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素材/歷史典故/列表

歷史故事:鳴鼓而攻之

導語:鳴鼓而攻之,出自《論語》,鳴鼓:擊鼓。攻:聲討。大張旗鼓的`加以聲討。比喻宣佈罪狀,遣責或聲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吧!歡迎大家閱讀!


歷史故事:鳴鼓而攻之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魯國的季康子主張改革農田制度,承認私人可以擁有土地,想試行按畝徵稅,他的屬下冉求是孔子的學生,就讓冉求去徵詢孔子的意見。孔子反對改變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號召他的其他學生敲着鼓去進攻冉求。

【出處】(1)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論語·先進》

(2)此秀才中之異端,爾其鳴鼓而攻之!但念在天色已晚,可與同居中國,速領他到西小房去!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七回

(3)後晉·張昭遠、賈緯等《舊唐書·敬宗本紀》:"(王)播自掌鹽鐵,以正入錢進奉,以希寵固位,託稱羨餘,物議與鳴鼓而攻之。"又作鳴鼓而攻。

(4)明·陳汝元《金蓮記·構釁》:"先生須索鳴鼓而攻,免使得罪聖門名教。"

(5)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三十九回:"如今見我這等回來,他們竟自閉門不納,還道我不是安分之徒,竟大家'鳴鼓而攻'起來。"

【典故】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論語·先進》

【釋義】比喻宣佈罪狀,遣責或聲討。

【用法】作謂語;指公開聲討

近義詞】鳴鼓而攻

【示例】此秀才中之異端,爾其鳴鼓而攻之!但念在天色已晚,可與同居中國,速領他到西小房去!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七回

TAG標籤:鳴鼓而攻之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