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知識/寫作指導/列表

中考說明文寫作的技巧淺談

在語言表達上,它崇尚平實,不渲染,不誇張,沒有弦外之音。只要教師指導得法,一定能通過科學的訓練打破說明文寫作的“僵局”。如何指導說明文的寫作訓練呢?下面就我的作文教學實踐 ,談一談我指導學生說明文寫作“三步走”的具體做法。

中考說明文寫作的技巧淺談

第一步 :一題兩寫,抓好過渡

一題兩寫即同一題目的文章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寫一篇記敘文和一篇說明文。

現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第一單元所編課文,爲記敘文教學向說明文教學過渡架設了很好的橋樑。對於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以往的寫作訓練,大多取材於自己的生活,去寫生動有趣的故事,自己往往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見證人。而文體的驟變,生動有趣的故事,變成了嚴肅的科學知識;融注情感的陳述變成了準確的說明,心理上自然會產生厭惡、無所適從的情緒。一題兩寫則可以架起記敘文寫作向說明文寫作過渡的橋樑。

如:《我的文具盒》

(一)記敘文要求:1、寫與我的文具盒有關的人或事。2、語言流暢,想象豐富,感情真摯。3、寫成5 00字左右的記敘文。

(二)說明文要求:1、介紹文具盒的形狀、結構、功用等。2、語言準確,條理清楚。3、寫成500字左右的說明文。

操作:(一)輔導時,講清記敘文與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角度不同,內容不同,要求不同。(二)進行記敘文的寫作。(三)進行說明文的寫作。(四)運用比較法綜合評講。

一題兩寫先訓練學生寫記敘文,然後訓練寫說明文,分兩次進行。待多次訓練後可以在一次作文中同步進行,這有利於提高學生快速作文的能力。

在寫作教學中,我發現有一位學生寫的記敘文很有特色。他以兩次數學考試爲中心事件,寫了文具盒對“ 我”學習上的幫助、鼓勵、批評、督促,反映出“我”與文具盒之間的友誼。他在結尾寫道:“我望着試卷上鮮紅的‘100’分,高興的笑了,這時文具盒也朝我眨眨眼, 彷彿也在爲我高興……”我把他的文章刻印出來在班上認真評講,指導學生如何寫好記敘文,這樣拓寬了學生的思路,豐富了他們的想象力,學生寫出來的記敘文內容充實、具體、生動。在指導學生寫好記敘文的基礎上,我向學生具體介紹說明文的寫作要求,明確指出說明文的寫作與記敘文的寫作本質上的區別,並要求學生拿出文具盒,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本着有什麼寫什麼的原則,把自己的文具盒介紹出來,然後根據自己的介紹文字繪畫一個文具盒,與自己的文具盒對照,落掉了什麼,哪一點寫得不像,再進行充實修改。學生當堂寫,當衆念,我當面評改。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另有一番風格,或平實說明,簡明樸實地介紹文具盒的形狀、結構、功用等;或生動說明,描繪盒蓋表面精美的圖案 ;使用擬人的手法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有趣的介紹文具盒的內部構造。下面是一位學生的精彩說明語段 ,她寫道:掀起上蓋,呈現出三個大小不等的房間。靠外邊最長的房間是米尺先生的家,它長24釐米, 寬4釐米,高約1.5釐米。裏邊面積最大的房間,長19釐米,寬6釐米左右,它是鋼筆、鉛筆、圓珠筆三兄弟的家。橡皮妹妹住在一個長約6釐米,寬5釐米的小房間裏,我念幾句順口溜,你能找到像皮妹妹的家嗎? ‘橡皮妹妹膽不大,請了搭蓋保護她,還選兩家作鄰居,太陽公公先喊她。’……”

我在運用比較法綜合評講時,找出習作中好的、差的最有代表性的記敘文和說明文,引導學生具體分析這 些文章的得與失,要求學生再作修改,寫好作文後記。

通過這樣訓練,學生從實際寫作中總體上把握了說明文與記敘文寫法上的區別,把學生從記敘文的寫作中引向說明文寫作的新天地,很好的完成了由記敘文寫作向說明文寫作的過渡,邁出了說明文寫作的第一步。

 第二步 :驗證評講,激發興趣

驗證評講即把學生介紹製作類、操作類、遊覽線路類的說明文,拿到實際中去驗證它的準確性和可行性。

說明文的寫作由於缺乏形象性和生動性,學生在寫說明文時總覺得枯燥無味,驗證評講法則可以激發學生寫說明文的興趣。

如:《從學校到我家這樣走》

操作:(一)輔導時,告訴學生本次作文要採用驗證評講法。(二)作文完成後,繪好路線圖,同桌交換 ,根據作文介紹,去找對方的家。(三)找的過程中,發現介紹不清、標誌不明的地方進行修改。(四)寫出驗證評語。

這種方法頗受學生歡迎。寫作過程中,學生積極性很高,大家都怕對方找不到自己的家,因此寫得認真、 清楚,有條理。驗證結果,全班60多人,只有一名學生由於方位介紹不清,標記斷線,對方未能找到她的家。 還有一位同學一詳一略的介紹了兩條路線,對方按照兩條路線均找到了他的家。

驗證評講法,給了學生活動的機會,學生在作文前或親自觀察或親自操作,既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在實踐中認識到了說明文指導生活的實用價值,從而激發了寫作興趣。

 第三步: 寫——讀——寫,把握技巧

寫——讀——寫即學生先根據題目要求寫成初稿,再找出同題材同體裁的範文進行比較閱讀,然後再對自己的初稿進行修改。

教師在教讀說明文時,大凡都要從理論上大講特講說明文的特點及說明文的其它有關知識,教讀過程中更是離不開扣住說明文體的特點去分析,可以說學生對說明文的有關知識及課文內容已經瞭如指掌。然而,當他們面對說明文的寫作時,腦海裏仍然是一片空白,不知如何運用從老師那裏學來的一大套理論去作文,即使絞盡腦汁,“擠”出一篇“牙膏作文”來,仍是條理不清,漏洞百出。這是初二學生寫說明文出現的“通病”。

出現這種“通病”的原因在於沒有把讀和寫很好的結合起來,缺乏技能技巧。課文是營養,閱讀是吸收, 寫作是消化並轉化爲能力的過程。要使學生很好地吸收、消化和轉化,就必須堅持讀寫結合的原則。讀與寫怎樣結合呢?

現行語文課本編得很科學,每單元后均有作文訓練,有的還附有例文,目的性、針對性強,因此,須認真 落實。我用寫——讀——寫的方法加以指導,把讀和寫很好地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掌握說明文寫作的技能技巧。

如:《宜城漢江大橋》

操作:(一)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參觀,寫出初稿。(二)引導學生讀課文《中國石拱橋》一文中有關介紹趙州橋、盧溝橋的段落。讓學生認識:同是寫橋,作者能介紹得那麼清楚,採用了什麼說明順序,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語言的準確性是怎樣體現的,自己的文章與之相比存在哪些不足,或沒抓住事物的特徵,或說明順序不合理,或無恰當的說明方法,或說明語言不準確、簡明。通過比較,學生對說明文的寫作技巧有所 領悟。(三)學生在“領悟”的基礎上,針對自己初稿中出現的不足進行修改,寫出第二稿交給老師批改。

寫——讀——寫,不同於學生作文前老師念念範文進行的指導。它是在學生獨立寫出初稿後進行的比較閱讀,然後再進行的修改。學生用來讀的“範文”,可以是課文,作文訓練後的例文,還可以是作文指導書上的優秀文章,只要有代表性、針對性、可讀性即可。因此,不會導致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學生熟練後,寫—— 讀——寫可以放手讓他們獨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