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當前位置 /首頁/體裁作文/日誌/列表

新課標國小數學研修日誌精選(4)

四、 重視數學生活化,體現數學價值

新課標國小數學研修日誌精選(4)

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教學中,教師應經常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數學的過程中及時掌握所學知識,感悟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事物,想身邊的事情,拓展數學學習的領域。

例如:求近似數是應用四作舍五入法,但對於什麼叫“四捨五入”法,可能當字面上理解是“滿五進一,小五捨去”,但對於國小生理解是抽象的。在教學時我注意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四捨五入”,例如,一位學生提到有天和爸爸去加油電子計價器上顯示92.53元,而收錢只收了92.50元。買菜時也遇到本來是2.95元卻收了3.00元。買肉時本來是1.45千克卻按1.5千克來算錢等等,通過這樣聯絡學生生活經驗對知識的理解才是透徹的,鮮活的,有意義的,易於接受的,並從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與價值。再如:我在執教《方程的意義》一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畫面蹺蹺板引入,讓學生體會到蹺蹺板的平衡原理,再把這一原理巧妙的揉合到天平稱上,創設利用天平稱演示秤東西的生活例項,讓學生把生活問題抽象為用數學式子表答。在不斷的生活畫面切換中,學生通過猜想與推理,用數學式子表達出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數量關係,得出有大於小於關係、左右兩邊相等關係。再通過小組間合作,同學們自主動手按一定標準給以上關係式分類,在分類比較中不斷總結各類關係式特點,從而抽象概括出得出一類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活動中同學不但讓體會到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絡,也讓學生學會把生活問題抽象成數學知識的能力。

總之,各位老師課改的路是漫長而艱鉅的,只有在教學中不斷的學習、實踐、總結、再實踐總結中,才能探索出一條適於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