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當前位置 /首頁/文學體裁/文言文/列表

文言文察罕傳原文及翻譯

察罕,初名益德,姓烏密氏,唐兀族人。父親名曲也怯律,爲西夏國朝臣。文言文察罕傳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察罕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察罕,西域板勒紇城人也。父伯德那,歲庚辰,國兵下西域,舉族來歸。事親王旭烈,授河東民賦副總管,因居河中猗氏縣,後徙解州。贈榮祿大夫、宣徽使、柱國、芮國公。察罕魁偉穎悟,博覽強記,通諸國字書,爲行軍府奧魯千戶。奧魯赤參政湖廣,闢爲蒙古都萬戶府知事。奧魯赤進平章,復辟爲理問,政事悉委裁決,且令諸子受學焉。至元二十四年,從鎮南王徵安南,師次瀘江。安南世子遣其叔父詣軍門自陳無罪,王命察罕數其罪而責之,使者辭屈,世子舉衆逃去。二十八年,授樞密院經歷。未幾,從奧魯赤移治江西。寧都民言:“某鄉石上雲氣五色,有物焉,視之玉璽也。不以兵取,恐爲居人所有。”衆惑之。察罕曰:“妄也,是必構害仇家者。”核問之,果然。前後從奧魯赤出入湖廣、江西兩省,凡二十一年,多著勳績。

成宗大德四年,御史臺奏僉湖南憲司事,中書省奏爲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剌哈孫曰:“察罕廉潔,固宜居風憲。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廣西妖賊高仙道以左道惑衆,平民詿誤者以數千計。既敗,湖廣行省命察罕與憲司雜治之,鞫得其情,議誅首惡數人,餘悉縱遣,且焚其籍。衆難之,察罕曰:“吾獨當其責,諸君無累也。”以治最聞,擢河南省郎中。

成宗崩,仁宗自藩邸入誅羣臣之爲異謀者,迎武宗於邊。河南平章囊加臺薦察罕,即驛召至上都,賜廄馬二匹、鈔一千貫、銀五十兩,曰:“卿少留,行用卿矣。”武宗即位,立仁宗爲皇太子,授察罕詹事院判,進僉詹事院事,賜銀百兩、錦二匹。遣先還大都立院事。仁宗至,謂曰:“上以故安西王地賜我,置都總管府,卿其領之,慎揀僚屬,忽以詹事位高不屑此也。進卿秩資德大夫。”察罕叩頭謝曰:“都府之職,敢不恭命,進秩非所敢當。”固辭,改正奉大夫,授以銀印。至大元年,閱戶口江南諸省,還進太子府正,加昭文館大學士,遷家令。

武宗崩,仁宗哀慟不已。察罕再拜啓曰:“庶民修短,尚雲有數,聖人天命,夫豈偶然。天下重器懸於殿下,縱自苦,如宗廟太后何?”仁宗輟泣曰:“曩者大喪,必命浮屠,何益?吾欲發府庫以賑鰥寡孤獨若何?”曰:“發政施仁,文王所以爲聖。殿下行之幸甚。”東宮故有左右衛兵,命囊加臺、察罕總右衛,且令審擇官屬。仁宗即位,拜中書參知政事,但總持綱維,不屑細務,識者謂得大臣體。帝嘗賜枸杞酒,曰:“以益卿壽。”又語宰相曰:“察罕清素,可賜金束帶、鈔萬貫。”前後賞賚不可勝計。皇慶元年,進榮祿大夫、平章政事、商議中書省事。乞歸解州立碑先塋,許之。暮年,居德安白雲山別墅,以白雲自號。嘗入見,帝望見曰:“白雲先生來也。”其被寵遇如此。帝嘗問張良何如人,對曰:“佐高帝,興漢,功成身退,賢者也。”又問狄仁傑,對曰:“當唐室中衰,能卒保社稷,亦賢相也。”因誦范仲淹所撰碑詞甚熟。帝嘆息良久曰:“察罕博學如此邪!”嘗譯《貞觀政要》以獻。帝大悅,詔繕寫遍賜左右。且詔譯《帝範》。又命譯《脫必赤顏》,名曰《聖武開天紀》,及《紀年纂要》、《太宗平金始末》等書,俱付史館。嘗以病請告,暨還朝,帝御萬歲山圓殿,與平章李孟入謝。帝曰:“白雲病癒邪?”頓首對曰:“老臣衰病,無補聖明,荷陛下哀矜,放歸田裏,幸甚,不覺沉痾去體爾。”命賜茵以坐。顧李孟曰:“知止不辱,今見其人。朕始以答剌罕、不憐吉臺、囊加臺等言用之,誠多裨益。有言察罕不善者,其人即非善人也。”又語及科舉並前古帝王賜姓命氏之事,因賜察罕姓白氏。

初,察罕生於河中,其夜天氣清肅,月白如晝。相者賀曰:“是兒必貴。”國人謂白爲察罕,故名察罕。察罕天性孝友,田宅之在河中者,悉分與諸昆弟。昆弟貧來歸者,復分與田宅奴婢,縱奴爲民者甚衆。故人多稱長者。既致仕,優遊八年,以壽終。

子外家奴,太中大夫、武岡路總管;李家奴,早卒;忽都篤,承直郎、高郵府判官。孫九人,仕者二人:闊闊不花、哈撒。

【譯文】

察罕,西域板勒紇城人。太祖十五年(1220)徵西域時,其父伯德那率全族歸附,爲親王旭烈效力,授河東民賦副總管,居於河中猗氏縣,後遷居解州。贈榮祿大夫、宣徽使、柱國、芮國公。察罕體格魁偉,天資聰慧,博覽強記,通曉多國文字,爲行軍府奧魯千戶。奧魯赤爲湖廣行省參政時,任察罕爲蒙古都萬戶府知事。奧魯赤進爲平章,任察罕爲理問,政事全由察罕裁決,奧魯赤諸子拜他爲師。至元二十四年(1287),隨鎮南王徵安南。大軍至瀘江,安南王子遣其叔來自陳無罪。鎮南王命察罕列舉安南王之罪行,並加斥責,使者啞口無言,安南王子率衆逃走。二十八年,授察罕行樞密院經歷。不久,隨奧魯赤去治理江西。察罕隨奧魯赤出入於湖廣、江西兩省達二十一年,功勞卓著。

成宗大德四年(1300),御史臺奏請任察罕爲湖南省行政長官,中書省則奏舉他爲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剌哈孫說:“察罕爲官廉潔,固然應爲御史,但武昌是大郡,非此人不能治。”於是任武昌治中。廣西高仙道以妖術惑衆,平民之受迷惑者數千人。事情敗露,湖廣行省命察罕去處理。他審得實情,誅首惡數人,其餘釋放,焚其檔案。並表示:處理當否,我一人負責不連累別人。在武昌路政治清明,遠近聞名,升爲河南省郎中。

成宗崩,武宗即位,河南省平章囊加臺向朝廷薦舉察罕,因授詹事院判,後升爲僉詹事院事。派他先還大都設立詹事院,仁宗後至,對他說“:皇上把故安西王的.地方賜我,置都總管府,由卿主持總管府的事。你要慎重挑選官吏,不要因爲你詹事位高,不屑於此任。今進卿爲資德大夫。”察罕叩謝道:“都府之職,不敢不遵命,但進秩則不敢當。”因改爲正奉大夫。至大元年(1308),察罕覈查江南諸省戶口回京,升爲太子府正,加昭文館大學士,又升任太子家令。

武宗崩,仁宗即位,拜察罕爲中書參知政事,只管大政方針,不管具體事務。有識之士認爲大臣應當如此。皇慶元年(1312),進榮祿大夫、平章政事、商議中書省事。他辭官回解州,晚年居德安白雲山別墅,自號“白雲”,入朝見皇帝時,仁宗說“:白雲先生來了。”仁宗問他張良爲人如何。他說:“張良輔佐高帝,興建漢朝,功成身退,是位賢人。”又問狄仁傑如何,他說:“唐朝中衰之時,他能保持國家不亡,也是賢人。”察罕背誦范仲淹所撰碑文。仁崇稱讚他博學多才。他曾把《貞觀政要》譯爲蒙文呈獻,帝大喜,詔繕寫遍賜左右,還命他譯《帝範》、《脫必赤顏》,名曰《聖武開天紀》,又譯《紀年纂要》、《太宗平金始末》等書,均交給史館。曾與仁宗談及科舉及前代帝王賜姓命氏之事,因賜察罕姓白氏。

察罕出生時,夜間天氣晴朗,月白如晝,蒙古人謂白爲察罕,故名察罕。察罕天性孝友,其在河中田宅,都分給衆兄弟,釋放許多奴婢爲民,所以多稱他是有德行的人。退休後悠閒過了八年,壽終正寢。

察罕的兒子外家奴,官至太中大夫、武岡路總管;李家奴,早逝;忽都篤,官至承直郎、高郵府判官。察罕有九個孫子,出仕做官的有兩人:闊闊不花和哈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