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當前位置 /首頁/教師之家/教學反思/列表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五篇

篇一:《三袋麥子》教學反思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中的一篇童話,通俗易懂但又含義深刻。 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牛、小猴一袋麥子。小豬收到麥子迫不及待地幾天就吃完了;小牛留著慢慢吃,第二年還剩半袋;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第二年收穫了好多麥子。在教學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五篇

1.指導學生精讀,讓學生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把文章讀得有滋有味。如學生在閱讀小豬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喜歡吃白麵饅頭和烙餅啦!”這句話時,我說,想著你們平時開心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把小豬開心的樣子讀出來!學生讀得非常投入,開心!

2.注重啟發式教學,提出問題與學生交流。如讓學生說說土地爺爺對三個小動物的反應與評價有什麼不同?說說小豬,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贊成誰的?為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應該是不難的。小猴、小牛、小豬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或人生態度),顯得都有些不近情理。所以在教學種,我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中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學生在回答如果自己對麥子的處理方式時,有的說:“我想麥子可以吃一半,種一半,這樣既可以

先吃到,還可以收穫許多麥子!”有的說:“我想邀請小豬和小牛一起種,讓他們也有吃不完的麥子!”有的說:“我想收穫很多麥子以後,我會把麥子作為禮物送給其他的人,讓別人也有機會去享受播種和收穫的喜悅!”……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精彩的發言!學生能主動對三種小動物不同的處理方式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互相滲透,補充創新,相得益彰。

3.讓學生演課本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語言轉化為人物對話,不僅是對課文中的語言進行內化的過程,也是口語交際的訓練,是即興口語表達的鍛鍊,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表演讓學生的能力從多方面得到提高,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輕輕鬆鬆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質。

當然,在堂上也有很多不足,板書有些多,顯得囉嗦,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在語言方面還要加強,要儘量簡單生動,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二不是在痛苦的接受。在結構上,我覺得整堂課環節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在設計上還是存在問題,比如在前置性作業第二題時問題域是以表格的形式出現的,但是在小組彙報的時候卻是分著會彙報的,感覺還是在框框裡,沒有放開。沒有真正的達到“生本”教學的要求。在授課的時候德育還是不夠。在整堂課還是沒有放手讓孩子自由發揮,還是在課文裡拘束著,整堂課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雖然沒有成功,但是我不會灰心的,我會繼續努力的。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設計要簡約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

篇二:《三袋麥子》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小豬、小牛、小猴三個小動物對待麥子的不同態度,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長遠的考慮。但對其所蘊含的道理和所描寫的小動物鮮明的個性,是這篇課文要著重引導學生理解的難點,初讀類似這樣的蘊涵哲理的課文,頭腦中總是會浮現出自己國小時老師對自己的引導:“同學們,學習完這篇故事,我們應該要學習的是小猴子那種機靈、能幹,千萬不要學習小豬的愚蠢,先把麥子吃完了最後捱餓。”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對以上的語言大概不會感到陌生。

曾經,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絕對”、“權威”的答案中成長起來的。簡單地說,曾經的教學教給學生往往只看到小猴的優點。現如今,學生髮生了巨大變化,在新課改的新形勢浪潮的衝擊下,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更民主、科學地體現出“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思想。這也是我在這節課的預設中所積極探索並努力擯棄傳統教學帶給我們的深刻影響的重要思想指導。

在這堂課中,教學的重點是指導學生看到三個小動物各有所長,並找出各個小動物的優點,並能學會閱讀批讀課文。我讓孩子們找出了小豬的自食其力、小牛的勤勞節儉,在說出了小猴的

聰明、能幹之後,還能說出他具有等待的耐心和毅力,得到的是一種苦盡甘來的收穫。 並且我在學習小豬相關內容時著重教孩子們學法,讓他們學以致用,根據學法來學習小牛、小猴的內容。拓展訓練恰到好處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當然,在課堂上也有很多不足,例如:教學容量安排不夠合理;語言重複,不夠簡練等等,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設計要簡約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 一節課能夠看出很多問題,也發現自己身上需要改正和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希望在以後學習中能夠不斷改正,逐漸進步。

篇三:《三袋麥子》教學反思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通俗易懂而又幽默有趣。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猴、小牛一袋麥子,這三袋麥子到了三個不同的小動物手裡也就有了三種不同的結局:小豬把麥子磨成麵粉,做成各種食品;小牛拿出麥子透透風晒晒太陽,把麥子儲存了起來;小猴把麥子全種下了地,來年收穫了更多的麥子。三種不同的動物,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人。小猴憨厚可愛,小牛善於計劃,小猴聰明能幹。

在教學時,我認為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是:1、認識並運用重點字詞;2、把握小豬、小猴、小牛的角色特點;3、感受童話故事的特點。

我的教學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1、教授生字詞,引導學生記住字形、字音,並分享自己的識字方法;2、自讀課文,瞭解三種動物收到麥子後的三種不同處理方式,初步感知三種動物的性格特點;3、深度感知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來演一演;4、拓展延伸,如果你收到了土地爺爺的麥子,你會怎麼處理呢?

回想整個教學過程,我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通過聽寫等方式反饋,得知學生對生字詞的把握還不夠深入;教學環節不夠連貫;語言表達過於平敘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充分備課,只有在充分了解教材、瞭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教授出適合教材、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篇四:三袋麥子教學反思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中的一篇童話,通俗易懂但又含義深刻。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牛、小猴一袋麥子。小豬收到麥子迫不及待地幾天就吃完了;小牛留著慢慢吃,第二年還剩半袋;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第二年收穫了好多麥子。在教學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1、指導學生精讀,讓學生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種的人物,把文章讀得有滋有味。如學生在閱讀小豬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喜歡吃白麵饅頭和烙餅啦!”這句話時,我說,想著你們平時開心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把小豬開心的樣子讀出來!學生讀得非常投入,開心!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訓練學生的默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注重啟發式教學,提出問題與學生交流。如讓學生說說土地爺爺對三個小動物的反應與評價有什麼不同?說說小豬,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贊成誰的?為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應該是不難的。小猴、小牛、小豬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或人生態度),顯得都有些不近情理。所以在教學種,我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種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學生在回答如果自己對麥子的處理方式時,有的說:“我想麥子可以吃一半,種一半,這樣既可以先吃到,還可以收穫許多麥子!”有的說:“我想邀請小豬和小牛一起

種,讓他們也有吃不完的麥子!”有的說:“我想收穫很多麥子以後,我會把麥子作為禮物送給其他的人,讓別人也有機會去享受播種和收穫的喜悅!”??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精彩的發言!學生能主動對三種小動物不同的處理方式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互相滲透,補充創新,相得益彰。

3、讓學生演課本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語言轉化為人物對話,不僅是對課文中的語言進行內化的過程,也是口語交際的訓練,是即興口語表達的鍛鍊,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表演讓學生的能力從多方面得到提高,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輕輕鬆鬆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質。

當然,在堂上也有很多不足,就像教研室黎主任所說的,板書有些多,既有黑板的板書,也有多媒體的板書。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如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完全可以利用已經寫好的黑板粉筆板書進行回顧、概括,而不需要多媒體再把課文三個畫面呈現了一遍。我們總希望能夠盡善盡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呈現給學生,結果卻顯得有些重複囉嗦。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設計要簡約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

篇五:三袋麥子教學反思

教完《三袋麥子》,這篇課文,我體會頗深。這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文章通過描述小豬、小牛、小猴三隻小動物對待麥子的不同態度,告訴孩子們做事要有勤奮的精神和長遠的考慮。文章情節十分簡單,但其中蘊涵的道理是學生感悟的難點,面對文中小動物迥然不同的個性,學生往往只看到小猴的'優點。因此我在教學時重點指導學生從三個小動物各自的做法中體會它們性格特點。在教學中我有意引導:一年以後,土地爺爺又來訪了,結果如何呢?出現了哪三種不同的結果?土地爺爺對誰的做法最滿意?為什麼?讓孩子們先獨立學習,然後帶著巨大的成就感與同學合作交流,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悅,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還樹立了學好語文的信心。

在進行最後一部分的教學時,我在學生熟悉文章的基礎上讓他們思考:三個動物中你最喜歡誰?為什麼?在備課時,我早已作了精心考慮,我認為同學們一定是最喜歡小猴的做法,並預設了一個讓大家深入討論的問題:小猴的做法最好,書中早有暗示,請大家認真讀書,到書中去找找答案。可學生的討論結果與我的預設大相徑庭,他們有的喜歡小牛的做法,因為這樣最節儉;有的最喜歡小豬的做法,因為小豬憨厚可愛;有的最喜歡小猴的做法,因為這樣做,麥子永遠吃不完。我疑惑了,如果硬要把學生的回答引導到我預設的程式上來,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無數,可能收效甚微,我又想到:“新課堂是‘閱覽室’。它充滿了學生可以自主、自由、自控地閱讀的氛圍。教師的身份已經從知識的壟斷者而變為學生讀書的對話者。學生在這裡充分感受到的是閱讀的快感。”學生如此強烈的自主精神怎能視而不見呢?給時間讓他們自由地說吧。我沒有拘泥課文的主旨:向小猴學習,做事要有長遠打算。我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土地爺爺來到我們班,送給同學們每人一袋麥子,你打算怎麼處理這袋麥子?我捨棄了預設的為什麼說是小猴的做法最好的討論,改為討論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麥子,你打算怎麼做?於是,同學們盡情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說:“我要學小豬,這樣可以享受到美味的食品,我最喜歡吃饅頭和麵包了。”有的說:“我會留一點兒作種子,像小猴一樣種到土地裡,其餘的學小牛留著慢慢吃。”有的甚至提出了不同於書上的做法,說自己的做法更好,他說:“我可以留一半,種一半。像小猴一樣,可以收到更多的麥子,留著的一半就像小豬一樣做成各種食品,如果像小牛一樣留著慢慢吃,就享受不到新鮮的美味了。”大家各抒己見,各呈異彩的答案飛揚的是學生的個性,閃現了學生的思維亮點,流瀉出學生的主體情感。

這節課雖然沒有按照我準備好的預設進行,但是卻讓我明白了很多。教師的身份也已有所改變,課堂中,應以學生為主體,立足於學生的學,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課堂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整體,處處蘊含著矛盾,其中生成與預設之間的平衡與突破,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精心的預設無法全部預知精彩的生成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再精心的預設也無法預知整個課堂的全部細節。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難免會發生諸多的意外,一旦出現“不速之客”,我們要有心理準備,靈活應對,而不能一味拘

泥於課前的教案,恰當地抓住生成的時機和資源,能夠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有時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許它將會成為我們課堂的一個預料之外的精彩之舉!

課堂預設固然必要,但更需要的是孩子們活躍的思維、精彩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