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历史典故的精选

当前位置 /首页/道德的历史典故的精选/列表
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

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

01-09
听听故事是小学生都爱做得事情,同时好的道德的典故也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典故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

鼓的历史典故

10-05
“琎尝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其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太平广记》鼓是中国常用的打击乐器,属于八音中的“革”类乐器。鼓的出现比较早,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
无双黄童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素材

无双黄童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素材

05-20
典出《东汉观记·黄香传》。东汉年间,江夏安陆有个才智出众、品格端方,以孝行名闻天卡的少年,名叫黄香。黄香九岁时便死了母亲,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因为家里穷,用不起仆人,家中的劳务便由他一人承担。夏天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典故

09-27
中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无数历史故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

志同道合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12-03
导语:志同道合这个成语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有什么成语典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志同道合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参考!成语解释解释:兴趣。同:相同,一样。道:途径,引申为“意见”“思想”“信念”或是“目标”。兴趣相同,意...

“历史典故”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

11-12
导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作文素材大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十个典故及简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历史典故】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1.精卫填海:矢志...
历史典故故事

历史典故故事

06-16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高祖李渊次子传说李世民四岁时,一书生见到天他说:"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去后,就采其语,名世民。公元629年至649年在位,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年十八岁举义兵。高祖得天下...
冰道运石历史典故

冰道运石历史典故

11-12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

【热】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

03-04
典故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典故2、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
经典的历史典故故事

经典的历史典故故事

11-12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典的历史典故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

何仙姑得道成仙的历史典故

11-13
导语:然不出何母所料,何仙姑十八岁时,她母亲急急地请媒人为她择婿。虽然何仙姑出落得鲜花一样漂亮,但因本事太大,竟没有谁家敢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则历史典故,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何仙姑得道成仙的历史典故对中国传统文...

赵州桥的典故历史典故

06-16
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去像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像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

05-20
1.匡衡凿壁发音kuānghéngzáobì释义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2.闻鸡起舞发音wénjīqǐwǔ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

师德之量的历史典故

11-11
师德之量:讲述唐代娄师德官至宰相,其秘诀是深沉忍让,尽量息事宁人,以免招惹是非。后来,师德之量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尽力忍让,避免是非。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师德之量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师德之量典出《旧唐书&middo...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你知道吗

清明节的历史典故你知道吗

11-12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细说清明节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椎。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
【历史典故】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

【历史典故】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

04-08
典故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历史典故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篇1以管窥天【出处】《史记·扁鹊列传》...

“历史典故”

06-16
导语:在中国文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史典故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它是文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典故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欢迎大家阅读!【历史典故】与...

历史典故:东道主

09-04
导语:东道主原意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因当时郑国在秦国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后以“东道主”指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现在,“东道主”也可以指某项赛事的主办国家、主办城市或主办单位...

檀道济唱筹量沙的历史典故

06-02
宋军檀道济面对困境乃至绝境,反而高调起来,他让粮草官扯起嗓子大声报告军粮的数量:一石,两石……一百石,一千石………而这些白花花的大米,是宋军仅存的一点生存资本了,被檀道济大胆地用做了伪...
晁错削地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晁错削地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05-22
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音cháoAcuò),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
刘关张生死之交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刘关张生死之交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05-22
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

宋孝武帝刘骏德的历史典故

10-26
志欲中兴刘骏在讨刘劭时,曾在建康城的西南边的新亭修建营垒。后来平定刘劭,即帝位于建康,一时满怀壮志,即位伊始,再次经过建康的西南边的新亭时,心血来潮,遂改建康“新亭”名为“中兴亭”,改新亭一带的“新亭寺”名为“中兴寺...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历史典故

10-26
导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则历史典故,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典故【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典故故事:《管宁割席》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
经典历史典故

经典历史典故

09-15
经典历史典故1以管窥天【出处】《史记·扁鹊列传》。【释义】以:用或从的意思;管:就是竹管、竹筒;窥是从小孔或缝隙里看。本意是从竹管里看天空,只能看到很小一部分。比喻见闻狭隘,看问题片面。【历史典故】战国时期齐国的...
历史典故:旱魃拜夜叉-历史典故素材

历史典故:旱魃拜夜叉-历史典故素材

01-29
【注音】hànbábàiyèchā【成语故事】传说黄帝的女儿魃因为身体里有大量的`热能,她所到之处就经常发生旱灾,人们很不欢迎她,认为她是瘟神。黄帝把她安置在赤水北方。她只好夜间出来活动,与那些夜叉们在一起,但是他们也...