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當前位置 /首頁/文學體裁/散文/列表

悲劇探討遠去的信札散文

靜美:

悲劇探討遠去的信札散文

本來這封信就夠了,但重讀你的信之後,覺得有必要專門就你的悲劇實驗和悲劇觀談一談我的見解,和你共同探討一下。

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別人看。這就是說,足以稱之為悲劇的東西必須具備的前提之一,就是具有價值。而沒有價值的東西被撕毀則是喜劇了。而你要用你寶貴的一生作悲劇的嘗試,這本身應該是有價值的。作為你自己來說,你所付出的代價是任何東西無可比擬的。而你在肯定自己的嘗試是悲劇的同時,卻否定了這種實驗的無價值。這裡就出現了矛盾。有無價值是構成悲劇的依據之一。如果你否定了自己用生命作嘗試的悲劇是沒有價值的,那又怎麼理解你的悲劇觀呢?而且,既然沒有價值,那又何必用自己的生命進行試驗呢?可想,這種要進行悲劇實驗的意願是強制性的,是在不得已的情境下產生和進行的。因而,它是沒有價值的,也不是悲劇的。這只是表明了你這作出將自己的一生作悲劇實驗的決定時,並沒有充分理解和肯定你的實驗是否有價值,是否將構成悲劇。也就是說,你的悲劇信念並不是堅定的。這種信念只是因為生活的挫折,心靈的斷裂而一時之所至,它會隨著境遇的變遷而動搖,而自行消退。

從這裡,你還必須注意這樣一個問題,即悲劇的另一構成前提:悲劇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你所意識到的悲劇內容和要求,是不是反映了一種歷史的'必然要求。這裡所說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指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反映人民意願,另一方面指一切具有真善美的意願、要求、動機和嚮往。它包括社會的和個人的兩大類。這一些必然要求由於惡勢力的阻擾和破壞而遭到苦難和不幸,而且,悲劇主人公的不幸結局是在悲劇主人公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將遭受苦難,並無所畏懼的,心甘情願承受的這樣一種歷史發展過程,即悲劇歷程。因此,悲劇就是有價值的、反映歷史必然要求的,而且是意識到的、由自己心甘情願去承受的苦難和不幸。你的所作所為已經構成悲劇,因而是有價值的。

還有一點是不能忽略的。對於悲劇主人公來說,他的苦難和不幸,並不是不公正的命運之使然。如果承認自己不幸的遭遇只是命運的地懲罰,那麼,這也不能構成悲劇。稱之為個人悲劇的一切,是因為個人善良的心靈,高尚的氣質,美好的追求,獨特的性格在惡勢力的摧殘下遭受的毀滅。只有這樣,才具有崇高的美學意義。你既然肯定自己的一切是悲劇性的,卻否定他的價值。實質上,這種悲劇觀念是悲觀主義的產物。因為你否定悲劇價值的實質,就是否定你的人生信念。一切都感到幻滅,而最終否定一切。這就是產生你的悲劇觀念的基礎。你想,既然一切都失去了價值,悲劇實驗又怎麼能進行下去呢?綜上所述,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你的人生不是悲劇,就必然是喜劇,但最終是悲劇。理由:一、你完全可以象千千萬萬的人們一樣,在你的身份和地位這種特定的生活圈子裡,無所企望、平平常常地接受你被限制的社會階層的一切待遇。別人是怎樣生活,你就怎樣生活。既不存非分的奢望,也丟棄了精神的追求。那麼,你就遠離了痛苦,以一種喜劇的方式生活,得到喜劇結局。但是,你學不會別人的生活方式,你有你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所以,這種喜劇不過是一種心酸的喜劇,實際的悲劇而已。二、使你的性格有一個充分的展示,以你的獨特的生活方式,置身於與你的生活環境鼎沸的矛盾狀況之中;而你的生活環境是你的意志不可改變的,現實的環境也改變不了你的意志。現實有現實無所不能的權力,你有你追求人生價值的自由。尖銳的矛盾不可避免。你還是你,一個不屈的精靈。為了喜劇,你必將放棄你的追求,這同樣是悲劇;為了追求,你將失去應有的喜劇,這也是悲劇。然而,悲劇並不是可怕的東西,悲劇也不是悲慘的東西。我怎麼要從理論上論證你的人生是悲劇呢?因為我和你探討的是作為美學意義上的悲劇,也就是具有人生偉大意義的悲劇。也就是說,我希望你的一生是有偉大意義的一生。這個意義的美學表現就是悲劇。但是,悲劇可不可以調解呢?古典悲劇理論家早有定論。我在這裡不談及。我只是要說明一點的是,作為我們自己的悲劇調解,就是我們的事業。事業的成功與否我也不管。我們追求事業是為了增添我們悲劇的美學色彩。不管怎樣,悲劇是崇高的,也是偉大的。我們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那麼,我們的一生也是崇高的,偉大的。

靜美同學,堅定信念,勇敢地去試驗,去追求,讓悲劇增添你人生更美的色彩吧!我,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將成為你的朋友,成為你的知音。

TAG標籤:散文 信札 悲劇 遠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