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之家/教案模板/列表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低、为、才”3个生字,理解“田边、为什么、空气、许多、虫子、这样、明白”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3.学习课文第2、3段,知道“燕子低飞”这一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前的征兆。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朗读第1段,说说小鱼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二)图文对照,讲读第之段

(1)看第2幅图,说说小白兔在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

(2)课文哪几段是在写第2幅图的意思?(第2、3段)

(3)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轻声读第2段,找出有关句子,自己练说。)

(4)指名说燕子为什么飞得那样低呢?用“因为......所以......”说话。教学“为、才”。

(5)虫子为什么飞不高呢?(因为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所以飞不高。)教学“虫”。

(6)虫子翅膀上的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因为空气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会沾上小水珠。)

(7)空气为什么潮湿?(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很潮湿。)

(8)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因为

要下雨了,

所以

空气......

空气很潮湿,

虫子......

虫子......

飞不高。

虫子飞不高

燕子......

(9)指导朗读。

小白兔连忙问的话,要读得响亮些,带有奇怪的语气。燕子的话也要读得响亮些,因为它边飞边说,而且要读得亲切。

(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讲读第3段

(1)“哦,原来是这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明白”?小白兔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教学“明”。

(3)练习朗读,读出小白兔明白了的语气。

(4)小结。学了课文后我们知道了“鱼出水面”、“燕子低飞”是下雨前的征兆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四)作业抄写生字:田、低、为、虫、才、明

板书设计33要下雨了

现象原因

水里闷

鱼出水面要下雨了空气潮湿

燕子低飞小虫的翅膀上沾了水珠

虫子飞不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学生视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做课堂作业第2题:看拼音写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拓宽视野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平时看到哪些现象天要下雨了?

学说:“鱼出水面,大雨就来,

燕子低飞,快要下雨。”

(2)下雨前的现象很多,除了书上说的两种现象外,你还知道有哪些自然现象?(蜻蜓低飞、石级沾水、蚂蚁搬家、鸡不进窝。羊抢吃青草、黑板出“汗”......)

(3)练习说话:

“下雨前,我看到......就知道天快要下雨了。”

(四)作业

《课堂作业》第2、5、7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2

一、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分段读。

2.小组合作,讨论: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有不同标记画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3.课件演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情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师指导读“…呢!”句子。

C.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D.表演读。

4.课件演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的场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男、女生分角色读。

C.同桌互读对话,互相评议。

D.学生自由合作读。

5.小组合作讨论: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是否相信天真的要下雨了。

6.师引导学生体会,说出小白兔心理变化过程。

7.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头饰)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表演童话剧:《要下雨了》

三、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哪些动物在下雨前有异常的活动。

四、布置作业

把这篇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

小鱼游到水面

蚂蚁搬东西

小白兔……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要下雨时的一些自然现象吗?(生自由说)好,今天我们一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

1题目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三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的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时不加字不减字,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阅读情况:“小老师”领读生字

四观察图画

1课文中有几幅图?

2小白兔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边讨论边板书)

五理解课文内容

1哪几自然段的说明下雨第一幅图画内容?(指名读)

2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

3从课文中你能读出小白兔在干什么?(第一自然段)

A“闷”是什么意思?(空气潮湿或不流通时,引起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让学生回忆下雨前紧关窗户的感受)板书:天气很闷

B谁能用“——正在————-呢?”这样的句式说话?

4从课文中读出描写小燕子的段落(二三自然段)

A小白兔看见燕子从它头上飞过就大喊(指导朗读)为什么要大喊??

B读小燕子的话

C说燕子低飞的原因:要下雨了翅膀沾了水珠飞不高捉虫子

5是要下雨的吗?小白兔在前面的池子里又看到了什么呢?

朗读4——6自然段

看第二幅图

1“是要下雨了吗?”说明什么意思?(小白兔对燕子的话半信半疑)

2小白兔怎样问小鱼?(跑过去)为什么跑?(对燕子的话半信半疑,想让小鱼证实)

3从哪儿看出小白兔的心情急切?(用了2个小鱼)

4读小鱼回答小兔的话

5从小鱼的话中你知道他瘟神么游到水面上吗?

6听了小鱼的话小白兔怎么做的?

朗读第7自然段

看第三幅图

1蚂蚁们在干什么?(忙着搬家)

2从大蚂蚁的话里,你们想想:大蚂蚁的早就知道要下雨的消息还是刚知道的?

朗读第8自然段

小白兔从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听到小鱼和蚂蚁的话后态度有了转变吗?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

(“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加快步子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

看第4幅图齐读最后一段

“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什么?

小结拓展:课文通过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讲述了下雨前常见的一些动物的活动现象,你们还知道呢写现象吗?

板书:

小白兔感到很扪

小燕子低飞

16要下雨了小雨游到水面上来

蚂蚁往高处搬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教师出示生字卡,指明抽读,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行并记忆

1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

2说说识字方法

A熟字带生字记忆:池—潮—湿悄—消吃—喊门—闷

B熟字加偏旁:申—伸车—陈华—哗皮—坡害—割

3猜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1描红找相关笔画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

四课堂作业

1看偏旁写字

口( )( )( )( )( )

2读句子,加标点

A是要下雨了吗( )

B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

C天气很闷( )

五拓展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4

一、概述

1、课题来源: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小第二册16《要下雨了》

2、所需课时:3课时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

第2课时:随文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有“鱼游水面” “燕子低飞”等,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3课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延伸。

课前透视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指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2、 学会本课的12个认读字,会写“吗”、“吧”等6个生字和组成的新词,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以课文为范例,自主阅读课外学习资料,丰富表象。

5、 结合个人感受,自主创新写作出小故事。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对于本课生字,部分学生在课前就能够认读,其他学生也能够认读部分。但是生字的书写,大都比较生疏。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文学习,编写小故事。但在这一点上,学生之间存在较大能力差异。

3、学生能较好地接受活泼有趣、直观形象以及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

4、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较好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5、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促进学生的投入程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六、学习资源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图片:小白兔、小蚂蚁、小燕子、小鱼儿。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能够正确

流利的朗读课文。

课前预习:

1、完成预习任务:圈画生字、读读认认

2、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认识、记忆生字。

3、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1、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提问比较:“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一)、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二)、提要求:读生字词时,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生词新句:

1、山坡、割草——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直——弯)

2、闷——天气很闷。

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应该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2)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3)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4)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5)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6)多音字:闷 ——闷热、闷闷不乐

3、伸腰、大声喊、潮湿、捉虫

(1)用动作理解“伸腰、大声喊”

(2)反义词:潮湿——干燥

(3)虫的书写

(4)出示句子,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粘上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5)句子训练:书上71页读读说说

3、消息——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谜语识字:告)

4、消息、搬东西——注意轻声

5、篮——字理配图讲解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6、哗哗哗——引导读出下雨时的声音,比较春雨的声音“沙沙沙”

(四)、巩固生字:坡、割、伸、喊、消、阵、哗、潮、湿、闷、虫、搬、篮

【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 这个童话写了小白兔和( )、()、()的对话,从对话中,小白兔知

道天( )。()、( )和( )知道要下雨了。

(2) 在文中找一找,“要下雨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书上用铅笔画出来,并且看

一看是谁说的?

(3) 课本剧表演:

小组内1人陈述课文,1人扮演小白兔,1人扮演小燕子,1人扮演小鱼儿,两人扮演蚂蚁(也可两组合作)。

2、指导书写: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3、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下雨前一些动物活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小动物头饰。

课前预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给要写的字注上拼音,并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我能正确书写下面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上课了,我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看到什么?知道了什么?(出示雷雨图片)

2、引题,齐读课题:要下雨了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是的,要下雨了,请同学们打开书,到68页。

1、自学提示:指导画批——正确、名字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圈出他们的名字。

①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板书贴图: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儿、小蚂蚁

②用一句话说说:谁知道要下雨了?

(2)、思考: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用——画出他们的名字。

(2)、看着课文中的拼音,把1—3自然段读正确。

(3)、用()画出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二)、学习1—3节。

1、那么,下雨前,正在割草的小白兔有什么感受?

3、读1—3节。(板书:读)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1)学习生字:闷、坡、割、伸

(2)理解“割”:看图——割草、收割、切割

(3)指名读第一段。

(4)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5)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问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6)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接读第二句)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③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板书:议)

(7)朗读第三段。

4、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内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板书:燕子低飞)

6、指导朗读。(板书:读)

7、小结学法——读、画、议、读

(三)、学习4—6节。

1、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小白兔听完燕子的话,相信了吗?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

比较句子:(1)要下雨了。

(2)是要下雨了吗?

指导朗读句(2)。

2、不相信要下雨的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汇报

①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②句式练习:要下雨了,小鱼()。(板书:小鱼游到水面)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4、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四)、学习第七节。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放录音。(请学生回答听到的声音──雨声)

2.联系实际说一说。(引导学生由雨声想一想雨前自然界的变化,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合作学习。(小组同学检查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三、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看图学文。(出示“小白兔往家跑”的挂图,请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并找出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读一读,注意读出“着急”的语气。)

3.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想: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分别找到“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段落。

①分角色朗读每段的对话内容,注意体会每个人物的心情。

②找出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原因,并在文中画出来。

③体会小白兔的想法:由不相信→半信半疑→完全相信,并在文中找出描写小白兔想法的句子,读一读。)

(引导学生再想一想:小白兔回到家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兔妈妈会说什么?)

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

1.让学生想想哪些现象也说明要下雨了。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口头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

(2)要下雨了,小鱼()

(3)要下雨了,蚂蚁()

(4)要下雨了,天气()

2.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正忙着()!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白兔闷

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6个生字和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具准备】

雨点形的生字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教学设想】

一、复习生字

春雨就要落下来了,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抽学生读生字,读准确的将卡片送给他,注意:

闷、阵、伸──前鼻韵。

哗──第一声。

偏旁、结构。

二、学习课文

1、谈话导入:

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2、自主朗读课文:

昨天我们已经知道了,文中写到了哪几种小动物在下雨前的变化?(燕子、小鱼、蚂蚁)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美美地朗读,然后研究一下,他在下雨前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3、交流分析:

⑴ 精讲小鱼:

① 读好小兔的话:

比较读:

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小鱼,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自由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

两个小鱼说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读时连起来。

今天──说明小鱼平时在水里游,今天表现不同──游到水面上来了,很奇怪。

(板书:鱼游水面)

看图:

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样的?

(眉毛上翘,眼睛瞪大,耳朵竖起,手指点着)

学着这样的表情读:

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② 读好小鱼的话:

说说读小鱼的话时,特别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假想:

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再读:

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要下雨了:

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③ 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⑵ 小燕子:

半扶半放,让学生朗读、理解。教师点拨。边做动作帮助朗读。

(板书:燕子低飞)

⑶ 蚂蚁:

小白兔这个消息是从哪里的来的?

联系上文。第一次不太相信,从哪句话看出来?读一读。

第二次相信了,从哪里看出来?

蚂蚁知道要下雨了吗?蚂蚁的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这下,小白兔完全相信了,一边跑一边喊

(让学生接下去,读出焦急的语气)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排一个课本剧,选演员。

选出演员,全班配合读叙述部分。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1个生字,会写“吧、吗”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词语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产生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新伙伴(点击课件).一个是在天上飞的小燕子,一个是在水里游的鱼儿,还有一个是在地上爬的蚂蚁。他们仨呀很少聚在一起。可是,今天一见面,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着同一句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2、这是为什么呢?

3、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学词

1、学生读课文:

请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68页。好好读读!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或难读的字、词圈出来问一问老师、同学。然后,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查朗读情况:

① 四个语气词:吗 吧 呀 呢

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齐读

②出示课文中有这四个语气词的句子:

先自由读好这六个句子——再开火车读——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四个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语气助词”。有了它们,我们说话方便多了,也好听多了。)

③出示生字“坡、割、闷、伸”

用“坡,山坡的坡”这种形式认认它们。

三、精读课文

(一)由生字“坡、割、闷、伸”展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这三个生字宝宝可顽皮了,他们要跟你们捉迷藏呢?你能找到它们吗?出示第一节:先自由读句子,再找生字凸现读词语。然后指名朗读。最后齐读。

2、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具体指导如下:

①读着这些句子,你能配上哪些动作?自由朗读,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②指名上台表演,并在句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③让学生表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动作,大概两分钟左右。然后问:你们有什么感觉?

④此时,再朗读这一节!

(二)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1、这时候,一只小燕子正从它头上飞过,小白兔非常奇怪。(指名学生)你奇怪吗?为什么?(同时打出课件)

2、是,小白兔大声喊了起来——齐读: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3、学生学“喊”字:

⑴凸现生字,加拼音,指名读;

⑵请你对小燕子喊一喊;

⑶“喊”的意思就是“叫”(板书)“叫喊”。

⑷指导读好这句话:指名喊一喊——小组读——齐读。

4、师生对话:我们班女同学多像聪明伶俐的小燕子。男同学多像勤劳善良的小白兔。小燕子,小白兔有问题想问你们,你们能耐心地解答吗?请轻轻地捧起书本,我们来问一问,答一答。师读旁白)

5、 男同学,听明白了吗?指名再读“燕子的回答”。(如果你能响亮又正确地读好燕子的话,那就说明你已经懂了)

6、 都明白了,那就让我们再响亮地回答一遍。齐读燕子的回答。

7、 哦,我也明白了。原来,燕子飞得这么低是因为——

8、 那你能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与下雨的关系吗?(板书)

9、 小结,大家以后如果看见燕子飞得很低很低,就赶紧回家,因为——

10、请再捧起书本,一起来读读2、3自然段。

11、燕子低飞,大家还有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既然你们都明白了,那就请你们帮老师一个忙:我就不明白,要下雨了,燕子为什么不像往常一样飞得高高的呢?

12、训练因果句式,帮助学生理解“燕子低飞”的原因。

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很潮湿。

因为空气很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沾满了小水珠。

因为虫子的翅膀沾满了小水珠,所以它们飞不高。

因为虫子飞不高,所以燕子只有低飞才能捉住虫子。

13、小燕子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让我们再一次朗读燕子的回答。

14、你能把燕子的话背下来吗?同桌试背。

15、指名背诵——齐背

(三)教学4——6自然段

1、听了小燕子的回答,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怎么知道?请接着往下读,用“——”把这个句子划出来。

2、学习疑问句:是要下雨了吗?(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不相信))

3、比较朗读,体会不同的语气:是要下雨了。

4、小白兔边走边想,不一会儿来到了一个池塘边。(点击课件)小白兔……它又觉得奇怪了,你听,它们在说话呢?(放录音)

5、同桌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

6、同桌朗读展示并评价。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8、提炼:因为要下雨了,所以 。

(四)教学第七自然段

a) 小白兔,这回你们该相信了吧?出示句子:小白兔连忙……往家跑。

⑴指名读句;

⑵小白兔,小白兔,你们干吗跑呀?(师生对话)你是怎么知道的?

b)所以,当小白兔遇到成群结队的小蚂蚁时,它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它们。先读读第七节,然后同桌演一演,一个演小蚂蚁,一个演小白兔。待会儿请几桌同学到上面来表演。

c)上台表演“小蚂蚁与小白兔”的对话。(语言的流畅性与表达的体态)

d)齐读第七节。

e)原来小蚂蚁也会天气预报。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吗?

(四)教学第八、九自然段

1、小白兔,咱们快跑吧,不然就要淋雨啦!小朋友,让我们用朗读来为小白兔加油吧!自由朗读最后两节。

2、指导读好:“轰隆隆”与“哗,哗,哗”

3、“它们的气象预报可真准啊!”小白兔一进家门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小朋友,请你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一起走进小白兔的蘑菇屋。请睁开眼睛,现在你们都是可爱的小白兔了,我就是兔妈妈。你们打算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呀?

4、孩子,还有很多呢?只要你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很多的动物也会天气预报。你可以去请教,也可以去查资料,也可以去亲自观察。然后再告诉我。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了、不、太、也、左、右”6个字。认识笔画“乚”和4个偏旁“心、

2.认识句号和句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

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生字识记字形认读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课程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认读字。

一.导入新课

大家见过蘑菇吗?蘑菇的形状像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蘑菇帮助飞虫的故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领悟课文内容。

三.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四.学习生字

1.出示

xiǎng dǎ wèi sǎn zài qián miàn hòu hái shì

想打为伞在前面后还是

2.小组内互学并讨论方法

①联系实物想象,识记“伞”。

②用比较法记“左”“右”“不”“还”“后”“在”

③用顺口记“为”:点撇横折钩,最后一点在里头。

3.从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并读带有生词的句子。

4.指读生字,扩词训练

5.巩固练习

①小组进行抢读字卡游戏

②继续扩词

五.继续练习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

一.检查复习

1.读字卡

2.指名读生字生词

二.指出本节课要学的生字

bù tài yě zuò yòu

了不太也左右

2.观察字的各笔画位置,说说怎样写好这个字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书写,教师相机辅导

5.投影比较生字,指出优缺点

三.学生书写生字

四.抄写词语

五.作业:抄写生字、生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及生词

2.指名读课文

二.认识句号和句子

1.出示“下雨了,下雨了,蘑菇想为飞虫打伞。”

2.思考: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写完后的标志是什么?

“。”句号

句子后面画句号,表示一句话,一句话能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

3.数一数这篇文章共有几句话?

三.说一说蘑菇为飞虫打伞都打在什么地方?请画出方向词

板书:前后左右

四.再读课文说说蘑菇是个怎样的孩子?那当你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怎么办?

五.练习背诵课文

六.想一想:你能用“前、后、左、右”说几句话吗?

七.作业

请你说说自己家住的位置,学校的位置等,最好说别人没说过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9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1)读生字。(开火车接读生字)

(2)扩词。(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

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作业设计

1.看偏旁写字。

口:()、()、()彳:()、()、()

2.读句子,加标点。

(1)是要下雨了吗()

(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3)天气很闷()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吗坡割闷伸喊潮往

吧很

虫湿虫消搬阵哗得

小学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连忙”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析题

1、谈话、板书课题。

2、区别“下雨了”与“要下雨了”。

二、小声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读边注意三点:

看清课文中加拼音的字,读准读音。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看看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三、检查提问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板书:燕子、鱼、蚂蚁)

3、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在书上标出来。

四、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师板绘山坡、树、草等)

⑵ 提问:

① 这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样割草的?

(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弯腰的动作)

② 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呢?

(师生共同通过两次不同的呼吸来体验)

③ 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样?

(用活动图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动作)

④ 在小白兔刚才的动作中,有两个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 ”划出来。

2、学习二、三自然段:

⑴ 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

(师板绘小燕子图)

⑵ 燕子和平时一样不一样?从哪儿看出飞得低?

(板书:飞得很低。)

⑶ 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

(指名读、齐读)

⑷ 燕子是怎样说的?

(引读第三段)

⑸ 谁来当小燕子,边飞边说?

(指名表演)

其他同学注意看燕子的话一共有几句。

⑹ 燕子的话有几句?谁来读读第二句和第三句?

(指名读)

⑺ “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什么时候空气就很潮湿呢?

⑻ “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

⑼ 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吗?

⑽ 燕子说“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

⑾ 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

3、学习四、五、六段:

⑴ 指名读四、五、六段。

⑵ 听了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

(引读。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符号?说明小白兔对燕子的话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⑶ 这时候他又看到了谁?只有两条小鱼吗?小鱼怎么样了?

(板书:游到水面)

⑷ 小白兔是怎么问的?

(引读)

“有空”是什么意思?

⑸ 小鱼是怎么说的?

(引读)

“透透气”又是什么意思?

⑹ 谁能说说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师归纳:

平时小鱼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气就够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来,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少了,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就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⑺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

引导学生体会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

4、学习第七段:

⑴ 学生轻声读第七段。

⑵ 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

“连忙”是什么意思?小白兔赶快干什么?什么是挎?

(师表演挎篮子)

⑶ 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谁?是多少蚂蚁?他们在干什么?

(板书:往高处搬家)

为什么要往高处搬家?

⑷ 指名学生读第七段:

学生边听边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还是蚂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⑸ 指导读:

“是要下雨了。”

(指名读、齐读)

5、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 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出示:加快步子)

他一边跑还一边喊什么?

(引读)

⑵ 正在这时候,一阵雷声,哗哗哗,雨就下起来了。

(师画雨点)

这雨下得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九段(齐读)。

五、总结课文

学了这课,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让学生谈)希望同学们要像小白兔那样看到不明白的现象积极地问别人,还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你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会越来越聪明。

六、重点指导部分生字的字形

七、分角色朗读全文

请四名同学分别当课文里的四种小动物,并戴上头饰,其他同学读旁白。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从课文中提出本课生字词学习

三、指导书写

四、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