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

當前位置 /首頁/唐代詩人/溫庭筠/列表

溫庭筠菩薩蠻意象

溫庭筠(812?—870?)唐末詩人和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彥博裔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溫庭筠菩薩蠻意象解讀,歡迎大家閱讀!

溫庭筠菩薩蠻意象解讀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首詞寫了一個美女,在閨房當中,從起牀、梳洗、畫眉、簪花、照鏡、着裝,這一系列的鏡頭和影像,充滿了那種軟香溫玉的美麗的感覺。按照慣常的理解,也許有的人會有疑惑,說這樣的詞充滿了慵懶的情調,寫些空洞的意象,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先不說它的作者,先來看詞作本身。“小山”,有人解釋說是小山眉,是當時一種流行的眉型;有人解釋成爲小山枕,就是像山形狀的一個枕頭;而最貼切的解釋是山屏,就是古代的那種圍着牀榻一側的小屏風。

在破曉的時候,陽光從門窗的空隙裏照進來,照在她的枕畔,曲曲折折的光線撒在金螺碧鈿的圍屏之上,那種晦明陰陽、金光閃爍的光線照在她的臉上,驚醒了睡夢中的美人。在半夢半醒之間, 日光灑在她的秀面之上,一轉頭,烏黑的頭髮就彷彿“欲度香腮雪”,有一點凌亂,像流雲一樣要遮蓋她的香腮。讀到這裏大家有沒有注意呢,溫庭筠說“鬢雲欲度香腮雪”,而不是說“雲鬢欲度雪香腮”,就更加有一種韻味。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字面的意思是說這位美女慵懶地起牀,慢悠悠地畫眉。這兩句的意味究竟在哪裏呢?葉嘉瑩曾經分析說:溫庭筠彷彿是在寫一個美女的梳妝,但是他在不知不覺之間,觸動了傳統文化的語碼,這個語碼就是“蛾眉”。爲什麼說“蛾眉”就是一個傳統文化的語碼呢?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寫過美麗的女子,《詩經·衛風·碩人》中說: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這樣一位佳人,手指潔白修長、膚如凝脂、脖頸細膩、齒如編貝、額角豐滿、眉毛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扉,眼波流轉、酒窩深深、笑靨如花、眉目含情……這裏的“蛾眉”代指了非常溫柔、又非常善良而純潔的美麗。

在屈原的《離騷》當中也有蛾眉之句:“衆女妒餘之蛾眉兮”。意思是彷彿其他女子都在妒忌我容顏、才智的美好。這是《離騷》中經典的“香草美人”傳統,“香草”自比高潔的品格;而“美人”自比年長色衰,受到小人讒陷,所以被君王所棄。

著名的詞評家陳廷焯就曾經說過:“飛卿詞全祖風騷,所以獨絕千古。”(《白雨齋詩話》)他說溫飛卿也就是溫庭筠的詞實際上是非常有詩經和離騷當中的雅韻的。“詩騷”傳統中運用了大量的比興,以此物比彼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這裏面“蛾眉”兩個字就代指那種喜愛、追求美好,努力追求完美的心境。這種追求美好的.心境是什麼呢?就像屈原在《離騷》當中所說的:

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

我採集荷葉裁剪成上衣,我收集蓮花做我的下裳,世人不瞭解我也就罷了,只要我的內心保持高潔芬芳。

到這裏我們就能明白,品味溫庭筠的詞,絕不是隻看到一種淫2糜的享樂,“懶起畫峨眉”,並不是宣揚一種懶惰的風氣,而是那樣一種自我珍愛,那樣一種愛惜自己羽毛似的保護美好的精緻。

這個“梳洗弄妝遲”的“弄”,有一種自我的欣賞,有一種精緻的描畫。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在重重的生活壓力之下,匆匆地洗把臉,頭髮一紮,像個女漢子一樣雄赳赳氣昂昂的出門了。而是慢慢地調粉塗脂,把胭脂和眉毛一筆一筆的,不緊不慢地畫好。我們常常說越來越富的中國人失去了雍容氣度,其實在這裏並不是強調要濃妝豔抹,而是傳達了一種應該怎樣自我對待的態度。有一句話說得好,你重視自己,別人就重視你。你不拿自己當做一回事,別人也不會拿你當做一回事。

真正的貴族氣質,是能夠在平庸的生活中保持一種優雅的姿態,把平淡的日子過成詩,不粗糙,而有一種精緻的優雅和美好。古典詩詞就是有這樣的一種精緻的優雅和美好。但是說實話,跑得太快、活的太累,而日子過得又太粗礪的當代人,真的越來越沒有辦法體會到這種美。而人之所以爲人,並不是要簡單的吃飽穿暖,還有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就像馬斯洛的金字塔理論那樣,金字塔的頂端是自我實現。我們之所以不能體會古典詩詞的精緻優雅的美,是因爲現在我們離真正的貴族精神,離那種優雅氣度太遠了。我們見過太多的女人不飾妝容、粗聲大氣,甚至當街撒潑,其實這些足以引起深思,足以讓我們重新面對自己,愛護梳理自己的羽毛。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美女對着前後鏡子簪花,在鏡子當中,花和美人交相輝映。有一句詩叫做“人面桃花相映紅”,這一句寫得筆力飽滿、光豔動人。“交相”兩個字寫出了那種光彩,寫出了那種氣韻,寫出了一種活色生香、生生不息的美態。試想難道我們不需要這樣嗎?我們不需要投入最大的精力,來達成一個最美好的自己嗎?所有熱愛生活的人都會這樣愛惜自己,妝容精緻、精力飽滿、神采飛揚、追求美好。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你看這樣的一個女子,是如此一絲不苟地對待日常生活的裝束,“貼”這裏是熨的意思,連新的繡裙都是剛剛熨好的,妥妥帖帖一絲不亂。而最有思味的是“雙雙金鷓鴣”,看起來一直在寫表面的幾件事兒,可是在這個意象背後有着一種深深的意味,有着淡淡的憂思。金鷓鴣是什麼呢? 金鷓鴣就像中國傳統的比目魚、並蒂蓮、鴛鴦鳥一樣,是成雙成對的。這句話看似平平淡淡豪不費力,卻形成了一種反襯。

實際上,前一句看似無心寫來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已經在精緻和美麗當中含有了一種淡淡的悵然若失。雖然千迴百轉,極度的要美,然而又有一種無端無着,無處安放的心緒。李清照說得好,“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就從字面上不經意的一個意象,我們能夠感到一種淡淡的憂愁漸漸瀰漫開來。

有人認爲,溫庭筠的爲人並沒有怎樣高潔的品格和志向,也沒有創立什麼大的功業,他完全沒法和屈原相比,也沒有辦法和詩騷的比興相比。也許溫庭筠在寫詞的時候並沒有有意的寫到這麼深的意蘊,寫到人應該怎樣追求生活的美好,怎樣珍惜寶愛自我,怎樣活色生香、激情飽滿、光豔動人地活着。但是詞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東西,它雖然是穿越千古,看起來暗黃紙上的幾個字,卻是活的,有生命的,能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帶着感發的情懷。而超出詩詞本身之外,更能引起人們心靈深處很多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意趣,這正是詩詞的功用。

體味古典詩詞,共同品讀整個宋詞系列的開始,也是這樣的一種意蘊,當我們慢慢地咀嚼着這幾句小詞的時候,你會覺得,即便面對着如此一地雞毛的生活,還是有些許的細緻、溫婉的美好,值得我們去用心對待。

TAG標籤:溫庭筠 菩薩 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