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當前位置 /首頁/宋代詩人/文天祥/列表

像文天祥一樣的愛國民族英雄

引導語: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來是個文官,可爲了反對侵略,保衛國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戰場。下面是小編收集他的愛國事蹟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像文天祥一樣的愛國民族英雄

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文天祥接到朝廷專旨,命他「疾速起發勤王義士,前赴行在(行在,指皇帝離京寄居之處)」.文天祥奉讀詔書,痛哭流涕,立即發佈榜文,徵募義勇之士,同時籌集糧餉.他捐出全部家財作軍費,把母親和家人送到弟弟處贍養,以示毀家紓難.在文天祥的感召下,一支以農民爲主、知識分子爲輔的愛國義軍在極短時間內組成,總數達3萬人以上.起兵勤王在文天祥的生活中揭開了新的一頁.   友人曾對文天祥說:「現在元軍三路進兵,你以烏合之衆迎敵,無異驅羣羊鬥猛虎.」文天祥回答:「我也知道如此.但國家養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急,徵天下兵,竟無一人一騎應召,我萬分悲痛.所以不自量力,以身赴難,希望天下忠義之士聞風而起,聚集衆人力量,也許能保存社稷.」他還說:受君之恩,食國之祿,應該以死報國.

文天祥起兵後,積極要求奔赴前線阻擊元軍,扭轉戰局.但遭到朝廷中主和派權臣的阻撓,還有人誣告勤王軍在樂安、宜黃一帶搶劫.文天祥憤而上書抗辯,社會輿論普遍支持他,太學生也上書抨擊投降派.在各方面的壓力下,朝廷終於頒旨召文天祥領兵入京.德祐元年(1275年)八月,部隊到達臨安,一路秋毫無犯,文天祥聲望大增.

宋朝投降後,降將呂師孟挖苦文天祥:「丞相曾經上疏請斬叛逆遺孽呂師孟,現在爲什麼不殺了我呢?」文天祥毫不客氣地斥責他:「你叔侄都做了叛賊,沒有殺死你們,是本朝失刑.你無恥苟活,有什麼面目見人?你們投靠敵人,要殺我很容易,但卻成全我當了大宋的忠臣,我沒有什麼可害怕的!」元朝上下將官聽了這話,都佩服文天祥的氣概,並說:「罵得痛快!」

文天祥雖然被拘禁,但不甘心失敗,又不肯歸順.伯顏沒有辦法,決定把他送往元朝京師大都(今北京).船到鎮江(今江蘇鎮江) 靠岸,文天祥被囚禁在一戶居民家中.他命隨從暗中打探敵情,聯絡船隻,計劃逃走,還暗中藏了一把匕首,以備必要時自刎.逃走當晚,文天祥的船隻被元軍巡船發現,但因巡船追捕時擱淺,沒法走動,元軍只能看着文天祥一行12人逃去.

泰州有船可到通州(今江蘇南通),但沿路不但元軍出沒,還有強盜搶劫,非常危險.文天祥以孤舟一葉,晝伏夜出,雖多次與敵人遭遇,但還是有驚無險地到達通州.他在一首詩中風趣地說:「行客不知身世險,一窗春夢送輕舠.」經過九死一生的磨鍊,文天祥已經把艱難險阻視作等閒了.

崖山戰役後,文天祥被押到廣州.張弘範對他說:「宋朝滅亡,忠孝之事已盡,即使殺身成仁,又有誰把這事寫在國史?文丞相如願轉而效力大元,一定會受到重用.」文天祥回答道:「國亡不能救,作爲臣子,死有餘罪,怎能再懷二心?」元朝政府爲了使他投降,決定把他押送大都.

文天祥從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達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殺,一共被囚禁了三年兩個月.這段期間,元朝千方百計地對文天祥勸降、逼降、誘降,參與勸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誘的'手段之毒、許諾的條件之優厚、等待的時間之長久,都超過了其它的宋臣.甚至連元太祖親自勸降都未能說服他.因此文天祥經受的考驗之嚴峻,其意志之堅定,也是歷代罕見的,從《正氣歌》的驚天地泣鬼神可以體現文天祥誓死不屈的精神.

文天祥的妻子歐陽夫人和兩個女兒柳娘、環娘被元軍俘虜後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親情軟化文天祥.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當時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齡都是14歲.文天祥接到女兒的信,雖然痛斷肝腸,但仍然堅定地說:「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又寫詩道:「癡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表示國既破,家亦不能全,因爲骨肉團聚就意味着變節投降.   利誘和親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統治者又變換手法,用酷刑折磨他.他們給文天祥戴上木枷,關在一間潮溼寒冷的土牢裏.牢房空氣惡濁,臭穢不堪.文天祥每天吃不飽,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窮兇極惡的獄卒呼來喝去,過着地獄一般的生活.由於他堅決不低頭,元丞相孛羅威脅他說:「你要死,偏不讓你死,就是要監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還怕什麼監禁!」在囚禁的孤寂歲月裏,他寫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愛國詩篇.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問大臣們:「南方和北方的宰相,誰最賢能?」羣臣奏稱:「北人無如耶律楚材,南人無如文天祥.」忽必烈下了諭旨,擬授文天祥高官顯位.投降元朝的宋臣王積翁等寫信告訴文天祥,文天祥回信說:「管仲不死,功名顯於天下;天祥不死,遺臭於萬年.」王積翁見他如此決斷,不敢再勸.不久,忽必烈又下令優待文天祥,給他上等飯食.文天祥請人轉告說:「我不吃官飯數年了,現在也不吃.」忽必烈召見文天祥,當面許他宰相、樞密使等高職,又被他嚴辭拒絕,並說:「但願一死!」

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義的日子.這一天,兵馬司監獄內外,佈滿了全副武裝的衛兵,戒備森嚴.上萬市民聽到文天祥就義的消息,就聚集在街道兩旁.從監獄到刑場,文天祥走得神態自若,舉止安詳.行刑前,文天祥問明瞭方向,隨即向着南方拜了幾拜.監斬官問:「丞相有什麼話要說?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不再說話,從容就義,終年47歲.

文天祥愛國事例

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來是個文官,可爲了反對侵略,保衛國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戰場。那時候,元朝派出大軍,要消滅南宋,文天祥聽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產,召募起3萬壯士,組成義軍,抗元救國。有人說:“元軍人那麼多,你這麼點人怎麼抵擋?不是虎羊相拚嗎?”文天祥說:“國家有難而無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雖然單薄,也要爲國盡力呀!”

後來,南宋統治者投降了元軍,文天祥仍然堅持抗戰。他對大家說:“救國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難以醫治,兒子還是要全力搶救啊!”不久,他兵敗被俘,堅決不肯投降,還寫下了有名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堅持民族氣節至死不變的決心。他拒絕了元朝的多次勸降,終於實現了捨身取義的理想,慷慨就義。多少年來,文天祥的救國精神,代代相傳,已經成爲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像文天祥一樣的英雄:秋瑾的愛國事例

秋瑾爲了拯救祖國,舍家出走,到日本留學,參加了革命黨。後來她決定回國從事武裝起義,推翻清朝。明知這件事充滿了危險,可她對朋友們說:“革命要流血犧牲才能成功。這麼多年,男子們爲革命流血斷頭的,有不少人了,可女子還沒有,這是女界的恥辱,我去洗刷這個恥辱!”秋瑾決心做爲革命斷頭的第一個女性。

1907年,秋瑾在浙江紹興組織起義,不料被官府發覺。清朝派兵來抓她,戰友們勸她趕緊逃走,她拒絕了,要用自己的死喚起更多的人蔘加革命。清軍包圍了起義地點,她指揮戰友轉移後,自己從容被捕。官府拷問她,讓她招供。她說:“革命黨的事,用不着你來問。要殺便殺!”

秋瑾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志願,成爲第一個爲民主革命犧牲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