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作文

當前位置 /首頁/文化作文/習俗作文/列表

過年習俗作文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過年習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年習俗作文10篇

過年習俗作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裡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習俗也別有一番風味。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後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為我們過得很好,就能讓莊稼風調雨順。拜完灶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彩排”,因為只是有些人現在來不了。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蔥蔥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後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後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隻,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餘(魚)。吃完午飯,在平時,應該是每日一次的午後休閒時光,但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為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的時候,更為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灶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臺,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因為這時灶神君嘴上的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因為今後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製作過程更加熱鬧了!!這是我家鄉的習俗,你的呢?

過年習俗作文2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爸爸將“福”字倒著貼,焦急地喊起來。“沒貼錯!”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為什麼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呢?”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原來,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聽完爸爸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麼理髮要趕在二十七呢?”“哦,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我又發問:“那為什麼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那為什麼送禮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這是因為啊,橘子的‘橘’字與‘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節用橘子相互饋贈求個大吉大利!”“原來如此!”爸爸又說:“還有‘接財神’這一習俗。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戶辦酒席,為財神爺過生日。”我這才全明白。今天我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太迷信了!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同學們,我對“年”的習俗收穫很大,可我不知你們的收穫,若有更新奇的,快來告訴我吧!我先在這裡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過年習俗作文3

新年作為中國最盛大的節日,當然是少不了許多活動和事務的。備年貨,貼春聯,拜訪親戚,吃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別忘了還有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收紅包。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家家戶戶都要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

在貼春聯的同時,人們還會把“福”倒過來貼,之所以把“福”倒過來貼,是因為這樣能表達福到的意思,十分吉祥。

新年七年級,人們都要早早的起床,穿上新衣服出門走訪親戚朋友。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平安,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放置床邊。另一種就是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包包裹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給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依然盛行。

過年還不能缺少一樣東西,就是爆竹。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嘩嘩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燃放是爆竹是中國新年的傳統習俗。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品種的花色也日見繁多。

過年習俗作文4

過年習俗 我的家鄉在巴馬縣的坡幫村,那裡的過年習俗可真有趣。如果你不信,就聽我說說吧!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把我和哥哥叫過去說:“你們去河邊把我們家的牛、豬、雞、鴨……給帶回來。”說完,把一個籠子和兩條繩子交給了我們,我就拿了一條繩子,心想:“真刺激,我還是第一次去趕牛呢!肯定很好玩。”這樣我就和哥哥高高興興地上了路,一路上我們還看見許多小朋友也跟我們一樣,去要他們 家的牛、豬、雞、鴨。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河邊,我一看河邊什麼動物都沒有,更沒見爸爸所說的牛、豬、雞、鴨……只見河邊只有一塊塊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石頭,我就問哥哥:“我們家的牛、豬、雞、鴨……在哪?”

哥哥指著河邊的石頭說:“在那裡呢。”接著說:“走,一起去把石頭裝進籠子裡,這就是我們要的雞、鴨、牛、豬等。”我不懈地問哥哥:“這些是石頭呀!怎麼是家禽呢?如果把它裝進籠子裡呢?等真的牛、豬、雞、鴨來了怎麼辦呀?”哥哥坐在河邊的大石頭上跟我說:“因為這是我們家鄉的一種風俗,這些石頭代表了牛、豬、雞、鴨……。每年年三十的早上,這裡的人們都會到河邊來把它們拿回家,先放在門外,到了晚上12點放完鞭炮後才能拿進門放在家裡,表示來年家禽興旺、有吃有財的意思。”我一聽,這才明白。我心想 :既然是這樣,我就多拿幾塊石頭回家,我們家明年就家禽興旺,有多多的牛、豬、雞、鴨等。於是,我就和哥哥選了幾塊石頭裝進籠子裡,又用繩子綁了幾塊石頭,就高高興興的拿回了家。 你們說,這樣的風俗是不是很有趣?

過年習俗作文5

新年到了

新年到了!人們在大門上掛年畫、貼窗花。外婆剪的窗花在村子裡可是數一數二的,一張張火紅的紙在她的手中,好像被賦予了生命,一剪子下去把農家歡樂剪出了芬芳!

新年到了!人們都會穿上新衣服,紅的、藍的、綠的……各種顏色的衣服把廣場打扮的亮麗多彩。人們的臉上還洋溢著新年的快樂。

新年到了!人們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有熱騰騰的餃子,有潤滑可口的燉雞,還有粉裡透紅的大蝦……等大家都吃飽了,就一起看春晚,直到新年鐘聲響起。

當然,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收紅包了,只要你一不留神,孩子們的口袋裡就都裝滿紅包啦。

新年還有許多有趣和好玩的事,比如猜燈謎、寫福字等。新年帶給我們的是快樂、團圓……

守歲

除夕那天,我最期待的事情是守歲。聽爸爸說,守歲在西晉就有記載,百姓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既有辭舊歲、捨不得時間流逝、珍愛光陰的意思,也有年輕人為延長父母壽命的含義,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夜,早早吃過年夜飯,左鄰右舍道過新年好之後,我們就開始了守歲。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大人嗑著瓜子,小孩吃著糖果,邊聊天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沒有催促上床的嘮叨聲,也沒有早上起不來的擔憂,時間是從容的,心裡也很歡快。一旦覺得節目有些無聊時,還可以趁機約上三五個小夥伴放上一通煙花。

一整晚熬著不睡覺,雖然有些睏倦,但特別熱鬧、特別開心。宋代詩人蘇軾有首詩裡說道: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說得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過年習俗作文6

快過年了,請菩薩是必不可少的。人們通過請菩薩來祈求一年平安,因此十分鄭重。

大年三十早上,公雞才剛打鳴不久,我們家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首先抬出一張方桌子,擺放在堂屋靠近門口正中央的位置,上面放的供品也是有講究的,紙錢、年糕是必須要有的,另外還得有葷,有素,有水果,再講究一點的人家還會放各式小吃。按老規矩,葷食至少得有三樣——魚、雞和豬頭但是不可以放羊肉,至於為什麼連奶奶也說不清楚。素食也規定是三樣——油豆腐、豆腐乾和千張。水果一般有橘子、蘋果和香蕉,寓意平安吉祥。

桌子的南沿中央放在個香爐,香爐上要點上香。點香也有講究,如果是大香,就點三支,如果是小香,就點十二支。香爐的兩旁,擺上祭祀用的銅蠟臺,點上紅紅的大蜡燭。桌子的東西兩沿各放十二雙盅筷,盅裡斟上紅酒或米酒。酒不能斟太滿,但要把酒瓶,擺在蠟燭邊上,這樣菩薩渴的時候可以自己動手再倒。另一邊的蠟燭旁要放上鞭炮,到儀式完成後燃放。桌子的北沿上豎一木架子,架子裡放有著菩薩名字與影象的摺子,大氣又形象。

一切快大功告成了,我們一家人就一一在菩薩面前作揖。等到香燭燃到一半左右時,全家又一次一一向菩薩作揖。然後爸爸吹滅蠟燭,把鞭炮拿到門前放了,把紙錢燒了(我們這許多老人都不說燒紙錢,而說成敬紙線)。這算是跟菩薩送行,也是希望自己的祈禱可以成真。

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裡,我默默祈禱:願家人平安、快樂,願自己的學習越來越好,願一切希望可以成真。

過年習俗作文7

我的家鄉是九江,在過年的時候,可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呢!

過年前夕,家家戶戶掛滿臘肉、臘魚和臘腸,像是在為人們提前宣告新年的來臨,又像是在爭鬥誰更有喜氣。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訂年貨,有的還在打掃衛生,還有的正在分配紅包,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們臉上的喜悅卻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來臨,街道上空無一人,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絡繹不絕,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團聚在一起,手烘著溫暖的火,正愜意地吃著由“頂級廚師”婆婆親自現做的`可口飯菜。可為什麼大家並沒有“大飽口福”呢?嘿!這你都不知道?當然是為大吃幾碗“壓軸菜”——八寶飯啦!八寶飯俗稱我國的年夜飯,是由甜糯米和幾種乾果拌成的飯,據說吃這一年就萬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飯後,便到最令人激動的環節,那就是——發紅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獻殷勤,逗得爸爸媽媽直樂,大人們才給我們“小費”,可“小費”也不是白拿的,還要幫大人們在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這對聯也是我國過年時的著名傳統習俗之一,紅運來臨的象徵。

七年級八年級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來人往,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有句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七年級二,無心拜年九年級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咱們九江人也同樣好拜年這口。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都要去別人家拜個年,說上幾句祝福,以示祝別人在新的一年裡家道興旺。

怎麼樣?你想不想也來體驗體驗九江過年時的習俗?

過年習俗作文8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並且最受歡迎的傳統節日之一。

過春節俗稱過年,尤為老百姓所喜愛,她意味著,父母與在外求學的孩子必會相聚,白髮老人與外出打工的兒女們定會重聚,也就是說是家人團聚的時刻。

要說這“年”,首先還要說一下臘月24日和28日(陰曆)這兩天,這兩天是一年的最後兩個“會”。(百姓統一購物的一天)。這兩天,媽媽會領著兒子和女兒上街買衣服和鞋,“新年新氣象”嘛!家鄉也多在這兩天買好過年之物——肉、魚、蔬菜、鞭炮、禮物(以備年前的贈禮和年後的走親戚)、春聯(多在28.29.30)。……當然,年前幾天男孩子會去理髮,家人會去洗澡等。

接著便是“小年”。一般情況下(有時,一年內無“三十日”),這一天,家家中午包餃子吃(肉的),並且剛下鍋時要先放一盤炮;而開鍋的第一碗當放在堂屋的中間,稱為“祭神”。當天下午,“男主力”負責貼春聯。而女主人則負責包明天的餃子(素的),並且將房屋‘院子打掃乾淨。黃昏時,晚輩則會到長輩家中送大饃和果子,並至上自己的祝福。當天晚上,則是全家人歡聚一起,吃個“團圓飯”,並暢談一年的風風雨雨和快快樂樂。全家人其樂融融。飯後,各兄弟則會帶領全家共度“除夕之夜”。會去父母家說話聊天。睡覺前,則會放三個響炮,叫做“關門炮”。此夜,因家庭應都有電視,故有人便會熬夜看春晚(“堵元寶”)。

一覺醒來,便是大年七年級。這一天就圖個早,並且氣的越早,表明這一天越有福。起來的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亦是三個。今天早上下餃子前,也會放一盤炮,叫做“喝湯炮”,第一碗亦應放在堂屋貢神,第二碗則應送去咱家長輩。這一頓飯,必應吃飯頭(即實饃)。這叫做“新年一口實,身體結結實實。”另外,這一天不能將水潑向外邊,因水象徵財富。這一天,年輕夫婦、朋友、同學會結伴到市裡去玩賞。

另外,“十五”之前打碎的器皿也不能扔;“十五”放“花”、挑燈籠;除夕夜裡,枕著壓歲錢睡覺。

過年習俗作文9

年味的清香漸行漸近,隨著脣齒上臘八粥餘味的淡去,年味也飄到了咱家。

在熬過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樣後,我也終於盼到了大年三十。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咱家雖說離同學們沒有百八十里,但也具有著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

每當人們駕著車,拉近與我家距離的時候,長輩與小輩們必定出來迎接客人。如果緊閉窗門,並且門可羅雀的話,說明這家主人並不好客,也不方便接客,只好讓你在寒風中受凍,最後知趣的離去。到了下午家中便熱鬧起來了,特別像我奶奶有七姐妹,爺爺有八兄弟的家庭。沒個大圓桌,沒幾十道好酒好菜又怎樣招待客人呢?

說到吃飯,就不得不提家喻戶曉。儒婦皆知的年夜飯了。這可是除夕夜的重頭戲,熱鬧的十幾人圍一桌,冷清點的也有一個家庭,這是一家人團圓的好日子。在外邊做事的人,除外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桌還必須是圓的,象徵團團圓圓。在飯桌上大人向小孩們表示期許,小孩則向大人祝福,大人與大人之間也不再拘束,舉著酒杯互相敬酒。除夕可是孩子們的天堂,這一天可以藉著理由盡情玩耍,大人也不會在這一天讓孩子們上床睡覺。

正月七年級雖沒有除夕那麼熱鬧但節目卻豐富得多。

這天,人們不可向外潑水,不許掃地,這彷彿是期望財源滾滾的意思。大約在早晨四五點時,爺爺就會點燃“迎春炮”祈福。正月七年級是新年的第一天,在這第一天中,人人都想給來年起個好頭,這一天中,人與人之間不許吵架,孩子也不能哭出眼淚,不許說髒話。門前堆著爆竹紙皮,孩子們也會在這叢中翻翻找找,希望找到未放出來的鞭炮玩。爺爺也會帶著我向常住在深山老林中的太公,向他的墓碑說聲“新年好”。除夕與七年級也正是收紅包的好日子,七年級早上醒來便會發現枕頭下的紅包,去拜年也會收紅包。除夕就更不用說了,每個來咱家吃團圓飯的人,都會給小輩們發紅包。

俗話說:歲歲年年花相化,年年歲歲人不同。每一年的人們雖在變,但民風民俗卻今昔未變。

過年習俗作文10

過年了,各村有個村的過年習俗,我來講一講我們這兒的過年習俗。

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裡。能吃到家裡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在這一天,還要包餃子,吃大糖。

祭灶過後,家家都忙於置買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更不能少。置辦年貨一直忙到臘月三十。至今我們仍流傳有一首過春節的民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貼門旗兒。”

大年三十兒慣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以往這一天,我們這兒還有諸多舊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業封門”、“說書封板”、“討飯的封棍”等,諸如此類。而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現在除夕,仍沿襲以往許多好的習俗。除夕之夜雖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親友,看電視,猜迷語,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團聚一堂,互相勉勵,總結一年來收穫,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學習計劃。"守歲"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容。當午夜的鐘聲響過,人們爭放第一掛鞭炮,這又意味著開封人開啟未來的決心和幹勁。

正月七年級,家家即早起床,更換新衣,洗涮完畢,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後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裡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開封"早拜年,晚拜壽"的習慣,七年級午後,拜年活動即告結束。

正月八年級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這時,我就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孃家。

我們下午不能走親戚。

TAG標籤:過年習俗作文 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