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弟子规》的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褒贬《弟子规》的精选/列表
褒贬《弟子规》

褒贬《弟子规》

01-29
《弟子规》在豆瓣上有怎样的反响?褒贬不一!下面小编带大家看看两篇书评,有正有反。孝为首20多年来,我没有机会好好去学它,这本该是我3岁、5岁时学的东西,但因为我们的爷爷的爷爷,我们的父母已经把它丢失了,今天我有机会将它重...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01-28
【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活动准备】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弟子规解读

弟子规解读

02-11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总序

02-11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注释: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同‘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2、泛爱...
弟子规和弟子规的解释

弟子规和弟子规的解释

07-07
《弟子规》自清初问世之后,因其内容全面,易于持诵,而在清代广为流传。下面的是弟子规和弟子规的解释,希望能帮助到你!弟子规和弟子规的解释原文: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
弟子规 总则

弟子规 总则

03-18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简介

04-12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解释

《弟子规》解释

02-27
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同‘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家庭...
《弟子规》

《弟子规》

07-07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

04-23
故事一:文王问安【晨则省昏则定】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
《弟子规》心得

《弟子规》心得

02-27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
弟子规作者

弟子规作者

03-02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 总序

03-01
〈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么。所以,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
弟子规

弟子规

03-26
《弟子规》这本书仅次于《三字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后辈敦伦绝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蜕化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基本着手...
弟子规总则

弟子规总则

03-18
弟子规总则〈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总序

02-11
弟子规总序〈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
感悟弟子规

感悟弟子规

05-05
感悟弟子规(一)《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对弟子规的学习...

浪子回头褒义词贬义词

03-21
浪子回头,褒义词,汉语成语。浪子:不务正业的游荡子弟。浪子回头:指不务正业的败家子改邪归正,悔过自新。一、浪子回头的意思:【成语】:浪子回头【拼音】:làngzǐhuítóu【解释】:浪子: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
弟子规内容

弟子规内容

01-26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内容,欢迎阅读与收藏。【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体会《弟子规》

体会《弟子规》

02-03
《弟子规》,就是把圣人教育贯彻到生活中,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
墨守成规是贬义还是褒义

墨守成规是贬义还是褒义

01-09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典故出处明·黄宗羲《钱退...
解读弟子规

解读弟子规

02-27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专门教导...
弟子规体会

弟子规体会

11-14
弟子规体会(一)《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采纳《论语·学而》篇加以引申扩展而成,以三字一句,...

循规蹈矩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12-07
循规蹈矩是褒义词近义词:安分守己、规行矩步反义词:胡作非为、随心所欲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解释: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
贬义词褒用的句子

贬义词褒用的句子

03-22
例(1):我国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这句中,‘狡猾’一词,本含贬义,但在课文中,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突出蔡芸芝老师的温柔、慈爱,为了写出孩子的天真无邪、机灵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