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

當前位置 /首頁/作文素材/名人故事/列表

孔子的故事

1.孔子尊師

孔子的故事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

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裏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爲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讚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遊;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遊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2.孔子拜兒童爲師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石瓦片玩兒,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兒,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着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

孔子被問住了。他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

孩子說:“我叫頂項橐,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3.孔子改錯詩

一天。孔子帶領着子路、子貢、顏淵等幾個門生外出講學。師生們來到海州,天空忽然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大作。當地的一個老漁翁把他們領進一個山洞避雨。

這山洞面對着大海,是老漁翁平常歇腳的地方。孔子覺得洞裏有點悶熱,便走到洞口,觀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覺詩興大發,吟成一聯: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

老漁翁聽了忙道:“先生,你說的不對呀!難道海浪整頭整腦只有千層,沙坑不多不少正好萬點?先生你數過嗎?”

孔子覺得老漁翁的活有幾分道理,便問道:“既然不妥,怎樣才合適呢?”

老漁翁不慌不忙地說,“咱生在水邊,長在海上,時常唱些漁歌。歌也罷,詩也罷,雖說不必真魚真蝦,字字實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傳神。依我看,你那兩句應當改成這樣:‘風吹海水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 浪層層,坑點點,數也數不清,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衝着老漁翁說:“哎哎,聖人作詩,你怎能亂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無禮!”

老漁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說:“聖人有聖人的見識,但也不見得樣樣都比別人高明。比方說,這魚怎麼打法,你們會嗎?”一句話,把子路問了個啞口無言。

老漁翁瞧着子路的窘態,也不答活,飛身奔下山去,跳上漁船,撒開漁網,打起魚來。

孔子看着老漁翁熟練的打魚動作,想着他談海水、改詩句、議“聖人”、責子路的情形,猛然間發覺自己犯了個大錯誤,於是把門生招攏在一起,嚴肅地說:爲師以前對你們講過‘生而知之’,這句話錯啦!大家要記住: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說罷,順口吟出小詩一首:

登山望滄海,茅塞豁然開;

聖賢若有錯,即改莫徘徊!

4.韋編三絕

孔子非常喜愛鑽研《易》經,每讀一次,都覺得能悟出一些新的東西來, 所以他一遍一遍地反覆研讀。讀得次數太多,竟把竹簡串在一起的牛皮繩都磨斷了多次。這 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韋編三絕”。

5.不恥下問的故事

春秋時期,衛國有個人叫孔圉,勤奮好學,而且很謙虛。他死了以後,衛國的國君爲了表彰他,並讓後人學習他的好學精神,就賜給他一個“文”的稱號,所以,後來人們就尊稱他爲“孔文子”。

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爲孔圉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稱他爲“孔文子”,似乎是有點評價過高了。他想來想去,覺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請教。

子貢說:“那個孔文子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憑什麼要賜給他‘文’的稱號?”

孔子回答說:“孔圉聰明好學,勇於向地位和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會感到丟臉,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賜給他‘文’的稱號。”子貢聽孔子這樣一說,猛然省悟,頓時感到心悅誠服。

TAG標籤: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