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

當前位置 /首頁/唐代詩人/王昌齡/列表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作於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第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第二首寫第一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的情景。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藴藉,韻味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朝代:唐代

  詩人: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裏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雲深深。

高樓送客,與友人依依惜別,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四周一片寂靜,對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懸的'明月照我心。

 註釋

⑴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據《元和郡縣誌》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⑵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吳:古代國名,這裏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⑶平明:天亮的時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楚山:楚山:楚地的山。這裏的楚也指鎮江市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後統治過這裏,所以吳、楚可以通稱。孤:獨自,孤單一人。

⑷洛陽:現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⑸冰心,比喻純潔的心。玉壺,道教概念妙真道教義,專指自然無為虛無之心。陸機《漢高祖功臣頌》有“心若懷冰”句,比喻心地純潔。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也是以“玉壺冰”比喻清白的操守。唐人有時也以此比喻為官廉潔,如姚崇《冰壺誡》序雲“夫洞澈無瑕,澄空見底,當官明白者,有類是乎?故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

⑹丹陽:在今江蘇省西南部,東北濱長江,大運河斜貫,屬鎮江市。

⑺高樓:指芙蓉樓。

創作背景

這組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742)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市)丞時。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這兩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詩人簡介

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作品有《王昌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