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

當前位置 /首頁/教師之家/教學計劃/列表

【推薦】數學教學計劃範文彙總7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相信大家又在爲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數學教學計劃範文彙總7篇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實施中心校教導處工作計劃,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爲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關注學生,關注課堂爲主線,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爲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強化教師的服務意識。深化課堂教學研究,提升教研活動的要求和質量,努力使我組教研工作再出新成績,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以各種教研活動爲契機,強化課堂教學實踐;

2、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規範教學行爲,提升教育教學能力,適應課改要求;

3、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爲,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全面發展和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工作重點及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進一步領會新課標的精神,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認真備課,提高對新教材的駕馭能力。

2、嚴格執行教學“五認真“工作,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認真備課,仔細研讀新教材,提高備課質量,加強課後反思;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每堂課要留有時間給孩子完成部分課堂作業。

3、認真組織開展集體備課和教科研活動。

開展“學—研—講—改”系列活動,根據活動安排,有任務的老師要根據內容及早作好準備,精心上好每節示範課,圍繞專題作好每一次的小型講座,其他成員結合課堂實際,圍繞課題,積極參與評課,保證教研活動的時間,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4、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努力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要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要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後進生,要以寬容的心態接納他們,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到自己需要的數學。

5、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

我組在本學期有組織地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要充分用好《小學生數學報》等有關雜誌,開展豐富多彩的小學數學課外活動;每週進行定點定時的活動輔導,認真組織、積極培訓,並進行數學競賽,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

6、認真組織月考和形成性檢測。

出好每一次的月考考卷,難度適宜、題量適中、形式多樣,重視學生綜合解題能力的考查。嚴格審覈,在規定的時間內上交打印好的試卷。考試時嚴密組織,考後認真批閱,結合實際做好質量分析表,及時上交匯總。

7、統一作業的類型與要求。

作業類型有:課堂作業、補充習題、練習冊。學生書寫統一用鉛筆寫。教師要即及時批改、講評和輔導,切實提高作業質量。

四、本組教研活動安排:

1、間週三放學後教研組集體備課,每次活動提前告知備課課題,每位教師先備課,認真鑽研教材,撰寫教案,積極參加集體討論,交流心得體會。

2、每位教師積極參加鎮級課題教研活動和本組教研活動。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除法、認數、千克與克、加和減、24時記時法、長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及認識分數。

1、除法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已學過的表內除法和簡單的有餘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2、認數是在學生認識1000以內的數能相應的減法的基礎上,教學認識10000以內的數。

3、千克和克先教學千克的認識,再教學克的認識,然後安排了一個練習,鞏固對千克和克的認識。最後還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

4、加和減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及相應減法。

5、24時記時法主要有兩部分:認識24時記時法和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6、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上,教學各自的特徵、周長的含義和周長的計算。

7、乘法內容主要包括: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兩步連乘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8、觀察物體主要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物體。

9、統計與可能性主要讓學生會畫“正”字記錄數據,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0、認識分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整數的基礎上,聯繫實際生活的需要認識簡單的分數,通過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分數。

二、教材特點

1、重視口算教學,適當加強口算訓練。本冊教材對萬以內的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和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編排做了適當修改。中、高年級要適當加強口算訓練的精神,教材把口算另列小節進行教學,一些計算的編排都是先學口算,再學筆算。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爲學習筆算做好準備。

2、重視教學筆算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爲了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筆算的計算方法,萬以內的減法、一個數乘一位數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都是按計算方法要點進行編排的。例如一個數乘一位數,先學習第二個因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都不進位的,着重解決乘的順序和積的對位問題;然後學習積需要進位的乘法,着重解決進位問題;最後學習第一個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着重解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問題。又如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教材在編寫時注意由淺人深,由易到難,先學習一位數除兩位數,再學習一位數除三、四位數,最後學習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編寫時,每次都是先教學被除數的首位夠商1的,再教學被除數的首位不夠商1的。這樣編排,有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計算方法,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兩步計算應用題按基本數量關係相同,解題思路相近的原則分組進行教學。在萬以內的減法這一單元中,教學數量關係比較簡單的加減兩步計算應用題。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並學習用綜合法分析數量關係的方法,爲進一步學習兩步計算應用題做好準備。

4、應用題的教學重視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係,掌握解題思路。本冊應用題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應用題中所陳述的事實貼近學生生活,便於學生理解。編擁嘲題,通過線段圖揭示數量關係並提示解題思路,引導學生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採用分析法或綜古怯進行分析。在練習中編排一定數量的題組對比練習,使學笙進一步理解應用題的結構和基本的數量關係,掌握解題思路。

5、通過操作、觀察等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本冊教材的編排注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例如教學除法的驗算方法時,教材通過計算準備題中的四組題目,引導學生觀察每組上下兩題之間的聯繫,啓發學生自己概括出“商乘除數等於被除數”的驗算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6、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本冊教材安排了一定數量的練習,使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基本要求。對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教材還安排了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帶“苦”號題目和思考題,通過練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7、教材的編寫,既考慮教法,又體現學法。例如,本冊教材及教學參考書均按課時編寫,練習分層次編排,既爲教師提供“教什麼”和“怎樣教”的思路,又不排斥教師重組教材、自由發揮的主動性。同時也注意引導學生從現有的知識出發,通過實物、圖形的演示,學具的操作,啓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知道怎樣學,從而掌握學習的方法。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爲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 、進行計算、推理 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爲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 力等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 容要有利 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 有個性的過程。

二、教材目標及要求

1、分式的重點是分式的四則運算,難點是分式四則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2、反比例函數掌握反比例函數的概念,性質,並利用其性質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變量與常量的辯證關係,進一步認識數形結合的思維方法。

3、勾股定理:會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4、四邊形的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難點是平行四邊形與各種特殊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以及中心對稱。

5、 數據描述

三、教學措施

1、加強教學“六認真”, 面向全體學生。由於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等不盡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組織教學時,應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併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和學有餘力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予以關心,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基本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要通過講授選學內容和組織課外活動等多種形式,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2、重視改進教學方法,堅持啓發式,反對注入式。教師在課前先佈置學生預習,同時要指導學生預習,提出預習要求,並佈置與課本內容相關、難度適中的嘗試題材由學生課前完成,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梳理新課知識,指出重點和易錯點,解答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再設計提高題由學生進行嘗試,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激勵學生自我編題。努力培養學生髮現、得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將實際問題上升爲數學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3、改革作業結構減輕學生負擔。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分成幾個層次,分別佈置難、中、淺三個層次作業,使每類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4、課後輔導實行流動分層。

四、教學進度(課時安排)

第十六章 分式…………………………… 13課時

16.1分式 ……………………………………2課時

16.2分式的運算…………………………… 6課時

16.3分式方程 …………………………… 3課時

複習小節與檢測 ……………………………2課時

第十七章 反比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情況分析;

我們六年級現有學生16名,其中男生2名,女生14名,這些學生都來自樑墩街道、惠民小區,學生的基礎成績都比較好。

該班級學生經過半年的共同學習生活,已經形成了勤奮學習、積極向上、團結友愛、關心集體、尊敬師長的良好道德品德;他們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學習比較刻苦,成績比較穩定。

二、總的教學目的要求:

1.讓學生聯繫對百分數的理解,認識扇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扇形統計圖描述數據的特點,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所呈現的信息提出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和簡單推理,認識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徵,探索並掌握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以及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係,並能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替換”策略對於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認識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繫,加深對相關數量關係的理解。

5. 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並能應用這些知識和方法進行簡單的操作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6.讓學生通過系統複習,進一步掌握數與代數、空間和圖形、統計和概率等領域的知識和方法,進一步明確相關內容的發展線索和邏輯關聯,加深對現實問題中數量關係、空間形式和數據信息的理解,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飛能力。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和研究課題: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本學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爲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

四、進度安排

第一週

1 統計

1、使學生結合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能聯繫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對扇形統計圖提供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提出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體會扇形統計圖描述數據的特點。

2、使學生在認識扇形統計圖的過程中,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判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3、結合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對扇形統計圖提供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提出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二至三週

二 圓柱和圓錐

1. 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2.使學生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3.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

4、 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5、使學生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並認識取近似數的進一法。

6、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第四至五週

三 解決問題的策略

1、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並能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具體的轉化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2、使學生通過回顧曾經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從策略的角度進一步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感受轉化策略的應用價值。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主動克服在解決問題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4、使學生用轉化的策略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啓發學生用轉化的策略進行思考並明確轉化後要實現的目標。

5、使學生體會轉化策略可以使問題化難爲易,提高靈活地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五至六週

四 比例

1、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2、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意義。

3.通過比例的教學,使學生認識比例知識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裏的實際應用。

4、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圖形放大、縮小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5、能根據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寫出比例,判斷幾個數是不是成比例;會解比例。

6、使學生能夠應用比例的知識,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第七週

五 確定位置

1.根據實際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表示出相應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描述和畫物體具體方向和距離的過程,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

3、能根據平面圖描述具體的行走路線。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科學性。

第八至九周

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

l.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和反比例的意義,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作出相應的判斷。

2、讓學生在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對於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積累和豐富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3、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和反比例的意義加深對相關數量關係的理解。

4、讓學生在探索並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量之間相依互變的關係,感受有效表示數量關係及其變化規律的不同數學模型,進一步提升思維水平。

第十週至結束

七 總複習

1、讓學生通過系統複習,進一步掌握數與代數、空間和圖形、統計和概率等領域的知識和方法,進一步明確相關內容的發展線索和邏輯關聯,加深對現實問題中數量關係、空間形式和數據信息的理解,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飛能力。

2、讓學生在系統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知識間的聯繫和綜合,加深對基本數學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養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發展思維的整體性、靈活性和深刻性。

3、進一步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釋簡單實際問題的水平,進一步用不同方式、從不同角度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犎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學習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方法,學習應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教學重點:全等三角形性質與判定方法及其應用;掌握綜合法證明的格式。教學難點:領會證明的分析思路、學會運用綜合法證明的格式。教學關鍵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二章犞岫猿 本章主要學習軸對稱及其基本性質,同時利用軸對稱變換,探究等腰三角形與正三角形的性質。教學重點:軸對稱的性質與應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教學難點:軸對稱性質的應用。教學關鍵提示:突出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

第十三章犑凳 本章通過對平方根、立方根的探究引出無限不循環小數,進而導出無理數的概念,從而把有理數擴展到實數。教學重點:平方根、立方根、無理數與實數的有關概念與性質。教學難點:平方根及其性質;有理數、無理數的區別。教學關鍵提示:從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經歷無理數的發現過程,從而理解並掌握實數的有關概念與性質。

第十四章犚淮魏數本章主要學習函數及其三種表達方式,學習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的概念、圖象、性質與應用,並從函數的觀點出發再次認識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重點:理解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的概念、圖象與性質。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初步形成數形結合的思維模式。教學關鍵提示:應用變化與對應的思想分析函數問題,建立運用函數的數學模型。

第十五章犝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學習整式的乘除運算與乘法公式,學習對多項式進行因式分解。教學重點:整式的乘除運算以及因式分解。教學難點:對多項式進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教學關鍵提示:引導學生運用類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並理解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二、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是初中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學生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將來是否能升學。有少數同學基礎特差,問題較嚴重。要在本期獲得理想成績,老師與學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補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注重方法,培養能力。上學年學生期末考試的成績平均分爲116分,不及格的學生僅有7人。總體來看,成績還算不錯。七年級尚未出現兩極分化,絕大多數學生都在認真學習。本學期還要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上,在學生學習主動性上下大功夫。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通過探究實際問題,認識全等三角形、軸對稱、實數、一次函數、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掌握有關規律、概念、性質和定理,並能進行簡單的應用。進一步提高必要的運算技能和作圖技能,提高應用數學語言的應用能力,通過一次函數的學習初步建立數形結合的思維模式。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掌握提取實際問題中的數學信息的能力,並用有關的代數和幾何知識表達數量之間的相互關係;通過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軸對稱性質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通過探究一次函數圖象與性質之間的關係,初步建立數形結合的數學模式;通過對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養學生髮現規律和總結規律的能力,建立數學類比思想。

3、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對數學知識的探究,進一步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明確學習數學的意義,並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體會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瞭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作用。認識數學學習是一個充滿觀察、實踐、探究、歸納、類比、推理和創造性的過程。養成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良好思維品質。瞭解我國數學家的傑出貢獻,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

四、教學設想

1、作好課前準備。認真鑽研教材教法,仔細揣摩教學內容與新課程教學目標,充分考慮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探究示例,爲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練習和作業,作好教具準備工作,寫好教案。

2、營造課堂氣氛。利用現代化教學設施和準備好教具,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營造溫馨、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慾望,爲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3、搞好閱卷分析。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儘可能採用當面批改的方式對學生作業進行批閱,指出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知識性錯誤。

4、寫好課後小結。課後及時對當堂課的教學情況、學生聽課情況進行小結,總結成功的經驗,找出失敗的原因,並作出分析和改進措施,對於嚴重的問題重新進行定位,制定並實施補救方案。

5、加強課後輔導。優等生要擴展其知識面,提高訓練的難度;中等生要夯實基礎,發展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後進生要激發其學習慾望,針對其基礎和學習能力採取針對性的補救措施。

6、成立學習小組。根據班內實際情況進行優等生、中等生與後進生搭配,將全班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以優輔良,以優促後,實現共同提高的目標。

7、組織單元測試。根據教學進度對每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測試,做好試卷分析,查找問題。大面積存在的問題在進行試卷講解時要重點進行分析講解,力求透徹。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認真學習鑽研新課標,掌握教材;課堂內講授與練習相結合,及時根據反饋信息,掃除學習中的障礙點。

2、認真備課、精心授課,抓緊課堂四十五分鐘,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爭取充分掌握學生動態,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3、抓住關鍵、分散難點、突出重點,在培養學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實每一堂課後輔助,查漏補缺。

4、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業務素養。積極與其它老師溝通,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學水平。

5、教學中注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6.經常聽取學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議。

7.以“兩頭”帶“中間”戰略思想不變。深化兩極生的訓導。

六、培優輔差計劃

優生輔導計劃:加大難度,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班級取前10人,每週開展活動一次。

差生輔導計劃:狠抓基礎,立足課本,提高信心,激發興趣。班級取最後10名,每週輔導一次(或二次,視章節難度)。

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班級情況分析:

初三學生對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學生已經習慣了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爲學生學習這本書奠定了重要基礎,也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實踐的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學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時、分、秒、一萬以內加減(1)、測量、一萬以內加減(2)、對次數的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數字編碼、矩形和正方形、分數的初步理解、數學廣角集和總評等。它具有內容豐富、注重學生體驗、反映知識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學習方法、體現開放式教學方法等特點。

三、本學期教學要求的主要目標:

(a)知識和技能

1、會寫。能寫三位加減,並做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能數到十一百的一位數;我會用一個數字乘以兩個或三個數字來估算

3、初步瞭解簡單分數(分母小於10),讀寫分數並知道各個部分的名稱,初步瞭解分數的大小,簡單加減相同分母的分數。

4、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在正方形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就會計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有些物體的長度是可以估計和測量的。

5、瞭解長度單位公里,初步建立1公里的長度概念,知道1公里=1000米;瞭解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知道1噸=1000kg;知道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概念,知道分=60

秒,會對時間做一些簡單的計算。

6、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二)情緒和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一些與數學相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獲得成功的經驗,有信心學好數學。能夠在數學活動中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

3、體驗觀察、運算、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維過程的合理性。

4、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5、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養成認真工作,書寫工整的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一萬以內數字的計量、加減、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理解、次數的理解。

教學難點:時分、長方形、正方形的理解。

五、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

1、學生知道時間的單位:小時、分鐘、秒,知道1分鐘=60秒,可以對時間做一些簡單的計算。

2、樹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培養觀察和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單元2和單元4

1、學生將計算三位數加或減三位數。

2、學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估計,進一步瞭解加減估計的基本方法,增強估計意識。

3、學生將理解檢查計算、檢查加法和減法的意義

2、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關係,會做簡單的單位換算,適當選擇單位。

3、學生可以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他們會選擇不同的方法來測量它們。

4、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合作和溝通意識,提高操作技能,培養實踐能力。

第五單元

1、通過觀察、比較、操作,與時代溝通幾種關係,讓學生樹立時代觀念,理解“時代”的含義,運用時代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掌握並應用計算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多少倍並使用除法。

3、用乘法理解和計算一個數的幾倍。

第六單元

1、學生能熟練計算出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數,兩位數乘以一位數(每個位數的乘積小於十)。

2、學生體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3、學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乘法估計,並說明估計的思路。

4、學生可以用他們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七單元

1、學生了解四邊形的特徵,進一步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初步瞭解平行四邊形。會在正方形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2、學生了解周長的含義,探索並掌握計算矩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公式。會計算矩形、正方形等的周長。

3、學生可以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測量它們。

4、通過各種活動,學生逐漸形成空間感和估計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8單元

1、學生初步知道幾個點,幾個點。能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樂譜各部分的名稱。對分數大小的初步瞭解。

2、能計算出分母相同的分數的簡單加減。

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作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62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28人。外宿34人,內宿生28人。在經過了一學年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對於計算還是會出現個別偏慢,易出錯等粗心問題.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依賴心理,畏難情緒。這個學期我應該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思維的發展、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本學期要繼續抓好養成教育,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工作重心。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長度單位, 100以內的加減法(二),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二),觀察物體(一),認識時間,數學廣角(搭配一)和數學實踐活動量一量比一比。

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2、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3、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6、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使學生知道“l時=60分”,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二)數學思考方面

通過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問題,向學生滲透簡單排列與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並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教學措施

1、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度,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法滲透。教師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重視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4、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將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聯繫起來。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利於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鬆,覺得紮實。

8、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