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詞

當前位置 /首頁/實用範文/導遊詞/列表

濟南趵突泉導遊詞集錦

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說的就是趵突泉了。趵突泉是濟南的著名景點之一,下面為大家提供幾篇關於趵突泉的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濟南趵突泉導遊詞集錦

篇一:濟南趵突泉導遊詞

大家也許知道,濟南又叫“泉城”,就因為它有很多泉水,有名的就有72名泉,最著名的九算趵突泉,它被喻為眾泉之冠,也是泉城的象徵。可以這樣說,不遊覽一下趵突泉就不能說到過濟南。

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的“大客廳”泉城廣場的西邊,在濼源大街北面,公園始建於1956年,因為公園裡有趵突泉而得名。公園小巧玲瓏,清靜幽雅,是周圍市民晨練、遊玩的好地方。全園由十個景區,今天,我來為大家就趵突泉景區、漱玉泉景區做重點介紹。

現在我們到了公園西側的趵突泉景區,這裡可是大家擦亮眼睛觀賞的景觀。這裡由亭臺樓閣、廊、榭組成。高低錯落的建築像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噴吐騰湧的趵突泉。有三個大泉眼一起噴發。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像不像雷聲滾動?這被稱為“趵突騰空”。趵突泉的泉水一年四季都在18度左右,到了嚴冬,水面上的水氣裊裊上升,像一層薄霧。一邊是幽深的泉池,一邊,波光粼粼,一邊是彩繪的樓閣,雕樑畫棟,這些與薄霧形成“雲霧潤蒸”的景象,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歷代的文學家、詩人都有作品讚美,就連康熙、乾隆皇帝都曾經在趵突泉邊寫詩刻石,頌揚名泉。當代作家郭沫若、老舍業有讚美的文章。

“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遊客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詞嗎?對了,這是著名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有趵突泉還有一處值得觀賞的景區,就是漱玉泉。漱玉泉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長方形、四面欄杆用漢白玉砌成的、清澈可見的泉池。你們看,泉水從石壁上溢位來,活潑歡騰的流入池塘裡,聲音清脆。相信女詞人李清照在這裡居住時,經常在泉邊梳妝打扮。漱玉泉對面這座漂亮的院落,是為了紀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紀念館”。院內正廳的對聯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這是大學者郭沫若題寫的。你們看,天資聰慧的李清照難道不正是名泉爭流的優美環境和晶瑩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的嗎?

今天的趵突泉之行就要結束了,希望美麗的趵突泉和我能給大家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讓趵突泉的泉水給大家帶來靈氣和詩情畫意,讓美麗的泉城永遠留在你們的記憶裡。再見!

篇二:濟南趵突泉導遊詞

各位遊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趵突泉遊園賞泉。

我們公園始建於一九五六年,因內有趵突泉而得名。現居市中心,位於濼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周圍泉池眾多,形成了趵突泉群。著名的金線泉、漱玉泉、馬跑泉、臥牛泉、皇華泉、柳絮泉、老金線泉、洗缽泉、尚志泉、螺絲泉、滿井泉、無憂泉、白雲泉、望水泉、東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龍池泉、白龍灣等,構成了四大泉群之首。作為眾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獨特象徵。

我們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稱。全園共規劃為十個景區,這就是趵突泉景區、三大殿景區、尚志堂景區、漱玉泉景區、東門入口區、楓溪景區、滄園景區、白雪樓區、南門入口區、萬竹園景區,總面積近百畝。

趵突泉景區在我們公園內西側,是全園構圖中心,由亭、堂、廊、榭組成了一個封閉空間,高低錯落的建築像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噴突騰湧的趵突泉,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泉景,被譽為濼水之源,在史書上第一次出現是<<春秋>>上關於魯桓公和濟襄公談判兩國邊界一事的記載。魯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齊國和魯國因邊界爭執發生戰爭,次年春,魯桓公到齊國談判邊界問題,會齊侯(齊襄公)於濼。濼,濼水的源頭,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為人所知已經有二千五、六百年的歷史了。當然那時濼水之源,名字並不叫趵突泉,北魏時,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廟,谷稱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學家曾鞏始稱為趵突泉,並流傳至今。不過,宋朝.金代曾有人稱叫“溫泉”、“檻泉”、“爆流泉”、“瀑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這個名字精當傳神。

趵突泉,三窟併發,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湧若輪”稱“趵突騰空“。“雲霧潤蒸”是趵突泉一景。泉水一年四季恆定在攝氏18度左右,到了嚴冬早晨,水面上水氣裊裊上升,象一層薄煙,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樑畫棟,這一切與淡淡的薄霧,構成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奇特景觀為濟南八景之一,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多有讚美。諸如宋代曾鞏、蘇軾、金代元好問,元代趙孟府、張養浩,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士禎、蒲松齡、何紹基等都有吟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在趵突泉邊寫詩刻石,頌揚名泉,當代文豪郭沫若等也都有讚頌的美文。

趵突泉東西之間的這座南北向的小橋,名曰來鶴橋,原為木橋,明代萬曆初所建,天啟末年重修,濟南解放後擴建公園時將其改建為石橋。橋南首的彩繪木牌坊是原來的樣子,牌坊匾額朝南的一面上刻“洞天福地”;朝北的一面是“蓬山舊跡”,“蓬山”指傳說中東海神山的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山,趵突泉為何稱“蓬山舊跡”?意為東海神山不過傳說而已,誰也沒有見過,但趵突泉的三股水其狀如山,但不可攀,好象神話中的蓬萊仙山一般,所以稱其為“蓬山舊跡”。泉池西側伸入水中的小亭叫觀瀾亭,此亭建於明朝天順五年(1461),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亭西牆壁上嵌刻的兩塊石碑,一塊“觀瀾”兩個大字,取自<<孟子.盡心>>“觀水有術,必觀其瀾”,為明代書法家張欽的墨跡。另一“第一泉”的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間王鍾霖的手筆。亭東泉池中這塊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鐫三個雄健大字:趵突泉,為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所寫,細心的遊客有的可能會發現突變成了“突”,缺了兩點,傳說勁挺柱湧的三股水把“蓋子”頂掉了,才使“突”字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當然這只是形容泉水勢強,人們的一種遐想。泉池南岸透窗臨池榭廊是解放後所建,近年來成了“閒時墨客會名優”京劇名流演出的舞臺。趵突泉東池北岸,依水而著,窗明几淨的建築就是有名的蓬萊茶社,又稱望鶴亭茶社,清代文人施閏章曾寫詩歌曰:“仰而見山之青,俯而見泉之潔,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潛蛟出蟄兮,飛虹蜿蜒”。說明這個地方在當時是極目遠眺,俯首凝視,觀賞領略遠近山水之美的絕妙境地。據說當年康熙、乾隆兩個皇帝都曾在這裡臨水靜坐,品茗賞泉,領略趵突泉的萬般風韻。當品嚐到趵突泉水後,竟將南巡中攜飲之 北京玉泉水全部換為趵突泉的水,故有“潤澤春茶味更真”,不飲趵突泉的水,空負濟南遊之說。趵突泉池北岸的大殿叫“濼源堂”,緊挨濼源堂的兩座大殿,統稱呂祖廟,也叫“呂仙祠”、“呂公祠”、“呂祖閣”。

這三座大殿坐北朝南,在同一中軸線上,自成院落,是一組較大的古建築群。解放前,第一大殿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稱“呂祖閣”,第二大殿祀呂洞賓的教師鍾離權,稱“鍾離宮”,上層祀文昌,第三大殿是鬥母殿。最南的大殿濼源堂,三間兩層,歇山飛簷,古色古香,楹柱上的木刻楹聯,“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是趙孟府的泳泉句,由當代著名書法家金榮先生書寫。一大殿始建於北宋熙寧年間,南殿臨濼水的源頭,故稱“濼源堂”,北殿面對歷山故稱“歷山堂”,解放後恢復為“濼源堂”。遊客們看到中間這座殿堂叫娥英祠,娥英祠是紀念大舜的兩妃娥皇和女英而建,據<<水經注>>記載:“濼水谷謂之娥姜水。以泉源的娥英祠故也”足以證明在1500年前就建有此祠。現在的祠是明代建築。娥英祠後面的“三聖殿”是清代建築。在院落內花格透牆鑲嵌著的30餘方石刻都是明清時名人的泳泉佳作,院內這尊石碑,前書“激湍”二字,後<<再題趵突泉作>>出自康熙和乾隆之手,兩個皇帝在同一石碑題詞作詩,在國內極為少見,這些碑文,石刻文物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也是研究泉水文脈不可多得的史料。

篇三:濟南趵突泉導遊詞

尊敬的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趵突泉公園。

趵突泉公園是一座以天然泉水為主要景觀,融合江南園林特色,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自然 山水公園, 是濟南市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趵突泉公園建於 1956 年, 因為園內有趵突泉而得名。

它位於濟南市中心,總面積 10.5 公頃,與大名湖、千佛山並稱為濟南市三大名勝。趵突泉為濟 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譽為“天下第一泉” ,與其附近的金線泉、漱玉泉、柳絮泉、馬跑泉等 20 多處泉組成趵突泉泉群。趵突泉水質潔淨,清冽甘美,水溫一年四季恆定在 18 攝氏度左右。

3 座泉眼浪花飛濺, “趵突騰空”為濟南八景之一。在 2003 年以前的幾年時間內,由於持續幹 旱,加上工農業用水,地下水位下降,趵突泉的水位達不到噴湧的 26.8 米高度,看不到當年趵 突泉噴湧的壯觀景象,只能從一些圖片和我的介紹中領略一下趵突泉當年的風采。但是,由於 近年濟南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節水保泉措施,如關閉市區所有自備井、人工回灌、在南部修建 水庫等,加上近年天公作美,降雨量超過 30%以上。從 2003 年 9 月 6 日開始,所有泉水復湧, 至今水勢旺盛。今天大家都很幸運,我想應該能初步領會到很久以前的“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美景的意境了吧! 東門:趵突泉公園有 3 個門。我們看到的這座白牆灰瓦、出簷卷山、捲棚式的民族風格建 築的大門就是趵突泉的東門。大門匾額上“趵突泉”3 個貼金大字,是 1959 年郭沫若同志來濟 南時題寫的。

假山:進入大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這座假山。這座假山建於 1964 年,是選用濟南 南部山區的山石築成的。這些山石因為石質、色澤與江蘇無錫太湖石有相似之處,所以被稱為 北太湖石。大家知道為什麼要迎門建假山嗎?這是採用我國古典造園藝術中“障景”的手法, 把園中的美景擋在後面,讓人留有懸念,激起繼續參觀的念頭。中國有句古話,叫逢峰右轉, 就是說遇到山峰往右轉。現在就請大家隨我右轉,繼續參觀。

晴雨溪: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趵突泉的一大奇觀,晴空萬里,但我們在看看溪面上水霧蒙 蒙,雨點珠珠,如同晴天下雨,所以叫晴雨溪。

龜石:我們說有名園必有名石。在我們前面就是這麼一塊名石——龜石,是一塊著名的太 湖石,由元代散曲家張養浩收藏的。張養浩是濟南人,他酷愛自然山川,棄官歸隱濟南後以山 猿、野鶴、山石為友。據記載,他曾經收藏了 4 塊名石,根據它們的形狀分別命名為龍、鳳、 龜、麟,總稱為四大靈石。如今其他 3 塊靈石都已不知所在,只留下了這一塊龜石供人們憑弔。

灕江有個九馬畫山,灕江導遊有段唱詞“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有幾雙?看出七匹中榜眼, 看出九匹狀元郎。

”大家看這塊龜石的樣子,您是否也能看出九隻神龜呢?這塊龜石姿態優美, 紋理自然,高 4 米,重 8 噸,堪稱濟南第一名石,具有太湖石瘦、皺、透、漏、秀的特點。遊 客大多在此與石合影,取延年益壽之意。

漱玉泉:我們面前這一汪清泉也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名叫漱玉泉。大家看“漱玉泉”3 個字是已故的濟南書畫家關友聲的手筆。關於漱玉泉的來歷說法不一,其中一種是從“漱石枕 流”這個成語而來的。晉朝時,孫子荊要去隱居,就對好友王武子說欲“枕石漱流”因口誤說 成“漱石枕流”王武子說“流可枕,石可漱乎?”孫子荊回答說

“所以漱石,以礪其齒;所以 枕流,以洗其耳。

”隱寓潔身自愛、磨礪其志的意向。

“漱玉”泉將玉代石,更加妥切地表達了 泉水清潔柔潤的水質。也有人講,古代把女子的牙齒稱為“玉” ,宋代著名的愛國女詞人李清照 在這裡居住時,經常在泉邊梳洗打扮,因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李清照的詞集《漱玉 泉》而得名,但這就無從考證是先有詞集後有泉名,還是先有泉名後有詞集了。李清照紀念堂:我們右手邊這座古典風格的建築是“李清照紀念堂” 。這是根據李清照故居 在漱玉泉邊的記載,於 1959 年為紀念傑出的宋代女詞人而建造的。紀念堂佔地 300 平方米,具 有宋代的建築風格,經 1999 年擴建,現在面積 4000 多平方米,堂閣亭臺,溪水環繞,成為國 內面積最大的李清照紀念堂之一。我們現在看到的屏風上,是郭沫若先生於 1959 年為李清照題 的詞,前面是“一代詞人” ,後面是“傳誦千秋” 。這是郭沫若為李清照紀念堂題寫的一首詩中 的幾句。全詩是

“一代詞人有舊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轟烈,傳誦千秋是著書。

” 院落裡種植的'芭蕉、海棠、桂花等都是李清照生前喜歡的植物。

大家來看紀念堂正廳門前抱柱上的木刻楹聯。上聯是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 處” ,下聯是

“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

”上聯是對李清照故居的考證,下聯《漱玉 集》是李清照寫詞集, 《金石錄》為她的丈夫趙明誠所著的考古專著,趙明誠去世後由李清照代 為完成交於朝廷。

“文采有後主遺風”是說李清照的詞風具有南唐後主李煜的風格。

(李煜,作 為帝王他是失敗的,而作為文人,他則佔有一席之地。他的詞《虞美人》是這樣寫的

“春花秋 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 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我相信大家對這首詞都非常熟悉。

)我們看到的 紀念堂正廳中的塑像就是李清照,這是由著名雕塑家王昭善等創作的,用漢白玉雕塑,塑像象 徵著李清照清清白白的一生。廳內陳列李清照生平事蹟介紹,牆上是當代名家的題詠字畫,玻 璃櫃裡陳列著李清照著作的各種版本和後人研究的各種專著期刊等。

大家看牆上還有一幅畫像, 是李清照 31 歲時的畫像。李清照看上去是不是顯得很老,不錯。為什麼會這樣呢?待會兒我給 大家介紹她的生平的時候就知道了。

大家隨我右轉,到新開闢的李清照蠟像館去了解一下這為著名女詞人的一生。

蠟像館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父母教誨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出身上層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 非官居禮部員外郎,博學多才。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知書善文。李清照出生在這樣一個 書香門第,自幼受到雙親薰陶,加上她資質聰慧,酷愛讀書,故成為著名的文學藝術家,尤以 詞作蜚聲文壇。

第二部分是師壇綻秀 李清照才華橫溢,博學多能,十多歲時就很有名氣。她的詞受到當朝 文人周邦彥、張耒、黃庭堅等人的讚譽。這一組蠟像展示的是李清照和當朝著名文人探討詩詞 的場景。

第三部分是志同道合 1101 年,李清照 18 歲,與趙明誠結婚。趙明誠是丞相趙挺之的第 三子,宋代著名的金石學者。婚後夫妻恩愛,志同道合,除做詩填詞外,還收集金石書畫,並 著有《金石錄》一書。在創作形式上,她善於運用白描手法塑造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語言清 麗動人、通俗流暢,世稱“易安體” ,對後世影響頗大。在詞學評論上,她強調協律,崇尚典雅、 情致,要求嚴格劃清詩和詞的界限,反對以作詩的方法作詞。在名家輩出的宋代詞壇上,李清 照獨樹一幟,成為詞人中最傑出的代表之一,後世有人稱之為“詞聖” 。

李清照一生奮筆不輟,著述甚豐。原有《易安居士文集》7 集、 《李易安集》12 卷,可次這 些作品多已失散,現僅存《漱玉詞》一卷及其他零星著作。由於李清照前期與丈夫過著悠閒的 生活,而且趙明誠經常外出,因此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多是歌頌自然和描寫男女之間的愛情, 如《如夢令》 、 《怨王孫》等。她有一首《一剪梅》是新婚不久思念遠遊的丈夫而作的。詞中寫 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從中可見她相思之苦。在《醉花陰》一詞中她寫道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第四部分是流寓江南 1127 年,金兵入侵中原,宋室南渡。夫婦兩人移居江南。不久趙明 誠病逝,這給了李清照很大的打擊,所以年紀輕輕卻很快衰老。李清照後來嫁給一個當朝官員 張如舟。婚後 3 個月,李清照發現張如舟是一個貪官,就告發了他,並且同他離婚。在當時的 時代,她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氣呀!國破家亡、夫死物失、惡語中傷一起向她襲來,李清照在籬 亂和貧困中度過了淒涼的晚年。(Motivational model )由於後期生活上的艱 辛,李清照的作品主要是悲嘆身世,抒發精神上的痛苦,如《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 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梁啟超曾評價這首詞“一字一淚, 都是咬著牙根嚥下” 。

然而,女詞人這種沉痛,並不是個人的無病呻吟。在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拱手讓敵的情況下, 個人生活遭遇所引起的沉痛, 也就是一個具有愛國心的人應有的那種蘊涵國家興衰之感的沉痛。

她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流傳至今的《夏日絕句》詩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 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慷慨激昂,正義凜然,以寧死不肯渡烏江的項羽來諷刺當時倉 皇南逃、不敢收復失地的南宋政府。孑然一身的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是淒涼的。有關她的記載 截止到 73 歲。但是,這為曠世女詞人美輪美奐的詞句和高風亮節的情操卻將永世流傳。

趵突泉景區:各位團友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趵突泉主景區,首先我來看一下濼源堂楹聯。

我們看濼源堂楹柱上懸掛的木刻楹聯,上面寫的是元代趙孟頫的詠泉的佳句,上聯是; “雲霧潤 蒸華不注” ,下聯是

“波濤聲震大明湖” 。字是魏體,是當代著名書法家金棼先生書寫的。這兩 句楹聯把趵突泉的特點表達得淋漓盡致。華不注是一座小山,位於濟南東北部,因非常陡峭, 可以跟陝西的華山媲美,故又稱小華山。趵突泉水溫常年恆溫,保持在 18 攝氏度,而濟南的天 氣非常寒冷,最冷時可達零下十幾攝氏度,溫差很大。這時在趵突泉的水面上形成一層水汽, 水汽濛濛上升,把遠處的華不注山都給遮住了;趵突權泉噴湧的轟鳴聲在大明湖畔都可以聽到。

濼源堂跟娥英祠和三聖殿共同構成了三大殿景區。

過了濼源堂我們首先看到了這快著名的雙御碑。請大家看一下它的前後兩面,看看它有什 麼特點?對,這塊碑前後分別有康熙、乾隆兩位皇帝的墨寶,雙御碑因此而得名。康熙皇帝先 後六次來濟南。每來必題必詠,並且題字多有三點水。這塊碑的前面就是他於 1684 年第一次來 濟南時所書的“激湍”兩字,用二字來形容趵突泉,可見它當年噴湧的壯觀景象。康熙皇帝的 孫子乾隆皇帝每來趵突泉,也都有詩篇。1784 年他第二次來時適逢山東大旱,趵突泉停噴,他 沒有看到第一次來時那種趵突騰空的壯觀景象,感到十分遺憾,便寫下來《再題趵突泉作》刻 在石碑後面,詩的最後一句是“擬喚天龍醒痴眠,今宵一灑功德水”然後浴手焚香,祭天乞雨, 接著就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趵突泉就復噴了。雙御碑是十分罕見的,它顯示著趵突泉的名氣 和地位,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書法和觀賞價值。

趵突泉:趵突泉歷史悠久,古稱濼。據記載,春秋時期,魯桓公 18 年曾“會齊候於濼”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

“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

”北宋時,又稱“檻泉” 、 “瀑流” ,宋代 文學家曾鞏始稱“趵突泉” 。

我們面前這一方水就是聞名天下的趵突泉了。趵突泉,三窟鼎立, “泉源上奮,水湧若輪” 。清朝人劉鶚在《老殘遊記》裡寫道

“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 水面有二三尺高” 。據士人云

‘當年冒起有五六尺高’ ,氣勢壯觀,故稱‘趵突騰空’ 。古人把 它列為濟南八景之首。趵突泉由於景觀奇特,故被歷代文人贊詠。我覺得對趵突泉描寫得最好 的當屬老舍先生的《趵突泉的欣賞》 。我們右前方有幾塊石碑,大家看一下。首先, “趵突泉”三字是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題寫的,不知道注意到沒有, “突”字少了上面一點,為什麼?有兩 種說法。一說這表達了人們的一種願望,希望趵突泉永遠噴湧,沒有盡頭,故意寫成這樣;一 種說法是當年趵突泉噴湧的勢頭非常旺盛,泉水把突字的點給沖掉,順著河流到大明湖去了, 所以大明湖南門牌坊上的“明”字多了一筆。其實,趵突泉的水流進護城河,經小清河匯流到 大清河,最後流入渤海。

“觀瀾”兩字是明代山東布政使張欽書寫。

“第一泉”碑是由清代王鍾 霖題寫的。當年乾隆皇帝在北京時,已封了北京的玉泉為天下第一泉,下江南時,帶了玉泉山 的泉水供路上飲用。當他來到趵突泉,品嚐了趵突泉的水後,認為趵突泉水比北京玉泉的泉水 還要好喝,於是把玉泉更名為“玉泉趵突” ,又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並倒掉了玉泉水,換上 趵突泉水供路上飲用。用趵突泉的水炮茶味醇色鮮,素有“不飲趵突水,空負濟南遊”之說。

觀瀾亭:趵突泉西邊的亭子叫“觀瀾亭” ,是觀賞趵突泉的絕佳位置。亭名取自《孟子。盡 心》中“觀水有術,必觀其瀾”之意命名。當年乾隆皇帝來濟南時就在那裡觀賞趵突泉水。1953 年毛澤東來濟南時也在那裡觀賞趵突泉。觀瀾亭上的楹聯是張養浩的詩句

“三尺不消平地雪, 四時常吼半空雷”道出了趵突泉的氣勢。這是由我國著名的書法家武中奇題寫的。

來鶴橋:趵突泉的泉水為什麼清澈甘甜,這裡有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群仙鶴來 到這裡,水中映出它們的倩影。看到自己這樣美麗,它們高興的叫起來,天上王母娘娘正在宴 請群仙,聽到地上喧譁,順手拿起一杯美酒瓊槳倒了下來,美酒正好潑到趵突泉裡,從此,趵 突泉泉水更加好喝了。就是因為這個傳說,我們把東邊的這個小橋叫來鶴橋。小橋最初是明萬 歷(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初年,歷城知縣張鶴鳴建,原為木橋,1956 年開闢為公園時 改為石橋。橋頭的牌坊上寫有“蓬山舊跡” ,另一面寫有“洞天福地” 。傳說海中有蓬萊、方丈、 瀛洲 3 座仙山,這 3 座仙山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人們來到趵突泉,看到趵突泉的 3 股水柱, 就像海中的 3 座仙山一樣,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猛然醒悟,原來仙山在此,所以明朝天啟年 間,濟南知府樊時英建“蓬山舊跡”坊。趵突泉被古人稱為仙景,這泉水也如仙水一般,所以 有喝趵突泉水長生不老之說。

南大門景區:我們現在來到了趵突泉南大門。南大門建於 1995 年,是一座仿宋建築,中國 的建築以蘇州最為著名。不過我相信,任何一位到過蘇州的朋友在蘇州都沒有見過這麼氣派的 大門,它建築面積 1575 平方千米,氣勢恢弘、壯觀,被園林專家們稱為“中國園林第一門” 。

此門有三大門匾:康熙提“激湍” ;王羲之提“濼源門” ;乾隆題“趵突泉” 。

王雪濤紀念館:王雪濤紀念館坐落在滄園內,王雪濤原名王庭鈞,字曉封,河北省成安縣 人,當年著名花鳥畫家,生前任北京畫院院長。

殷士儋(dan) 、張懷芝和萬竹園:始建於元代,因園中多竹而得名。禮部尚書殷士儋歸隱 於此修建“川上精舍” ,並易名“通樂園” 。殷士儋明代大臣。字正甫。因官至內閣大學士,人 稱殷閣老。濟南人。曾任(隆慶皇帝)的講官。萬竹園為其故居,並有《聊齋志異。狐嫁女》 的傳說。萬竹園當時叫通樂園,取與民同樂之意。清代詩人王蘋因園中望水泉為七十二名泉序 列第二十四,故稱“二十四泉草堂” 。1916 年軍閥張懷芝任山東督軍兼省長,之前曾想為袁世 凱修生祠,後改建個人住宅。張懷芝是山東東阿人,畢業於北洋天津武備學堂。他身體魁梧, 儀表不凡,但性格魯莽,說話粗野,因此有“張三毛” 、 “張扒皮”之稱。張徵召能工巧匠,重 新修建,前後用了近十年時間建成。該園佔地面積 1.4 公頃,在建築風格上,吸取了北京王府、 南方庭園、濟南四合院的特點。院內前後共有大小院落13個,房屋186 餘間。並有“望水” 、 “東高”等名泉在院內。現國畫大師李苦禪紀念館坐落其中。

篇四:濟南趵突泉導遊詞

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濼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 北望大明湖。趵突泉公園是以泉為主的特色園林。趵突泉又名檻泉,為濼水之源,至今已有二 千七百年的歷史。

趵突泉,三窟併發,聲如隱雷, ”泉源上奮,水湧若輪“。泉水一年四季恆定在攝氏 18 度 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嫋嫋,像一層薄薄的煙霧,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 繪,雕樑畫棟,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諸如曾鞏、蘇軾、 張養浩、王守仁、蒲松齡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

泉池西側伸入水中的”觀瀾亭“建於明朝天順五年,亭內設有石桌、石凳,供遊人休憩賞 泉。亭西牆壁上嵌刻的”觀瀾“為明代書法家的墨跡, ”第一泉“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間書法家 王鍾霖手筆,亭西”趵突泉“石碑,由明代山東巡府胡纘宗所書。趵突泉東池北岸,依水而築, 窗明几淨的建築就是有名的蓬萊社,又稱望鶴亭茶社,當年康熙、乾隆兩位皇帝都曾在這裡臨 水靜坐,品茗賞泉,領略趵突泉的萬般風韻,當品嚐到趵突泉水後竟將南巡中攜飲的北京玉泉 水全部換成趵突泉水,故有”潤澤春茶味更真“,不飲趵突水,空負濟南遊之說。

趵突泉北岸有一組較大的古建築群,通稱三大殿。最南大殿”濼源堂“,三間兩層,歇山 飛簷,古色古香,建於北宋年間,挹廈柱上,刻著元代文學家趙孟頫的著名詩句

”雲霧潤蒸華 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字型雄渾有力,詩句生動傳神,恰與眼前的波光水影交相輝映。殿堂 後面還有兩座大殿,原寫”娥姜祠“,現寫”娥英祠“,後人為讚頌舜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 而建祠,以志紀念。在三大殿院內的花格透牆上,鑲嵌著 30 餘方石刻,都是歷代名人的佳作詩 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院內的那尊罕見的”雙御碑“,記載著康熙三臨、乾隆二臨趵突泉的題詞詩文,標示著趵突泉的地位。趵突泉以南石灣泉處的白雪樓,是為紀念明朝文學家、後七子 領袖李攀龍所建,原樓毀於一旦,1996 年在原址重新修建與白雪樓連為一體的戲劇大舞臺,於 同年建成。這裡常年舉辦以京劇為主的各種戲劇演出,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演出活動中 心。趵突泉東南處的滄園據說是李攀龍曾讀書的地方,院內三廳兩院,外廊環繞,曲廊相圍, 院中奇花異木,蒼松滴翠,當代著名花鳥畫家王雪濤紀念館 1987 年建於此處,200 餘件繪畫常 年陳列展出。步出滄園,跨過楓溪島小橋,東北方向不遠處一泓碧水,從地面湧出似一面明鏡, 這便是七十二名泉中的漱玉泉,泉邊緣柳成蔭,泉水清澈見底,水石相激,淙淙有聲,猶如漱 玉。

由漱玉泉向西,柳絮泉、黃華泉、趴牛泉如一方碧玉,各展秀姿,並肩媲美。在柳絮泉邊 和柳絮泉西北方,各有一石砌方池,這便是著名的金線泉和老金線泉。泉水中有兩道來自不同 方向的泉水相撞,激起一道水紋,經過陽光一照,金光閃閃,故曰”金線“,因在一定氣候和 條件下才能出現”金線“,故有誰能看到金線,誰交好運的傳說。

登上趵突泉北假山,腳下蒼松翠柏,雜花爛漫,綠草如蔭,怪石林立,向下一看,假山石 壁上便是馬跑泉。在假山以南綠樹掩蔭下,有一方挺拔露骨,筋絡明顯,高近4米的太湖石, 其形如龜,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之藏寶。喻為濟南第一名石。坐落在漱玉泉北岸的李清照 紀念堂按照民族風格建成,院內溪泉、溪亭、疊翠軒、迴廊,奇峰聳立,松竹掩映,院落靜雅 素樸,當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一代詞人“、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柳深處,漱玉集中金石 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的墨寶刻立於紀念堂正亭和報柱上。室內,除陳列著女詞人著作、塑像 外,還有歷代名家對詞人的生平論述和作品評價的書刊及古今名人的書畫題詠等。李清照紀念 堂以西有一個三面小溪環抱,泉水淙淙,沿屋穿廊的小院,便是同治九年山東巡撫丁寶禎在此 建的培養科舉人才的”尚志書院“,又名”尚志堂“。

位於濼源大街的趵突泉南門,古今結合,造型別致,具有傳統風格和地方特色,堪稱中國 園林第一門,是遊人賞景留影的好去處。位於公園西鄰,環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園林勝景萬竹 園是趵突泉公園的園中園,佔地 18 畝,以 13 個不同院落組成,園內有望水、白雲、東高等名 泉,是一處獨具風格的私人庭園,始建於元朝,明代宰相殷士儋、清朝詩人王蘋都曾是此園主 人,後軍閥張懷芝佔據該園,歷經數年修建方成今日規模。1984 年正式對外開放。1986 年著名 國畫大師李苦禪紀念館設在園內。

18 個展室中國共產黨陳列字畫、 文物 200 餘件, 是迄今為止, 全國最大的書畫紀念館。園內還長年陳列著 200 餘件明清古傢俱和文物。萬竹園是在北方四合 院的基礎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園林的特點和風格,曲廊環繞,院院相通,樓、堂、亭、廡參差 錯落,園內木雕、石雕、磚雕堪稱三絕,1993 年被收入《中國傳統民居圖集》 ,無論從園林藝 術還是從歷史文物來說都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

篇五:濟南趵突泉導遊詞

遊客,大家好!歡迎到濟南的趵突泉來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李秋立,你們叫我李 導好了。今天,我帶大家到趵突泉遊園賞泉,希望我能陪伴大家度過一段愉快的遊園時光。

大家也許知道,濟南又叫“泉城”,就因為它有很多泉水,有名的就有 72 名泉,最著名 的九算趵突泉,它被喻為眾泉之冠,也是泉城的象徵。可以這樣說,不遊覽一下趵突泉就不 能說到過濟南。

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的“大客廳”泉城廣場的西邊,在濼源大街北面,公園始建於 1956 年,因為公園裡有趵突泉而得名。公園小巧玲瓏,清靜幽雅,是周圍市民晨練、遊玩的好地 方。全園由十個景區,今天,我來為大家就趵突泉景區、漱玉泉景區做重點介紹。

現在我們到了公園西側的趵突泉景區, 這裡可是大家擦亮眼睛觀賞的景觀。

這裡由亭臺 樓閣、廊、榭組成。高低錯落的建築像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噴吐騰湧的趵突泉。有三個大泉 眼一起噴發。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像不像雷聲滾動?這被稱為“趵突騰空”。趵突泉的泉水 一年四季都在 18 度左右,到了嚴冬,水面上的水氣裊裊上升,像一層薄霧。一邊是幽深的 泉池, 一邊, 波光粼粼, 一邊是彩繪的樓閣, 雕樑畫棟, 這些與薄霧形成“雲霧潤蒸”的景象, 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歷代的文學家、詩人都有作品讚美,就連康熙、乾隆皇帝都曾 經在趵突泉邊寫詩刻石,頌揚名泉。當代作家郭沫若、老舍業有讚美的文章。

“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 紅瘦”。

遊客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詞嗎?對了, 這是著名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

有趵突泉還有一處值得觀賞的景區,就是漱玉泉。漱玉泉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長方形、 四面欄杆用漢白玉砌成的、清澈可見的泉池。你們看,泉水從石壁上溢位來,活潑歡騰的流 入池塘裡,聲音清脆。相信女詞人李清照在這裡居住時,經常在泉邊梳妝打扮。漱玉泉對面 這座漂亮的院落,是為了紀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紀念館”。院內正廳的對聯是“大明湖畔 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 這是大學者郭沫若題寫的。

你們看,天資聰慧的李清照難道不正是名泉爭流的優美環境和晶瑩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的 嗎? 今天的趵突泉之行就要結束了, 希望美麗的趵突泉和我能給大家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 象,讓趵突泉的泉水給大家帶來靈氣和詩情畫意,讓美麗的泉城永遠留在你們的記憶裡。再 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