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當前位置 /首頁/文學體裁/古詩/列表

八年級語文赤壁古詩文翻譯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語文赤壁古詩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語文赤壁古詩文翻譯

八年級語文赤壁古詩文翻譯

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作者:杜牧

原文 Original Text

譯文 Translated Text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折斷的鐵戟沉埋黃沙還沒有銷掉,拿起來一番磨洗仍可辨認出前朝。如果東風沒有幫助年少的周瑜,銅雀臺春宮深處就會關著二喬。

【譯文】

斷戟沉沒泥沙中,六百年來竟未銷熔;自己拿來磨洗,認出是赤壁之戰所用。

假使當年東風不給周瑜的火攻計方便;大喬小喬就要被曹操鎖閉在銅雀臺中。

【註解】

[1]折戟沉沙:斷了戟沒入沙中;戟:一種武器。

[2]東風:東吳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營要藉助東風。

[3]周郎:周瑜,吳軍統率。

[4]二喬:吳國二美女,大喬嫁給吳國國君;小喬嫁給周瑜。

【評析】

這首詠史弔古詩,似是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倖。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蹟,後二句議論:赤壁大戰,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思極為精巧,點染用功。

關於《赤壁》說課稿

一、說教材

杜牧的《赤壁》這首詩是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以地名“赤壁”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作者抒發了對國家興亡的感慨以及個人懷才不遇的悲憤。

二、說學生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內容的能力,已經知道有關絕句的常識。

三、說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中對第四學段(7—9年級)關於詩歌教學的要求是“誦讀古代詩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基於這一指導我設計的目標如下:

(一)知識與能力:

1、回憶“折”這個字的三個讀音並區別用法

2、掌握“戟”的讀音

3、解釋“銷”、“將”、“與”等字的意思

4、理解每句詩的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

5、識別並掌握“興、用典”這兩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6、懂得分析詩

歌要知人論世,學會分析詩歌“以小見大、虛實結合”等表現手法的運用

7、通過對該詩結構(由記敘引發議論)的分析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議論文寫作技巧: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8、理解文章所抒發的情感

9、懂得在生活中要抓住機遇的道理

四、說重點難點

重點:

1、瞭解“詠史詩”

2、詩歌結構的分析

3、以小見大、虛實結合表現手法的運用

難點:

1、以小見大、虛實結合表現手法的分析、講解

2、“二喬”的象徵意義

3、作者所表達的深刻內涵

五、說教學方法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基於這一理念,我採取“誦讀涵泳法、揣摩語言法”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通過對語言的細緻揣摩來體會作者的情感,感性的認識這首詩。“沒有問題的課堂不是成功的課堂”因而我還運用“提問對話法”共同挖掘、深討該詩,理性的認識本詩。

六、說教學流程

提前佈置好預習:劃出自己認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詞,做到會讀會寫。

匯入:導語:大家還記得國小時學過的一首詩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啊?以此引出作者,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杜牧(看螢幕)我們今天呢再來學習他的另外一首詩《赤壁》。這首詩呢作者不再描寫眼前的雨景通過借景抒情抒發內心的苦悶而是帶領我們穿越時空親臨歷史的戰場。亮標:讓學生対本課學習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切入:

1、解題:幻燈片展示赤壁的圖片並介紹赤壁之戰讓學生對赤壁有直觀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2、學生自由朗讀詩歌,然後教師幻燈片展示準備的字詞,完成目標檢查預習情況。

3、教師範讀詩歌,學生注意領會,把握古詩的誦讀節驟。請學生讀詩,其他同學注意聽。全班一起朗讀。

4、分析詩歌內容

①落實字詞:幻燈片展示“戟”、“銷”、“將”等字讓學生回答這些字詞在詩中的意思完成目標3。

②理順詩意:請一位學生讀詩,其他同學注意聽並思考每句詩的意思接下來請學生翻譯詩意完成目標4。

推進:

1、分析結構理清作者思路:讓學生默讀該詩並思考問題“前兩局和後兩句分別使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聯絡?”完成目標7

2、分別研究前後兩句讓學生知道前兩句記敘是實寫,後兩句議論是作者的感慨是虛寫從而引出“興”這個修辭手法和“虛實結合”這一表現手法

3、提問“詩人的感慨因何而發?”引出“以小見大”這一表現手法

4、老師指出這首詩寫了歷史事件介紹“用典”這一修辭從而完成目標5、6深入:

七、說板書設計: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八、說課外作業佈置:

1、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2、比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