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

當前位置 /首頁/語文知識/說課稿/列表

【精品】說課稿範文錦集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說課稿範文錦集7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小動物的奇妙變化》是河北版三年級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內容,這個年級段的學生一般都是喜歡玩小動物,但卻不懂得愛護它們,也不懂得去仔細觀察它們一生的變化。因而,捕捉和傷害動物的現象常有發生。本課課文針對兒童這一特點和實際,從正面對他們進行動物生理變化的教育。從側面對學生進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課文圖文並茂,生動形象地介紹了人類的朋友--動物們一生的生理變化。教材的特點是:一、突出了環境教育和生態教育。二、突出教材本身的特點,選材於農村,以學生的實踐探究為主。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出發,從他們身邊的動物說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積極性。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行為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個別小動物一生的生理變化,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去進一步的研究其他動物的一生。

(2)情感目標:感受動物的可愛,激發學生喜歡動物的情感,願意和動物交朋友。

(3)行為目標:能善待動物,自覺保護動物,不捕捉,不傷害它們,增強環境和生態保護意識。

3、教學重難點:區分動物的童年和成年,觀察動物的成長變化作為本科的重點。如何飼養小動物,並且不去傷害它們作為難點。

4、教具、學具:動物錄影、動物圖片,飼養動物所需要的工具。

二、說學情

綜合課的學習氛圍應該是輕鬆而誘人的,再加上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周圍不少的動物,已初步瞭解到動物的一些知識,但是他們的主觀意識尚未成熟,不懂得去細心觀察,更不會自覺地善待動物,因此,引導學生明理,指導學生行為,培養他們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從身邊來感受科學。

三、說教法

我在設計本活動教學時是採用情感體驗模式,以境育情——明理激情——育情於行為主線。以學生為中心,掌握知識,發展思維。我設計的教法有看錄影聽故事,動手粘圖片,討論,遊戲表演,動手飼養等,這樣就使教學過程更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動態性和實踐性。

四、說學法

本活動的學法可以歸納為五個字:猜——看——思——議——行,這樣可以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目的是引導學生迴歸到生活實際中來,讓學生親身體驗直接實踐,在玩中學,在實踐探索中提高認識。

五、說教學程式

本次活動的程式分三個環節。具體操作如下:

(一)猜謎激趣,入境育情

我認為猜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能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豐富想象。我在活動匯入部分設計了“猜猜看”環節,出示菜青蟲圖片讓學生猜一猜他的媽媽是誰?等學生猜出後,我再通過放映錄影,真實,生動,形象地再現各種小動物和媽媽一起生活的場面。讓學生感受到動物們之間也有親情。老師提問:為什麼有的小動物童年和成年截然不同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小動物一生的奇妙變化。板書:小動物的奇妙變化

(二)走進教科書,明理激情

這一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重要環節,通過讓學生走進教科書聯絡生活實際,感受小動物一生的快樂生活,讓教材與學生實際生活產生共鳴,真正體會到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從而激發學生對動物的喜愛,願意和動物交朋友這一情感。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1)、收集動物的“童年故事”和動物的成長變化,

(2)、飼養小動物,觀察它們的成長過程,

(3)、小動物比童年主題班會。

1、活動與體驗

學生通過看錄影和動物圖片,從中知道許多動物媽媽和動物寶寶的知識,如:菜青蟲的奇妙變化,蠶寶寶的奇妙變化等等。我藉助多媒體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圍繞錄影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以達到認知目標的教學。學生把自己的問題當面提出,由大家一起解決,對於解決不了的問題寫在問題生成卡上。

學生圍繞“動物的童年故事”和“動物的成長變化”兩個話題到圖書室收集資料。學生把收集到的知識填寫在收集卡上,最後裝訂成冊供大家欣賞,學習。學生把收集到的動物的成長變化的知識填寫在課本的表格中,並對它們小時候和長大後的樣子進行比較,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做出課堂小結。

2、養殖與觀察。

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並有條件飼養的小動物來餵養,每天認真觀察,記錄它的變化,親自體驗一下小動物成長變化的過程。強調要愛護小動物,不要傷害它們。

3、展示與評價:“小動物比童年”主題班會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會了解許多小動物成長變化過程中的奇聞趣事,學生在活動中可以帶著頭飾來表演,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藝。最後評出表演最好的學生,給它們獎勵。激發他們的興趣。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藉助於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紮實的基礎。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會用1-5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2.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寫1-5各數,並注意書寫工整。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的能力。

4.使學生體驗與學生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本節課的重點:使學生掌握1—5各數的寫法。

突破方法:利用課件展示,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掌握1-5各數的寫法。

本節課難點:使學生掌握1-5的基本含義。

突破方法:通過情景演示,使學生掌握1-5的基本含義。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

新課開始,電腦出示課本第14、15的彩圖,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4人一組充分說一說這些美麗畫面上都有些什麼,並有序的一一數出,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舉例說明法

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的含義以後,要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用1—5中的任意一個數說一句話,通過學生舉例說明,既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又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獲得用數學的體驗。

3.發現法

學習1—5各數的時候,教師發給學習小組一些圓片,讓學生自己擺一擺、比一比,通過擺圓片,讓學生髮現在1的基礎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礎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從而瞭解數的順序,得出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教師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

三、說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觀察比較以及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法、觀察比較法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方式,同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1.觀察法

觀察主題圖的畫面及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例如,觀察教學主題圖時,目的明確。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畫面上都畫了什麼,觀察結束後組織討論,你怎樣看就會又快又不數丟物體呢?這一安排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而且教給學生觀察的思維方法。

2、實踐操作法

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學1—5各數的大小比較的時候,通過學生動手擺圓片,親身感知、體驗數的順序,從而得出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培養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知識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式

本節課主要由四個環節來完成;

(一)觀察探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1、圖片引入,讓學生看看圖上都有些什麼,要怎樣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會丟,明確要按一定的順序觀察。這樣教學設計提供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抓住孩子愛玩的特點,積極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從圖過渡到數,建立數的概念

1、從圖過渡到數。同學們都說有1只小狗,那麼,除了小狗,還有什麼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此時,板書1.

2、同樣的思路教學2—5各數的認識,這樣就讓學生很好的體會到數字來源於生活,從而把數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絡起來。此時分別板書2、3、4、5.

(三)聯絡生活實際,學會運用數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以後,設計遊戲,讓學生在自己身上、教室裡、家裡找一找、數一數,並用學過的數說一句話。這樣就讓學生把生活實際與數學較好的聯絡起來,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解決問題。

(四)動手操作圓片,學會比較數的大小

1、認識數的意義以後,讓學生自己擺圓片,擺一擺、比一比,哪個數大,你是怎麼想的?

2、認識數的大小以後,進行猜數遊戲,如5的前面是幾?3的後面是幾?還有可能是幾?通過反覆練習,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數的大小比較這一知識點。

3、最後學習寫數。學生對1-5各數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導學生規矩、工整的寫數。這一教學環節就要充分利用電腦軟體的直觀性,清楚的顯示1-5各數運筆的軌跡,先讓學生觀察、感知,再通過描紅、獨立書寫達到預期的效果。

(五)課堂小結

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小結。提問: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們學會了嗎?請幾位學生回答,老師再做小結。

(六)作業

課本16頁的做一做、小練習冊13頁的寫一寫。

說課稿 篇3

通過《千字文》的教學使我和學生了解了歷史,增長了知識。比如,"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重視到光陰的可貴。學到這裡,我馬上就讓學們背誦人們熟知的"一寸光陰通過《千字文》的教學使我和學生了解了歷史,增長了知識。比如,"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重視到光陰的可貴。

學到這裡,我馬上就讓學們背誦人們熟知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教學中這樣有機的結合起來由淺入深學生容易接受。

《千字文》在形勢上,採用了通俗易懂,活潑自然的韻語形式。因此我就根據這個特點結合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初步讓學生們領略了漢字的韻律美。語言的運用上,多采用淺近的文言和白話夾雜的方式,讀起來琅琅上口,絕不枯燥。

《千字文》的特點之二是用字上基本不重複,而大多數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易讀、易認,通過學習來鞏固學生平時學過的字詞。從內容上講知識面也廣,如,對農耕季節的變換,農事的忙閒,年有四季之別,人有老少之分,是自然不能改變的執行規律。從倫理道德、社會規範、文史知識等各犯方面的知識,滿足了兒童成長過程中對各種知識的需求。與整個社會對與人的培養要求是一脈相承的,符合兒童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這樣的"百科全書"是的教材,十分有利於傳統文化的傳播。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教學中這樣有機的結合起來由淺入深學生容易接受。

說課稿 篇4

說教學設計

(一)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本課教學我確立了知識、能力、情感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含義;理解二者的區別和聯絡;結合典型事例,理論聯絡實際,正確認識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指出偷稅、欠稅、騙稅和抗稅是違法行為,應負法律責任。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辨別比較能力,觀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引導學生樹立依法納稅的意識,使學生懂得自覺納稅是愛國行為,偷稅欠稅等行為是可恥的違法的;同時使學生懂得既要有自覺納稅意識,也要有監督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關心國家對稅收的使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使學生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二)說教學內容

教材內容的地位、作用與意義

《依法納稅》這一框題的內容在《經濟生活》這一整體中是一個重點內容,因其內容反映了現實經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問題,“稅收”;並且它的內容較之“分配方式”“財政”等內容更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政治學科新課程改革“貼近生活”、“幫助學生參與當代經濟生活”理念的要求。

教材的編排特點、重點和難點

(1)編排特點:《依法納稅》是《經濟生活》第三單元《收入與分配》中的最後一框題,是第九課《徵稅和納稅》的重點也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

(2)教學重點:“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教學重點。

(3)教學難點:“納稅人與負稅人”的關係是教學難點。

(三)說教學物件

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稅收對國家財政的重要性以及稅收及其種類等相關內容,並且南莊本地有大量的企業,學生對納稅人納稅特別是本地企業的納稅有著一定的`感性認識。但高一學生接觸和了解的生活實際有限,學生的知識儲備比較少,本課內容對他們而言有一定難度。

學生學習方法和技巧

觀察發現法、思考評價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歸納法。

學生個性發展和群體提高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群體提高是在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本課內容以探究活動為主,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自由活動的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討論,既活躍了思維,拓展了視野,也增強了自信。另外還要用不同的尺度去合理地評價學生。要使每一位學生認識到自己是能學好的,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四)說教學策略

教學設計思路

為實現師互動共進,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探究性學習,我將本堂課教學設計思路定位在師生互動、共同探究,突出對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並多結合學生生活中特別是南莊本地和佛山地區的例項,適時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在生活現實的情景中體悟道理,學會參與當代經濟生活。

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直觀演示法、集體討論法、講練結合法等

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

採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情景演示視訊、相關案例圖文演示、學生喜聞樂見的fLAsH動畫、歌曲等,活躍課堂氣氛,強化教學效果。

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匯入稅收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直接或間接與納稅發生聯絡1、探究活動一,2、播放情景短片《納稅與我無關?》

3、展示生活場景:銀行取款、超市購物等集體討論,並發表自己對短片和情景展示的看法,形成認識:人人都與納稅有聯絡。

講授新課一:納稅人與負稅人

1、納稅人與負稅人的含義

2、納稅人與負稅人既有聯絡又有區別

3、人人都是負稅人1、突破難點,2、採用概念關係圖分析法和材料分析法,3、結合課本85頁例子,4、分析納稅人與負稅人的含義和關係。

5、點出不6、一定每個公民都是納稅人,7、但都是實際的負稅人。分析85頁關於電器廠和超市誰是增值稅納稅人和負稅人,明白兩者之間的關係。

二: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1、為什麼要依法納稅

2、違反稅法的現象

3、樹立權利和義務意識,4、積極行使稅收監督權1、突破重點,2、播放fLAsH《假如國家沒有稅收》,3、分析稅收的性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4、探究活動二:《我當一回稅務官》,5、採用材料分析法,6、結合南莊和佛山本地例項,7、分析四種違稅現象及處罰,8、並用圖表歸納整理這塊內容。

9、播放fLAsH歌曲《十年》

10、探究活動三:播放短片《買掌上電腦》和《拆來拆去的市中心雕塑》通過對各種動畫和現實材料的瞭解,進行積極的探究活動,從而明白稅收的性質,樹立依法納稅的思想,敢於跟違反稅法的現象作鬥爭,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不足,並積極行使對稅收工作的監督權。

練習鞏固

xxxx年大學聯考廣東卷16、17、18題

情感昇華課後探究活動安排:

情景設定:在稅收宣傳活動日中,某稅務機關征集稅收宣傳標語和口號,請你為其設計稅收宣傳口號。

板書設計:

納稅人和賦稅人

1、納稅人

兩者關係

2、賦稅人

二、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違反稅法的行為及其處罰

樹立權利與義務意識,積極行使對稅收的監督權

(五)說教學評價

本節課我在教學中主要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自己身邊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力求體現《經濟生活》的“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要求。整節課以學生探究活動為主,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輔助材料豐富多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講練結合,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最後安排了一個實際操作活動,讓學生利用所學本課知識設計稅收宣傳口號,體現了思想政治課“服務生活”的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說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作為負稅人的意識不強,許多學生覺得自己與稅收無關,也很少有把權利和義務結合起來,積極監督身邊的交稅與收稅行為,教師要多作引導,讓學生做到“知行合一”。

說課稿 篇5

《紙船和風箏》是一個有關友誼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細讀課文發現,裡面蘊涵著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友誼的長橋,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第二個故事是:松鼠和小熊因為一件小事的爭吵,象徵著友誼的紙船和風箏不見了,兩個小夥伴也陷入失去友誼的痛苦中。最後,他們終於鼓起勇氣,再次向對方伸出了友誼之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重新找回了這一段真摯的友情。整篇課文以“情”為主線。我上的是第一課時,根據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階段目標以及本篇文字的特點,本節課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8個生字,學寫“福”字。

2、學習課文1——6小節(第一個故事),體驗情感,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受到情感的薰陶,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3、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感悟中培養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我的課堂教學設計分以下幾部分:

一、課前談話,鋪開師生友誼之路。

課前我與學生進行了簡單地談話。我說兩句話,請學生來當評判,“我是你們的好朋友。”“你們是我的好朋友。”目的是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同時鋪開了課文的友誼之路。

二、整體感知。

有了前面新課程研究課的前車之鑑和何老師從杭州帶回來的名師們教學理念,因此我也將把握課文的整體放在了一個重要的地位,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並用填空的方式把課文大意進行概括。同時將生字教學穿插其中,先學習這段話中的4個生字,再從詞語中學習另外4個,再獨立認讀。在感悟文字時,又將兩個“飄”“漂”字作了重點強調,這兩個是同音字,但字義卻不同,學生往往會混用,我就利用板畫的方式,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記、理解。最後採用送紙船的方式鞏固生字,學生學得愉快,又將課前談話時鋪開的師生友誼之路進一步鞏固,再一次深刻地體會到友誼帶給我們的幸福。《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和習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如何讓生字教學有新意又學得紮實,是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

三、入情入境,朗讀感悟。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悟課文,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的具體教學策略是這樣的:

1、 保證充分的閱讀。“批文入情”的過程,就是深入閱讀,充分思考,逐步領悟的過程。有了這個過程,學生獨特的感悟,豐富的體驗才會源源不斷地生成。因此,這一部分的學習中,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讀書、去品味、去感悟。在學習1-6小節時,讓學生通過自讀感悟,交流體會,採用指名讀、男女生朗讀、師生接讀、齊讀等多種讀書方式,讓學生在反覆的讀書中生成自己的體驗,體會小熊和松鼠相好時的快樂。

2、 營造體驗的情境。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動,要讓學生體驗松鼠和小熊的快樂,就要引發學生相應的體驗。因此我讓學生說說你有沒有樂壞了的時候 ,聯絡自己的真實情感,發現樂壞了就是樂得不得了的意思。再回到文字,什麼原因讓小熊樂壞了,讓學生感受到這肯定不是一般的紙船,是因為這是松鼠親手摺的,還放上了自己最愛吃的松果,寫出了發自內心的祝福,這才讓小熊樂壞了。

四、學寫“福”字,昇華友誼。

紙船和風箏送出的是祝福,松鼠和小熊得到的是幸福。一個“福”字,將剛剛建立的友誼之情提升到了幸福的高度。教學中我又滲透了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比如“倒福”,“百福圖”,道出了中國老百姓喜歡“福”字的原因:希望自己得到幸福,也願意把祝福送給朋友,寫著這個“福”字,感覺心裡也是暖融融的。

說課稿 篇6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小說,是巴爾扎克的長篇小說《歐也妮葛朗臺》中“家庭的苦難”一節的片段。課文通過對葛朗臺這個極端貪婪、極端吝嗇的資產階級暴發戶形象的描寫,深刻地揭示了原始積累期間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暴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其中主要寫了四個故事:一是搶奪梳妝匣,二是騙取繼承權,三是看守密室,四是臨終囑咐。本文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和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

一、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掌握生字詞,瞭解有關巴爾扎克小常識;

⑵能力目標:a.瞭解本文通過富有個性的語言描寫、生動的動作描寫、傳神的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b.理解葛朗臺這個人物性格的社會意義。

⑶德育目標:認識守財奴那種對金錢的痴迷所導致的人性的喪失;認識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的罪惡。

二、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是認識守財奴醜惡的本質和卑鄙的靈魂,難點是由葛朗臺的吝嗇、守財而導向人性的扭曲這一深刻的主題上來。

三、教學思考

1、課文中,葛朗臺的表現是多變的,但一切為了金錢的本質卻始終如一,多變的表現圍繞著不變的本質轉。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多變認識其不變,進而理解作品的主題。

2、分析人物性格特徵時,要引導學生仔細體會,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細節描寫中自然歸納。

3、教學安排:兩課時。

四、教法:

1、激趣法:為提高學生興趣,適當補充相關情節和故事梗概,如葛朗臺的發家史,歐也妮和查理的愛情。

2、情景設定法:通過學生表演及播放劇情錄影,再現小說的情景,增強學生對故事情節的感知。

3、討論法:根據小說的主題,聯絡現實討論,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能力。

五、學法:

情景體驗法: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參與劇情表演,共同討論等體驗小說的情景,品味小說的人物語言和細節描寫,進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理解文章的主題。

六、教學程式

1、以故事匯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從學生較為熟悉的中國吝嗇鬼形象——《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說起,激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2、速讀課文,梳理情節,整體感知課文。

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並複述小說的主要故事情節。

3、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和傳神的動作描寫

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巴爾扎克對人物的語言描寫高度個性化,使人物的語言能恰如其分地表現人物身份,符合人物性格。為此,首先讓學生找出對葛朗臺個性化的語言描寫,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葛朗臺與女兒及太太的對話,並指出,這些語言充分顯示了一個金錢佔有狂和守財奴的性格特點。接下來讓學生找出有關葛朗臺的動作描寫,並讓學生表演,體會這些耐人尋味的細節描寫,然後點明葛朗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守財奴。在分析了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和傳神的動作描寫之後,通過播放課文的錄影,讓葛朗臺這一人物更加形象、逼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也加深學生對其性格特徵的認識和理解。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葛朗臺這一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學生去討論:有人說,葛朗臺為了金錢,逼死了妻子,葬送了女兒的一生,是可惡的;也有人說,葛朗臺一輩子做了金錢的奴隸,是可悲的。那麼,葛朗臺為什麼這麼做呢?請聯絡現實生活,闡述自己的觀點。

這是本文的難點,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多角度去評價葛朗臺這一人物形象,並通過作品啟示他們,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追求物質文明的同時,還需要有健康的人生態度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千萬不可淪為金錢的奴隸。

4、小結

葛朗臺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成功的守財奴形象之一,他貪婪、吝嗇、專橫、凶狠、虛偽,對黃金的佔有慾貫穿於他的全部思維活動和行動之中,對金錢的追逐、聚斂、守財完全支配了他的心靈。

七、板書

板書設計應能體現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對此一目瞭然,易於回憶,具有直觀性、藝術性。為此,我把文章的情節按順序排列,最後綜合概括人物的性格,這樣葛朗臺這一典型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搶奪梳妝匣——惜金如命 專橫

誘騙繼承權——狡猾欺詐 吝嗇

看守密室——貪婪執著 貪婪

臨終囑咐——至死不變 虛偽

八、佈置作業

為了更好的把握本文的教學重點: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和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我設計了這樣一道作業題:在你身邊有沒有類似葛朗臺這樣的人,如果有,請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寫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

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國小科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吃的學問》單元中的《食物的消化》。

一、說教材。

人攝取的食物必須通過消化器官對事物的營養成分加以消化,才能吸收養料、供養身體、維持生長髮育、代謝、修補等生命活動。因此,在學習了《我們吃什麼》和《怎樣搭配食物》後指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消化器官,懂得消化器官保健的常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學生健康生活與成長十分重要。針對國小生的認識水平和實際需要,本課中在指導學生了解食物在人體的消化過程。

二、學情分析。

本課對於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些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每天都在進行著食物的消化,對消化有自己的一些見解和了解;陌生的是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的、仔細的去探究過人體的整個消化器官,不知道各個器官的作用等。因此,本課對學生來說,充滿了探究的興趣和慾望,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會對食物的消化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分析,並結合課標理念,我為本課設計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標:

1、知道並能指認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瞭解消化過程。知道消化道運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動。意識到合理飲食的重要性。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

教學難點:探究事物在消化道理的運動方式。

五、說教學準備。

為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準備材料有:

1、人體消化器官展板一塊2、多媒體課件3、餅乾4、智慧星

(在這裡我十分注重材料的準備工作,因為為學生準備有結構的材料是科學教學成功的前提,有結構的材料能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六、說教學方法。

建構主義認為:科學知識的獲得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下,在教師和學生夥伴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的。基於這些理念,我對本課的設計和學法做如下思考:

1、情景教學:為學生創設一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情境,小組學習,合作探究。

2、在玩中學:給予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行獲取資訊,自我意義建構。

七、說教學過程。

《課標》指出:科學探究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教師是科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領者。在這理念的指導下,我為本課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遊戲匯入,初步感知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

讓學生當場吃一塊餅乾,體會餅乾在自己體內的“旅行”過程,並用突圍並茂的方式展示出來。這一活動學生是相當感興趣的,因為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此時,學生的無意注意轉化為有意注意,開始進入到上課的狀態中來了。

2、自主學習,探究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

首先學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餅乾在自己體內的“旅行”過程,並說說理由。這個環節是個開放性的環節,應該讓學生大膽的說,儘可能多的說,這樣可以充分的挖掘學生的前概念,為接下來的概念教學做好鋪墊作用,同時教師也可以更好的瞭解本版的實際情況,以便接下來應採取的教學策略和手段。

在交流中,由於學生的已有經驗的欠缺,他們的答案各不相同,因此,他們急需知道一種正確的答案,當學生擁有了這樣的心裡之後,就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真正達到了明主高效的理念。

接下來,教師就應發揮好引領的角色了,教師出示正確的“食物消化過程”展板,讓學生根據這塊展板,以組為單位,學習是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這個環節是教師引領學生從個體研究走向集體研究的環節,正確的指導和引領能有效的完成本課的教學重點。因此我給予學生大量的時間進行自主探究,自我意義建構。

最後一個環節,科學上稱為“回頭再來看一看“的環節,這其實就是對科學概念的鞏固環節,我讓學生根據剛才建構的科學概念來檢驗自己的已有經驗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消除學生前概念所具有的頑固性,同時也是新概念得到了正遷移。

3、建立模型,認識消化道運送食物的方式。

先讓學生說說食物在消化道內的運動方式,可能學生會說食物是掉下去的,我會讓學生當場表演睡著吃食物,或倒立吃食物,進行對比實驗。這種現場用實驗證明的方式使學生意識到科學的嚴謹性。

在猜測之後,在用學生自己帶來的材料建立食物在消化道內的運動模型。在親身的體驗後,知道蠕動是消化道運送食物的方式。

本環節充分體現了“做中學“的理念,給予學生大量的時間進行探究,自行獲取資訊,自我意義建構。

4、鞏固運用,意識到保護消化器官的重要性。

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飲食習慣,並讓學生利用今天所學來對其他同學的飲食習慣進行分析和指正。這其實就是對本課知識的鞏固訓練,學生評價的好壞可以看出學生本課學習的好壞,因此,我們要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八、說教學評價。

1、對於學生提出的探究方法應給予肯定,對能提出多種探究方法的學生應給予讚賞。

2、板書的版面設計合理,能形成一個知識網路結構圖。

3、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使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和提升。

TAG標籤:說課稿 錦集 範文 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