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當前位置 /首頁/名著精讀/沁園春/列表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一、教學理念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首先讓我來說一說我的教學理念。新課程強調活動體驗的學習方式,突出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誦讀理解,與他人交流,與文字對話的活動指向。讓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對文字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的過程。因此,我將在課堂中加強詩文的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

二、教材分析

說完教學理念,再來說說我的教材分析。本篇課文——《沁園春•長沙》,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向青春舉杯”這一專題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國偉大革命領袖毛澤東早年創作的一首詞,在詞中作者通過對祖國壯麗山河的描寫,抒發了詞人的理想和抱負。全詞動靜有度,張弛有致,語言極富表現力,充滿了無盡的豪情和凌雲的壯志。

三、學情

接下來說一說學情。高一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已經識記和積累了一定量的名篇名句,在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上有一定的領悟能力。此外,他們在國中階段已經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對詞的特點、作者生平、創作風格都有一定的瞭解。這為本文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條件,但是學生以往的學習偏重於識記,學生的分析感悟能力還相對薄弱,缺乏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需要老師在課堂中加強學生問題探究、體驗感悟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學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我擬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第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品味語言、把握意象,讓學生初步掌握詩歌融情於景的表現手法。

第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覆誦讀,分析品味詞中高度凝練、極具表現力的語言,從而把握詩詞的意象,感受作者的`革命豪情。

第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體會作者英勇無畏的革命豪情和崇高情懷,培養學生“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

五、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的三維目標,以及教學大綱要求詩歌教學要以讀,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誦讀全詞,以語言為依託,理解這首詞在意象選擇上的特點和意義,從而把握詞人的寬廣胸懷和深沉的思緒。而理解詩意、領會主旨的前提是靠對凝練的語言的揣摩和分析,因而本文的教學難點也就在於對詞中那些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分析,讓學生學會通過意象來鑑賞詩詞。

六、教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教材特點,我將採用誦讀法、點撥法、分析法等進行教學。在具體教授中將以誦讀為主線,通過朗讀辨味詩的語言和遣詞造句之妙,領略情境交融的意境。並通過靈活的情境化教學環節,啟用學生的學習情緒,創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披文以人情”,理解寓藏在優美動人的藝術畫面中的深層意義,感受詩篇的藝術力量。

七、教學過程

那接下來就讓我來具體介紹一下本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情景匯入。在這一環節中,我將首先用臧克家說過的一句話:“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詩篇”匯入,請學生回憶並齊背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溫故而知新。隨後我將用多媒體播放毛澤東的一些資料圖片,並結合圖片介紹作者以及本文的創作背景。從而自然地匯入本文的學習。

第二,整體感知。在這一環節中我將首先播放範讀錄音,請學生結合註解集體跟讀,注意體驗詩中朗誦的語調語速和節奏,發現和體會詞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在聽讀之後我將請2-3名學生分別用自己的語言對本詞的意境和情感進行描繪,喚起學生對詩歌情感的直觀感受,並自然引出對誦讀方法的總結和指導上。

那這個環節的第二步就是請學生自由誦讀課文,歸納概括內容,思考討論:這首詞上下兩闕分別寫了什麼內容,並分別找出上下闕的領字,並感受誦讀時的情感把握。這兩個問題的設定主要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在整體上梳理文字的方向,並通過誦讀提示引導他們結合文字進行歸納。在學生的回答和老師的點撥後。可以理出這樣的一個基本脈絡。從整體上看,這首詞上闕寫景,由一個“看”字,領起七句,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湘江秋景圖。下闕抒情,由一個“憶”字領起八句,抒發凌雲壯志,革命豪情。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上下闕末均為問句,上闕設問,引出下文;下闕反問,迴應全文。通過這樣一個脈絡的梳理,可以為學生在接下來進一步的研讀文字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並也有助於這首詞的熟讀成誦。

第三,文字研習。這個環節主要是請讓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分小組進行探究交流,深入分析本文的遣詞藝術,從詞中的典型意象入手,讓學生理解情景交融這種表現手法的運用。以上闕為例,首先我將請學生有感情的齊讀上闋,請學生討論思考詞人是怎樣變換視角和意境來描繪眼前大好秋色的。我將分別從描寫物件、角度、動靜、分總四個方面進行引導,體會上闋寫景中一些動詞、數量詞和形容詞的妙處,讓學生把握本文遠近結合、分總有序、動靜交錯的寫作特色,深入體會詩歌的情感,把握景和情的關係。此外,我將進一步請學生比較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和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有何異同之處,從而對比感知毛澤東樂觀昂揚的豪情壯志。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通過體驗和感悟來品味文字,並培養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第四,拓展延伸。總結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及時遷移本節課的詩歌鑑賞能力,在課後佈置作業,比較毛澤東《卜算子•詠梅》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體會“境語皆情語”以及鑑賞文章的方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內化。

以上就是我本次說課的內容,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TAG標籤:說課稿 沁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