技術的掌握相對薄弱,而三年級學生籃球水平還處於玩球的階段,學習興趣高,但運球能力一般,球性較差,所以我將遊戲貫穿整節課堂,製作微課上載雲課堂平台供學生提前預習,並採用合作探究學習,將評價貫穿整個課堂,來達成以下幾個學習目標:

1運動能力:學習原地運球動作技術,建立正確的原地運球概念,讓80%左右的學生掌握五指分開、掌心空出的運球手法、

2健康行為:體驗籃球和同伴合作的樂趣。

3體育品德:培養學生勇敢、果斷、不氣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通過目標設定,我確定了本節課重難點:

1、重點:手觸球部位。

2、難點:上下按壓。

結合健康第一的課程理念,我將通過以下流程解決重點,突破難點,達成學習目標。

1、通過“抓尾巴”小遊戲和熟悉球性“拋接球”腰部環繞等練習進行專項準備活動,目的是激發學生的籃球興趣,同時為主教材做好身、心的鋪墊。

2、學生每人一球,教師運用“環形小貼紙”小道具,貼於手掌,散點練習原地運球,目的是讓學生體會手觸球的部位和掌心空出,以此來解決本節課的重點。

3、“運球打點”“運球比快”“人動球不動”的遊戲練習,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運球興趣,一方面有效幫助學生體驗按拍球的方向和手隨球向上緩衝的動作,解決本課的難點,同時教師巡迴指導,分層教學,小組長幫扶練習,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個性化需求,培養學生勇於擔當的優良品質。

4、學生在遊戲“石頭、剪刀、布”原地運球和“協作跑”的遊戲中運用本課所學,通過生生之間的合作、小組間的合作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不僅提高了運動量,還鞏固了原地運球技術。

5、身體素質課課練環節:坐位提前推籃球來發展學生的柔韌素質。

6、放鬆調整,小結下課。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放鬆練習,並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將評價結果整理反饋在雲課堂上,也將同學們上課的精彩畫面與家長們分享,最後組織學生收還器材,師生道別。本課預計練習密度為50%左右、強度為中等。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説課稿 篇6

各位老師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高中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二節《乙烯》。本次説課將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教材分析,説教法,説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繼烷烴之後,學生對不飽和烴的首次學

習,通過代表物乙烯的學習,為今後不飽和烴的學習奠定基礎。另外,在本節內容中又首次接觸到加成反應這一有機化學重要的反應類型。因此,本節內容在整個有機化學學習中佔據重要的地位。

1.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分析考慮,我制定本節課三維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

通過討論歸納,認識乙烯的用途及化工生產中重要作

用,通過實驗探究掌握乙烯的分子結構,重要的化學性質加成反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b.過程與方法

通過乙烯結構和性質的學習,理解有機物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係,形成學習有機化學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觀察

及分析實驗獲取信息,並能通過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的方法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生活的實際出發,瞭解乙烯的廣泛用途,認識有機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通過乙烯結構與性質的關係,幫助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2.教學重點,難點

考慮到乙烯分子結構決定了乙烯的加成反應是它典型的代表反應,所以把乙烯的加成反應作為本節課重點。學習了甲烷和烷烴的性質,學生能初步從組成和結構角度認識甲烷的性質,但需對“結構與性質”的關係進一步強化,所以從結構上認識其反應也是本節課重點。乙烯的教學強化了有機物的結構決定性質這一特點,但學生對其不容易深入瞭解,所以,同時也把乙烯結構與性質的關係確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 説教法

為了更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首先對學生進行分析。在知識上,學生已經學習了甲烷的分子結構以及甲烷的性質,對於有機物的結構,性質及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瞭解。在能力上,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生動的動畫及實驗自主學習一些知識。最後,從學生的認識心裏來看,進入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思想從“被動接受性”慢慢向“自主學習型”轉變,他們學

習思維的邏輯性,深刻性和創造性明顯增加,學習動機比較穩定。基於以上的分析,我的教法選擇是: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採用flash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實驗探究法---通過多媒體實驗演示,便於學生觀察,討論。

3.講授法與啟發引導相結合,設疑答疑,觀察交流,討論小結。

三 説學法

一節成功的課堂除了老師精彩的講解,學生的方法至關重要,本着“生本教學”的思想,我確定瞭如下學法: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和觀察等,利用鮮活實驗現象使學生帶着問題主動探求答案,提高學生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同時,指導學生髮現並掌握知識內在聯繫,總結出有機物“相似性”規律,並學會運用這種規律指導以後的學習。

四 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創設學習情景,引入新課。我首先為學生展示生活中有關乙烯的應用圖片,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乙烯的重要用途。學生自然對乙烯產生深刻的學習興趣,於是我水到渠成的提出問題“乙烯有多麼神祕的結構,使它具有如此廣泛的用途?”於是本節課推進到

第二環節,乙烯分子結構的學習。我用直觀的多媒體展示乙

烯與乙烷的分子結構模型,並引導學生對比學習乙烯的分子結構。通過講解重點突出乙烯與乙烷結構不同,預測乙烯可能的性質,並通過實驗驗證。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把課堂學習氣氛推入高潮進入

第三環節,乙烯性質的學習。首先我讓學生主動獲取信息,並對信息進行加工,總結出乙烯的物理性質,然後根據學生對預測實驗的記憶,總結出化學性質第一點氧化反應。接下來通過實驗探究及多媒體動畫突破結構與性質關係以及加成反應這一難點,同時用練習加深對加成反應的理解。

第四環節,知識的拓展延伸。通過讓學生思考“乙烯分子間能否發生加成反應?”這一問題。然後利用多媒體演示乙烯的自身反應—加聚反應,並講解讓學生掌握加聚反應。

第五環節,知識鞏固階段。通過四道經典練習題,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新知識進行鞏固。

五 板書設計

最後,我用一頁ppt簡捷明瞭的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板書,使學生一目瞭然。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雅魯藏布大峽谷》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閲讀課文。本文是一篇説明文,文章條理層次清晰,作者通過介紹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美麗神奇,表達了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驚歎和心中無比自豪與喜悦的感情,在介紹時作者使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説明方法,細緻地展現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罕見奇觀。文章語言優美,準確無誤的數字、恰倒好處的用詞,讓雅魯藏布這處距離遙遠的人間祕境躍然紙上。

小學四年級學生初步具備了小組合作、自主識字、查閲資料的能力,且書中有些景物學生很感興趣,如:神奇的大拐彎,谷底谷外截然不同的景色等,因此通過自學,及結合網絡圖片資料,文字資料使學生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並與作者產生共鳴。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根據提綱把握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閲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進而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自讀自悟,與想象、資料相結合,體會課文描寫的壯麗景觀。

3.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雅魯藏布大峽谷有哪些壯麗景觀。

2、閲讀對比,體會文中的説明方法。

 難點:

邊讀書邊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發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説教法、學法

1、讀中感悟

本課的設計力求體現新課標精神,運用導讀和創設情景結合法,並注重閲讀課文的讀、劃、議、悟、讀五步走的學法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的理念,讓學生多讀、多説、以讀代講。這是一篇風景優美的課文,文中的好詞佳句在講課過程中都以“讀”“悟”來體現,通過“品讀”來代替文章的講解,使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悟中思,與作者產生共鳴。

 2、讀寫結合

圈點批註自己的體會,學習積累文章中的優美詞句,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説教學過程:

(一)目標引路——我能行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2、教師出示學習目標:

(1)自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神奇、美麗。(關鍵字:觀、谷、館、國、點……)

(2)在描寫雅魯藏布大峽谷神奇美麗的風景時,具體使用了哪些説明方法?分別找出具體的句子。

(3)讀全文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隱藏着一種什麼感情。

(有目標的課堂才有方向,有效率,這個目標,不但要明確,而且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上三個目標設計緊扣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突出,使學生在合作中既能解決,但又有一定難度,有利於培養學生能力。)

3、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自學課文。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引領下,學生自主進行獨立思考和解答,形成自己的見解。

(二)自主探究——我來説

組內交流自學的收穫與不解。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參與進去,適時調整、引導、釋疑。小組長做好記錄,整理。

(三)展示交流——我真棒

1、學生交流問題(1),問題(1)簡單易找,學生很快能找到,重點點撥概括語言。如第2自然段,“谷”——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第4自然段“館”“國”——雅魯藏布大峽谷是“植物類型博物館”和“動物王國”等可以用課文中的完整句子概括,第3自然段可以讓學生嘗試獨立歸納“山水千姿百態”。從找到想,有不同的梯度,又能激發學生的成功感。

2、交流問題(2),説明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找出有關句子之後,讓學生再説兩個(例子)類似的句子,真正靈活掌握有關説明方法。

(四)拓展訓練——我當導遊

1、選擇最感興趣的部分,熟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設計導遊詞。

2、全班推選小導遊。

 四、説電教手段的應用:

1、突破重難點,適當運用。

幾乎所有的文章都存在重點、難點,相應的語文教學也就存在着中心環節。事實上,教學活動中重點環節的處理好壞通常是評價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此時恰當運用電教手段,往往能立竿見影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使教學對象茅塞頓開。

 2、創設情境,啟迪學生展開想像:

在抓重點詞句學習時,可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直觀生動、信息量大的優勢,集中、全面地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拓展,節省時間又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在“植物類型博物館”“動物王國”這一部分,我適時補充一些大峽谷特有動植物的圖片,文字與圖片相結合,聽覺、視覺印象相結合,使教材的理解由難變易了,也能激發學生繼續探尋大峽谷的興趣,為課後的學習指路。

 3、課件激情,啟發學生口語交際:

學生興致勃勃地學完課文之後,老師説:“雅魯藏布大峽谷如此神奇壯觀,下面誰願意當導遊,帶領大家到此一遊?”一女生走到台前,老師引導:“這位導遊小姐,現在下面都是遊客,你怎麼稱呼他們?”該生隨口接到:“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神奇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課件出示,導遊解説,遊客提問,引導學生口語交際,在內化語言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讀書悟文能力,從讀到説、從説到寫,語文綜合訓練融為一體,循序漸進。

TAG標籤:説課稿 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